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米库米国家公园乐趣无穷,所以每年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B.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与教育。
C.虽然我再也没有见过王大爷,但是他送我的那只小花狗我一直带在身边。
D.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仙 详细 预妨 交叉 B.跌倒 僻如 挤压 主宰
C.复杂 未期 藤萝 潇酒 D.讨厌 辨别 发愣 喧闹
3、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C.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D.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下选择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莺啼:黄莺的啼叫。
B. 酒旗:酒店的标帜。
C.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5、“依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换一种说法正确的是( )
A.依赖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B.依赖是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
C.依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D.依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发愣 坑沿 戒指 普升
B.尸首 慌忙 红稠 枪栓
C.迈开 妨备 趁着 芦花
D.铅笔 扒开 胳膊 劫难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怒吼 松指 拂试 用餐
B.划动 响午 热刺刺 渗出
C.挣扎 一番 埋没 冲刷
D.推侧 祥细 灰尘 淹没
8、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行动(______) 美好(______) 满怀(______)
白雪(______) (______)凝视 变化(______)
引吭(______) 局促(______) 大(____)大(____)
9、 拓展阅读。
稚 子
杨万里
稚子①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②(zhēng)。
敲成玉磬(qìng)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小孩子。②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1.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10、阅读与理解。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1】给选段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语段中描写景色的句子画上“ ”。这些句子的作用是烘托出人们内心的沉痛。
【3】大家夸赞“雨来是个好孩子”“有志不在年高”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乡居
记得有一位作家在一篇文章中说:“台湾的鸟不语,花不香。”我相信这位作家一定是住在台北市。在台北市,看到的是高耸的洋楼,蛛网般的电线,根本看不到鸟,自然听不到鸟语。台北市早已是寸土寸金,即便有豆腐干大的一个院子,也都铺上了水泥。偶尔在阳台上种上一盆花,因为过多的二氧化碳,所以花朵发暗,叶子发黑,连新鲜都谈不到,自然不会散发香气。只有住在郊外的人,才知道位于亚热带的台湾,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吐香,一天到晚都有鸟语不休。
我爱乡间的清晨,早上从屋子的后窗里望出去,是竹梢树影,农夫荷锄从河堤上走过,把黑色的剪影投在窗上,窗棂切取了远山的一角,作为背景,在背景的树梢、修竹、蓝天白云之间,点缀着人物,构成了一幅逼真生动的画。
我爱乡村的黄昏,晚霞染红了田野,微风吹过,秧苗摇曳,田埂上有牛在默默地啃着青草,偶尔抬头,长鸣一声,是那么悠扬悦耳,这是另一幅大自然的动人图画。
太阳下山了,带着孩子,沿着野草高过小腿的小道散步,让晚风吹拂着发丝,让蝴蝶绕身飞舞,从缀满野花的山坡上回来,满身都是花香。在无风无月的晚上,我会拉开窗帘,想起他曾经在信上写过的两句诗:“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我的梦。”
我爱乡居,因为在乡间无须挂画,有大自然的杰作供我欣赏。不必种花,却有四季闻不尽的花香。虽不养鸟,每天却有盈耳的鸟鸣。
【1】读第1自然段,在正确说法后画上“√”。
(1)“台湾的鸟不语花不香”是因为台湾根本没有鸟和花草。( )
(2)文中第1自然段与写乡间的美景关系不大,可以删掉。( )
(3)作者在开头以“鸟不语,花不香”来反衬乡间的鸟语花香。( )
【2】短文第二部分描写了_____幅图画,请你给它们起个名字。
_____图 _____图 _____图
【3】作者为什么热爱乡居呢?请在短文中找到答案画上“ ”
12、根据《牧场之国》片段,回答问题。
荷兰,是( )之国,( )之国,也是( )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在第一自然段中填空。
(2)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_句,从_________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请你模仿着再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犊的模样像_________,仪态端庄。老牛好似_________,无比尊严。
请你想象:黑白花牛像__________________,白头黑牛似乎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chà shà)那间,男人、女人、小孩儿,所有的人都奔(bēn bèn)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bēn bèn)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huā huà)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象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者,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他镇定自若,仿佛(fō fú)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shì sì)也听从他的调遣。
……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短文中第1段和弟4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2自然段是对船长__________描写,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忘记了。”是哈尔威船长真的把自己忘记了吗?请写出你的有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有一位叫克莱恩的船员永远忘不了他的师傅——哈尔威船长,一周年过去了,他来到大海边祭奠船长,会对船长说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弹”元勋邓稼先(节选)
“在研制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加者,邓稼先立下了汗马功劳!”邓稼先的同伴们这样说。每一次新的战略核武器的重大突破,每一次里程碑式的试验的成功,都是和邓稼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在特种材料加工的车间里,在爆轰物理实验场和风雪弥漫的荒原上,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最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
那是一次地下核试验,马上就要开始了,试验场上的千军万马在等待着庄严的“零”时的到来。核装置徐徐下井了,各种测试仪器一起开动了。核装置下到深处的时候,突然有个信号测不到了。
“怎么办呢?”科技人员回到帐篷里反复商量,有人主张把装置从井里提上来拉回厂房查清原因;有人主张就地解决问题后再下井。大家从夜里一直讨论到天亮,最后邓稼先决定——在现场采取妥善办法处理。他跟科技人员来到井口附近,一起探索解决办法。戈壁滩上风沙呼啸,寒风刺骨,气温是零下30多摄氏度!见他太疲倦了,有人劝他:“邓院长,你回去吧!”
邓稼先严肃地拒绝:“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故障排除后,他才和大家一起离开现场。试验成功后,他兴奋极了。由于过度劳累,几天吃不好饭,他只喝了一小杯酒,竟当场晕倒了。在场的人赶紧扶他躺下,一量血压竟是零。
医生整整抢救了一夜,邓稼先才睁开了眼睛。苏醒后,他问的第一件事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拿到了没有?”他仍然不肯休息,随后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1)汗马功劳:______________
(2)风尘仆仆: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_”的句子是环境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两句话中的两个“竟”字起什么作用?( )
A.两个“竟”字表示惊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B.两个“竟”字在文中突出了邓稼先忘我工作、身先士卒的精神。
C.两个“竟”字说明邓稼先的身体比较虚弱,病倒了。
【5】阅读全文后,你觉得邓稼先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注意划横线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个事物。
例: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这句话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把_____和____作比较,突出强调了恐龙的______的特点,增强效果。我会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这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竞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不是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共5处)
五月份,我们四年级学生集体阅读了党史故事,并组成了一只只队伍,进入到社区、公园、长辈家里等地点,开展了一次党史宣传活动。宣讲过程中,大家不仅讲得枯燥无味,还分享了自己从伟大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和品质。另外,我们还一起阅读了“敬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了解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党史人物。每周升旗仪式上,教师也会给我们讲一讲伟大人物身上从前有趣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_________
2.老师给我们讲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_________
3.在作文竞赛中,两个四(2)班的同学获了奖。
_________
4.王刚同学的性格对王老师非常了解。
_________
5.他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__________
19、作文。
你喜欢什么动物?你与它之间发生过哪些难忘的故事?请把它写下来,注意写清楚动物的样子、特点,以及动物的动作、神态等,别忘了表达你对它的喜爱之情。题目自拟,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