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故事》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是:( )
A.曹操
B.刘邦
C.刘备
2、班里有些同学数学基础比较差,总觉得怎么学都学不好,有些自暴自弃了,你可以对他们说( )
A.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B.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C.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下面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
A.尽情——尽兴
B.永恒——永久
C.锋利——锐利
D.忍受——难受
4、把下列句子按顺序排列,组成一首小诗《月亮》,正确的顺序是( )
①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 ②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
③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 ④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B.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C.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D.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6、下图让你联想到哪两句诗(词)?( )
A.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C.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D.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7、花落谁家。(选词填空)
专心致志 坚持不懈聚精会神
1.秦老师为培养我们的独立阅读能力,作出了( )的努力。
2.教室里,同学们正在( )听周老师讲课。
3. 他站在金鱼缸前面( )地看着。
爱戴 爱护 爱惜
4. 我们应该( )学校的小树苗。
5. 周恩来总理受到了许多人的( )。
6. 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自己的学习用具。
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 )( )地阔 前俯( )( )
( )( )斑斓 无忧( )( )
( )( )凝视 生气( )( )
( )( )如诉 炊烟( )( )
1.根据意思选词填空。
(1)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
(2)指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
(3)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 )
2.( )描写了乡下生活,我还可以写两个类似的词语:( )( )。
9、阅读《忆江南》诗歌,回答问题。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这是一首__________,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你还知道他写过哪些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一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美在哪儿?抄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不忆江南?”是( )
A. 设问句 B. 反问句 C. 陈述句
10、阅读理解。
游千尺珍珠瀑
假日里,我们摄影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千尺珍珠瀑。
千尺珍珠瀑在北京密云县境内,沿京都第一瀑北上约三里处。这是一处新开发的奇观绝景。
我们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拐过一个山弯,只见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一簇簇绿色的植物,犹如一幅硕大的水墨画。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只见瀑布从悬崖上飞流直下。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冲向天际。同学们立刻按动快门,拍下这难得的画面。 走近瀑布一角,也许是太高的缘故,水流从崖顶上刚一下落,便化作无数水珠,飘飘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这珍珠般的瀑布到底有多高呢?听工作人员讲,水流从崖顶到落地,需要七秒多钟,如果按物体落下的速度公式计算,约有二百五十米高。嗬,怪不得叫千尺珍珠瀑呢!
我们在瀑布下的溪流中洗手洗脸,互相撩水嬉戏,大家的欢笑声融进了那隆隆的瀑布声中。
【1】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
A.时间顺序
B.高低顺序
C.游览顺序
【2】以下几句话分别写出了珍珠瀑的哪三个特点,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A.声音大 B.景色美 C.鸟奇
(1)下面这两句话写出珍珠瀑_______。
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
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
(2)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_______。
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
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
(3)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_______。
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
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
【3】为什么叫千尺珍珠瀑?用“ ”在文中画出来。
【4】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这一句把 比作 。
【5】短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短文第1自然段写的是_________。第2自然段中母鸡的动作表现出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为什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拓展阅读。
小草
我喜爱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喜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草坪,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地毯。细看,它们是嫩绿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的舒展双臂,有的弯腰着地,有的左摇右摆,真像小孩子在跳舞嬉戏。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话,乐而忘返呢!
你别看小草那样柔弱,可它们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暴雨。风雨之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小草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慢慢地又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骄傲地说:“你看,我是多么顽强啊!”是啊,小草没有鲜花那样娇艳,没有白杨那样挺拔,可是它们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这首诗写得多好啊!是的,严寒的冬天一过,小草又生机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诗句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仿写句子。
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的舒展双臂,有的弯腰着地,有的左摇右摆,真像小孩子在跳舞嬉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选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①歌颂小草永不向暴风雨低头的精神。( )
②赞扬小草不仅富有生机,而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③反应作者看到绿油油的小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心情。( )
13、阅读《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片段,回答问题。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1】照样子,写词语。
蓬蓬勃勃
【2】读下面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樟树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呢?请在文中画出来。
【5】由樟树我们联想到宋庆龄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黄山奇松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qiú)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情有独钟:_________________
饱经风霜: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短文第2自然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黄山松的奇、美。
B.作者把陪客松比作“绿色的巨人”,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突出了它们姿态的独特。
C.两个“如同”与一个“好像”前面的语句分别是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姿态的实写,后面的语句是作者的联想。
D.作者详细描绘的是送客松,因为它是黄山松的代表,是整个黄山的象征。
【3】黄山松的“奇”不表现在( )
A.形态“奇”。
B.存在价值“奇”。
C.生长位置“奇”。
D.顽强的精神“奇”。
【4】短文的第3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采用了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
【5】仿照短文画线的句子,发挥想象,描写一种自然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高新技术。(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和音乐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光潜 (补充完整名言)
(3)春天的早晨,怎样的可爱呢!融冶的风,飘扬的衣袖,静悄的心情。(注意加点的字,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在班级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进行了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指南针和造纸一样,都是古代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到扬州,把瘦西湖、个园、何园这三个著名景点基本上都游览了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很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但是挺着脖儿,表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蹄叫,顶尖锐,顶凄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与表达。
爱无处不在,你的心中一定珍藏着一个爱的故事,请把它写出来。语句要通顺,重点要突出。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