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系(xì)绳子 稍(shāo)微 蜿(wǎn)蜒
B.漆(qī)黑 上源(yuán) 盘曲(qǔ)而上
C.浙(zhè)江 仿佛(fú) 呈(chéng)粉红色
D.一簇(cù) 臀部(tún) 狭窄(zǎi)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B.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C.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3、和“推测”意思最相近的词语是( )
A.推动 B.测量 C.探测 D.推断
4、校长经常告诉家长们,让孩子穿( )的衣服来学校。
A.最差
B.最好
C.一般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亡赖(wáng) 稀疏(shū)
B.剥莲蓬(bō) 杂兴(xìng)
C.杂草(zá) 茅檐(zhān)
D.清平乐(yuè) 住宿(shù)
6、下列科普作品与作者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灰尘的旅行》 高士其
B.《看看我们的地球》 李四光
C.《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贾兰坡
D.《森林报》 高尔基
7、( )使我国成为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
A.玉兔二号
B.嫦娥四号
C.神舟五号
D.嫦娥一号
8、写出有关花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______________,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词语并写出后面两句诗的意思
篱落:____________ 。疏疏:_________。
未:_______________。阴:_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___代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之情。
10、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运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地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1、写出5个描写罗丹动作的词语。
2、文中的“ ”表示 。
3、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4、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课外阅读。
登泰山观日出
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凌晨2时半,我开始登山。起头的路不算陡,我走得很快。一路上很寂静,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到了中天门,刚4点半,天还是黑的。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从对松亭往上,路更险峻了,我一步三喘地往上爬。7点10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从“凌晨2时半”“刚4点半”“_____”等表示时间的词可以知道作者是按照_____顺序叙述登泰山过程的。
【2】“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作者的这种感觉: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把云比作____、_____、_____,突出了云的洁白、轻柔、姿态各异的特点。
【4】说说日出前,太阳的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流风景胜地——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即喀斯特)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这一带峰峦叠嶂,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的变化之中,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姿态,变化万千。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似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给下列词语选择恰当的意思。
(1)犹如___ A.如同。 B.还。
(2)陶醉___ A.因喝酒过多而神志不清。 B.沉迷,过分地爱好。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全世界都承认。__________
(2)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描写水中倒影的句子。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桂林_______风景区以_______为中心,是世界上规模_______、风景最美的_______山水游览区。
(2)桂林山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
【5】下列对短文主要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B.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C.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13、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 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游览胜地(______) ①胜任;②制服;③名胜古迹。
(2)依稀可辨(______) ①辩论;②区分、辨别;③治理。
【2】照样子,写词语。
白雾茫茫(ABCC 式):_____、_____
重重叠叠(AABB 式):_____、_____
【3】读画线句子,“我”的喊声里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到关于云海的句子读一读,再想一想:云海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出它的这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出来了,美丽的云海还会有哪些壮丽的景象?展开想象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米斯是一位年仅11岁的意大利少年。他被穷苦的父母卖给了一个马戏团。( )受不了那种非人的折磨,( )他逃了出来,乘船回家。在船上,三个游客乘着酒后的高兴,对遍体鳞伤的米斯产生了怜悯,给了他少许银币和大把铜币。
那三人继续喝酒,最后竟使劲地攻击米斯的祖国。“哗”,一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人的脸上。
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拿回去!我不要说我祖国坏话的人的东西!”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 )受不了那种非人的折磨,( )他逃了出来,乘船回家。
A. 虽然……但是…… B. 因为……所以…… C. 即使……也……
【2】下面句子中“乘”该选择哪一种解释。( )
他乘船回家。
A. 计算方法。 B. 坐 C. 趋,就着
【3】下面句子中“乘”该选择哪一种解释。( )
三个旅客乘着酒后的高兴……
A. 趋,就着 B. 坐 C. 计算方法。
【4】找出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当时遍体鳞伤的米斯一定很需要钱币,但是当他听到(_______),他立即将钱币掷还给那三个人,这说明米斯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15、读句子回答问题。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他它。
1.“它”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一直挂着“它”舍不得换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需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17、用修改符号改病句。
班长建议周末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不约而同地说:“赞成!”
18、修改下列病句
汽车在平坦而崎岖的山路上缓缓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今天天气特别炎热。放学了,我正在操场上打扫卫生,突然听到“哇哇”的哭声。我急忙跑过去一看,一位小同学摔倒在地,腿摔破了,鲜血直流……
请根据上面的情节,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要写出真情实感。作文时要先确定作文的中心,再把与中心关系密切的内容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