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作者是( )。
A. 李白 B. 朱熹 C. 杜牧 D. 杜甫
2、“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这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A.赞美雨后天晴,天气变得非常晴朗。
B.赞美大自然的力量,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C.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D.感叹时光一去不复返,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
3、下列句子中冒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唱着:“团结就是力量”,走向军训场地。
B.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C.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D.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乡下人家》一文按照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交叉描写的方法,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B.《天窗》一文是文学大师老舍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而写的一篇散文。
C.《天窗》一文中“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出现了两次。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和丰富的想象 。
D.《三月桃花水》一文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等,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
5、下面四组词语的读音没有错误的是( )。
A. 效率(xiào lǜ) 监测(jiān zé) 盲童(mánɡ tónɡ) 不慎(bú shèn)
B. 蔬菜(sū cài) 纤弱(qiān ruò) 安慰(ān wèi) 惋惜(wǎn xī)
C. 怠慢(dài màn) 结束(jié shù) 沼泽(zhǎo zé) 泛滥(fààn làn)
D. 湖畔(hú bàn) 霎时(sà shí) 冲垮(chōnɡ kuǎ) 瞻仰(zhān yǎng)
6、下列关于诗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B.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C.诗歌一般把道理蕴含在故事中,表面是在讲一个故事,其实是为了讲明道理警示世人。
7、“一切都过去以后,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我们生怕被食肉鸟袭击,所以只好低着头慢慢前行。
B. 食肉鸟的“欢乐”与我们头的“低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C. “欢乐”指的是数十只食肉鸟感谢人类帮他们提供这么多美味。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古怪——(______) 勇猛——(______) 淘气——(______)
反义词:古怪——(______) 温柔——(______) 天真——(______)
9、按要求完成练习。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诗歌。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季节)的景色,诗人借景色表达了自己_________的心情。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前两句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掩盖过失的猫
有一只猫,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得,对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盖。
它捕(bǔ pǔ)老鼠时,让老鼠逃跑了。于是它就说:“我是看它太瘦,才放了它的,等以后养肥了再捉来吃。”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脸说:“我本来就没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是想利用它的尾巴洗脸。”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沾(diàn zhān)满了泥,看到伙伴们惊异的目光,它解释道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了。”
后来,它掉进河里。伙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
我在游泳……“话还没说完,就沉没(mó méi)了。“走吧!”伙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在表演潜(qiǎn qián)水呢。”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
捕________(bǔ pǔ)老鼠 沾________(diàn zhān)满
沉没________(mó méi) 潜________(qiǎn qián)水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过失——________ 惊异——________
【3】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
A. 先分后总 B. 总分总 C. 先总后分
【4】说说这只翁是怎样掩盖自己的过失的。
①当它捕老鼠,老鼠逃走了,它说:“________。”
②当它被鱼尾劈脸打了一下,它说:“________。”
③当它掉进泥坑,浑身沾满记,它说;“________。”当它掉进河里,它说:“________。”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 有一只猫,百般掩盖自己的过失。
B. 猫不肯说实话,伙伴们不愿救它。
C. 骄傲吹牛是没有好处的。
D. 对自己的过失不能掩盖,否则要吃大亏。
11、阅读下面课外短文,认真作答。
爱书如命的人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过年时,大人给了他“押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零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亲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帐”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①平常——(_________) ②清贫——(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在文章中找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经过了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
②得到的收益很大。( )
③形容非常有条理。( )
【3】用“ ”画出这篇文章的中心句。
【4】抄书使鲁迅“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爱书吗?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和鲁迅先生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写两句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
②一天,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随着“咔”的一声,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人们发现,原来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嚎叫声没有了,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香味。人们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人们感到了火的可贵,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一不小心,火种熄灭,人们又会重新陷入黑暗和寒冷之中。
③有一个圣人外出寻找火种,历尽艰辛来到遥远的西方。那里有个地方叫遂宁国,太阳和月亮,都照不到那里,所以那里没有白天黑夜,更没有春夏秋冬。遂宁国国内有棵名叫遂木的火树,曲盘起来,有一万顷地那么大,能够发出火光,遂明国的人就在火树下生活。后来,圣人漫游到了此国,在这棵大树下休息。他忽然看见许多像猫头鹰一样的鸟,在枝叶间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闪现。于是,圣人领悟到了钻木取火的道理,回去就试用小木棍来钻木,果然钻出了火。圣人发现了生火的方法,让人们可以不再过茹毛饮血的生活,所以后人称呼他为燧人。
【1】给文章加一个题目,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直线从文中画出一处让你感到神奇的句子。
【3】想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茹毛饮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象人类学会了生火以后的生活,仿照第一自然段,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中国神话故事和希腊神话中人类得到火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这段话一共由________________句话组成。
【2】这段话中的第一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这段话的总起句。
【3】第二、三、四句话揭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zuò zuō)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 )不变。只要这木质(zhì zhǐ)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1】用“√”选择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在文中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稀疏——(______) 暂时——(______)
【4】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樟树外形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樟树生长特点的句子。
【5】樟树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词语。
1.它的眼睛盯着我。(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猫会在稿纸上踩上几个脏脚印。(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屋子很黑。(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上开满了映山红,(______)花朵和叶子(______)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这里景色真美!泉水清如明镜,山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真想一副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17、修改病句。
(1)我认真完成了语文作业和各科作业。
___________
(2)大家一起欢度美好的佳节。
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树立了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写得太迷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的教导使我终身受到教育和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30分)
到乡村或田园走一走,看一看,把你对乡村风景或田园风光的感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