1、下列对本单元课文的写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英雄雨来》用小标题来标示每个部分。
B.《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来标示每个部分。
C.《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来标示每个部分。
D.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的写法,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下列诗句,最能表达作者对友人挽留之意的一句是( )
A.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B.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C.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D.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下列选项中,作者与作品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小英雄雨来(节选)》的作者是管桦
B.《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
C.《芦花鞋》选自曹文轩的《青鸟》
D.《我们家的男子汉》的作者是王安忆
4、下列诗句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B.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C.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D.若待上林花似锦,诗家清景在新春。
5、下面的句子中关联词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因为小红年纪小,所以她有远大的理想。
B.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C.即使天气再冷,爷爷也坚持早锻炼。
6、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 )
A.水流起头的地方。
B.事物的根由。
【2】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 )
A.含某种成分多。
B.深厚,不淡薄。
7、《时间小人回来了》时间小人让( )拉绳子敲响钟声。
A.小西
B.布娃娃
C.白瓷人
D.洋铁人
8、看拼音,写汉字。
大树就像一位cí xiáng(______)的妈妈,chēng(____)开遮天bì(____)日的绿伞,jǐ yǔ(______)人们清shuǎng(____)和yú(____)悦。黄yīng(____)在cōng yù(______)的叶丛中chǎng(____)开sǎng(____)子唱歌,zhì(____)嫩的孩子们提着水hú(____)为她jiāo(____)水、施肥,mì(____)蜂也被一cù cù(______)的fán(____)花吸引来了……夜mù(____)降临了,人们才liàn liàn(______)不shě(____)地离开大树回了家。
9、阅读理解。
绿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____……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____是绿的,
____是绿的,
____是绿的,
____也是绿的。
____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将诗歌补充完整。
【2】找出诗歌中表示绿色的词语,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主要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物都是绿的。
【4】从“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歌的作者是__________ ,诗歌主要讲了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羊妈妈收菜
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小羊要吃萝卜叶子。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
他们走到白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棵白莱。小羊要吃白莱的根。羊妈妈说:“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
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羊妈妈说:“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
【1】短文共有____________个自然段。
【2】从短文中,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去收菜。
【3】他们都到了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我知道了西红柿的____________好吃,萝卜的____________好吃,白菜的____________好吃。
【5】你平时喜欢劳动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黄山奇松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qiú)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情有独钟:_________________
饱经风霜: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短文第2自然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黄山松的奇、美。
B.作者把陪客松比作“绿色的巨人”,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突出了它们姿态的独特。
C.两个“如同”与一个“好像”前面的语句分别是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姿态的实写,后面的语句是作者的联想。
D.作者详细描绘的是送客松,因为它是黄山松的代表,是整个黄山的象征。
【3】黄山松的“奇”不表现在( )
A.形态“奇”。
B.存在价值“奇”。
C.生长位置“奇”。
D.顽强的精神“奇”。
【4】短文的第3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采用了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
【5】仿照短文画线的句子,发挥想象,描写一种自然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你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狐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
小女孩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再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小女孩满心欢喜,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到:“这条项链是在这里买的吗?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蓝宝石项链却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
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说:“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1】理解文中带点的词语。
百无聊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货真价实:________________
【2】读了文中画“﹏﹏﹏”的句子我知道了小女孩买项链的原因,我还会抓住话中的要点转述给别人听: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句子,选择序号填空。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外貌描写
(1)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 )
(2)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再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 )
(3)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
(4)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你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 )
【4】这篇短文以“项链”为线索叙述了四件事,请你照样子给其他三件事添加小标题。
(1)小女孩看项链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以后,我认为这条项链“贵”的原因有两点: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心灵的大桥
窗外下着毛毛细雨。我被一道题难住了。唉!该怎么解呢?我坐不住了,就朝雨里走去。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个积满雨水的小水塘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的身上,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觉得。
“小弟弟,你在干什么呀?”我疑惑地问。
“造桥呗!”他连头也没抬,只将手中的一叠小木头往水塘里排列开去。
“造啥桥啊?”我好奇地又问一句。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将一块较大的木头往已造好的“桥墩”上放去。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高兴得跳了起来。“啪”的一声.一脚踩得泥浆水溅了开去,“大桥”倒塌了。
男孩抓了抓头皮,不声不响地又蹲下来,心疼地捡起木块,重新搭了起来,嘴里还嘟嚷着:“这个木头桥不好,我长大了要造座又大又牢的桥。”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木头虽然没有搭成,可是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他那种刻苦好学、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不禁自问:“难道我就不能像他一样,去解答难题吗?”
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离小水塘越来越远了,可当我回过头来,透过蒙蒙的细雨,隐隐约约看见小男孩还在认真造着“大桥”呢!
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灵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1)写出下列词句在文中的意思。(2分)
疑惑: 坚持不懈:
(2)文章结尾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分)
A、照应开头 B、总结全文
(3)“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一座理想之桥”这“理想之桥”指的是( )。(2分)
A、长大建一座又大又牢的桥 B、木桥
(4)“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灵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这“理想之桥”指的是( )。
A、一座又大又牢的桥 B、树立远大而有崇高的理想
(5)用“ ”划出文中小男孩坚持不懈、刻苦学“造桥”的有关句子(划两处即可)。(2分)
(6)作者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一件什么事,他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14、父亲的菜园
以后的日子,我们便四处拾粪。有时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原本贫瘠的死黄土,变得黑亮,锄头挖下去,还能翻出蚯蚓呢。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直到现在,那一块坡地,仍是我家的菜园。春有菠菜 莴笋 夏有黄瓜 茄子 秋有辣椒 南瓜 冬有萝卜 白菜 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
【1】给短文空白处加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精心(近义词)-----(____________) 贫瘠(反义词)----(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画出文中比喻句。
15、小练笔。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想两位老人在聊些什么。
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写一段对话,建议加上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映山红开满了,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特别多,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亮。
17、修改下面一段话。
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使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生活,与小女孩相比,多么幸福啊!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不管在学习上遇到很大的困难,也要努力克服,争取成绩进步。
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①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可以从中有所发觉,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谢皮罗进行了许许多多次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们随着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走进了故事长廊,感受了故事的魅力,体会了其中的道理。你最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请写一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