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请用“——”画出括号里的正确音节。

1.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jiǎo  jué)膜捐赠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chóng zhòng)见天日。  

2.我拨( )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 (zàng  cáng)着满满一层小花。

3.读了伟大的传(chuán   zhuàn)记,我受益匪浅。

4.木雕艺术经历代传(chuán   zhuàn)承,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5.中国申奥代表团体从莫斯科载(zǎi   zài)誉归来。

6.《青年文摘》上刊载(zǎi   zài)的《世界杯,我们来了》这篇文章很有可读性。  

 

2、志愿者们维持着整个运动会的秩序,为运动员提供最舒心的服务。( )

A.保卫

B.维护

C.保护

D.保持

3、照样子,找出每组合适的答案。

例:柏树(1)榆树(2)木器(3)木材(4)树木

柏树是树木的一种。

1床是________的一种。

A. 仪器   B. 工具   C. 学具   D. 家具

2毛衣是________的一种。

A. 呢绒   B. 毛线   C. 服装   D. 布匹

3西红柿是________的一种。

A. 凉菜   B. 水果   C. 蔬菜   D. 干果

4、“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等。”这是对哪位著名作家的评价。(  )

A.茅盾 B.冰心 C.艾青 D.老舍

5、下列加点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彩(zhònɡ   赠(kuì 绳子(   误(dān

B. 于(shǔ   shòu   失(sǔn

C. 针(zhā   奋(xīnɡ   huǐ 育(

6、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台(yān)     穷(pín)     于(chán)

B.勉(qín)     火虫(yíng)     惠(xiǎn)

C.开(pōu)     (tǐn)     (hào)

D.杂(cáo)     (wéi)     涌(xiōng)

7、手不释卷这个成语主要说的是________抓紧时间努力读书的故。(    

A. 雨来 B. 关羽 C. 吕蒙 D. 赵括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补充古诗。

1.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更看岁月闰添长。

3.赤日炎炎似火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外阅读

瀑布

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千丈青山着一道白银_____

①陪衬;衬托 ②衬在里面的 ③在里面或下面托上一层

(2)站在瀑布脚下_______

①依赖 ②敬慕 ③脸向上(跟“俯”相对)

(3)一座珍珠的_______

①形状像屏风的东西 ②屏风 ③遮挡

【2】这首诗是按照( )的顺序描写的。

A.由上到下

B.由远到近

C.由近到远

D.由外到内

【3】作者分别在什么位置观察瀑布?( )(多选)

A.山顶

B.山腰

C.远处

D.瀑布脚下

【4】诗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是( )。

A.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B.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C.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D.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5】结合诗歌内容,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分别把瀑布的声音与形态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瀑布的声音_______________,瀑布的形态__________

(3)你从诗歌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笔下的瀑布真美啊!请你发挥想象,写几句描写瀑布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

笔墨童年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蘸来蘸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用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冰面,才哆哆嗦嗦将水舀到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到一半,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教室。他从棉衣襟里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左右,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的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当时,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会弯下腰去,恭恭敬敬地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进去,有时有一簇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变得焦黄,最终化为灰烬。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个季节,如果发愿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拥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舱底,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舱底的渔民,都不识字。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起点对我,多有佑护。笔墨为杖,行至今日。

【1】文中哪些事说明了乡间百姓对字纸的无比敬重?请概括其中的两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我”有老师们的亲自指点。

B.“我”四岁时就开始练毛笔字。

C.“我”得到了老师们太多关爱。

D.“我”上课时都是用毛笔记录。

【3】对“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A.渔民们觉得写了毛笔字的纸是最沉的。

B.渔民们觉得有字纸保佑,心里最踏实。

C.渔民们觉得有了字纸相助,能多打鱼。

D.渔民们觉得出海前请人写毛笔字最重要。

【4】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这样的描写是为了衬托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回忆童年往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仔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巨人的花园(节选)

①春天来了,乡下到处开着小花,到处有小鸟歌唱。单单在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因为那里没有孩子们的踪迹;桃树也忘了开花;偶尔有一朵美丽的花儿从草丛中伸出头来,可是一看见那块布告牌,就马上缩回到地里睡觉去了。高兴的只有雪和霜两位。他们嚷道:“春天把这个花园忘记了,我们一年到头都可以住在这儿啦!”雪用她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他们请来北风同住。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他说:“这是个好地方,我们一定要请雹来玩一玩。”于是,雹也来了。他每天总是在屋顶闹三个钟头,然后又在花园里绕着圈用力跑。

②“我不懂为什么春天来得这样迟,”巨人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那凄凉的花园,“我盼望天气快点变好。”

③可是春天始终没有来,夏天也没有来。秋天给每个花园带来了金色果实,但巨人的花园却什么也没有。

④一天早晨,巨人还在睡觉,忽然听见了动人的音乐。他以为是国王的乐队从门外走过,其实是一只小小的梅花雀在窗外唱歌。他很久没有听见小鸟在花园里唱歌了,觉得这是全世界最动听的音乐。这时,雹停止了疯闹,北风也不再吼叫,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春天到底来了。”巨人说。他跳下床往外看。

⑤他看见一幅奇特的景象。孩子们从墙上一个小洞爬进花园来了,他们都坐在桃树上面。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在孩子们头上轻轻地舞动胳膊。小鸟们快乐地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这的确是很可爱的景象。只有一个角落还是冬天。这是花园里最远的角落,一个小男孩正站在那里。他太小了,手还挨不到树枝,只好在树旁转来转去,哭得很厉害。这棵可怜的树仍然满身盖着雪和霜,北风还在树顶上吼叫。“快爬上来,孩子!”桃树一面对小男孩说,一面尽可能地把树枝垂下去,然而孩子还是太小了。

⑥巨人看见这个情景,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他十分后悔自己先前的举动

⑦他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孩子们看见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小男孩伸手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别的孩子看见巨人不再像先前那样凶狠了,也都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来了。巨人对他们说:“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围墙。

⑧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1同学们为第①自然段拟了小标题,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凄凉的花园 B.被春天遗忘的花园 C.冰雹的乐园

2下面关于文中的想象,不够神奇的一项是(   )

A.巨人赶走了孩子,雪、霜、北风、雹等便在花园里狂欢。

B.一天早晨,巨人还在睡觉,忽然听见了动人的音乐。

C.巨人轻轻抱起小男孩,放到树枝上,桃树立即开花了。

3对第②自然中巨人的语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巨人看到只有自己的花园寒冷无比,后悔赶走了孩子。

B.巨人面对凄凉的花园,心中疑惑不解,盼望天气变好。

C.巨人认为幸好赶走了孩子,否则花园一定会变得更凄凉。

4第⑤自然段中“奇特的景象”指的是(   )

A.孩子们来到花园,桃树、小鸟、花儿等都充满了生机。

B.秋天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金色果实,果园里人来人往。

C.小鸟们快乐地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

5第⑥自然段中“他十分后悔自己先前的举动”,句中“先前的举动”指的是(   )

A.巨人在花园四周砌了一道高墙,挂起布告牌,禁止孩子入内。

B.巨人邀请雪、霜、冰雹等来到花园玩耍,让花园充满寒冷。

C.巨人走下楼,打开前门,把园内玩耍的孩子全部赶了出去。

6第⑦自然多次出现“轻轻”“悄悄”,这样写的好处是(   )

A.巨人看到花园的变化心情激动,这样写可以表现出他动作迅速。

B.巨人又想帮助又害怕惊动小男孩,这样写可以表现出他有爱心。

C.巨人过了漫长的冬天,没有了力气,这样写可以表现出他很虚弱。

7关于巨人发生变化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男孩搂住巨人,亲吻他的脸颊,彻底融化了他冷漠的心。

B.孩子们的到来,让花园有了巨大的变化,巨人内心有了触动。

C.巨人厌烦了花园里漫长的冬天,想独自享受花园里愉快的生活。

8关于《巨人的花园》告诉我们的道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快乐应当与人分享。 B.好人有好报。 C.千万不能得罪孩子。

12、 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

2.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___________,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全神贯注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运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地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1写出5个描写罗丹动作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表示____________

3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综合实践。

李奶奶家的小猫找不到了,李奶奶对王小林说:“我家刚满三个月的小猫找不到了,希望你和小伙伴们帮我找一找。”

【1】王小林会这样向小伙伴们转述李奶奶的话:“( )”

A.我家刚满三个月的小猫找不到了,希望你和小伙伴们帮我找一找。

B.她家刚满三个月的小猫找不到了,希望我和小伙伴们帮她找一找。

C.李奶奶家刚满三个月的小猫找不到了,希望我们帮她找一找。

【2】李奶奶介绍了小猫的情况,你觉得王小林应该向小伙伴们重点强调( )

A.小猫的趣事

B.小猫爱吃什么

C.小猫的外形特点

D.小猫的性格特点

【3】请你根据小猫的照片帮王小林把寻猫启事写完整。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阅读句子,回答问题。

(1)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了。

安静是个盲童,为什么说她的内心世界是多姿多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父亲还留下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1)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气。在教室里,同学们高声地朗读课文。走进阅览室,宽阔的空间,淡雅的色采,给人以美的享受!书架上放着一排排整齐的书,有《上下五千年》《小兵张嘎》《西游记》等杂志,小读者们经常坐在这里津津有味地搏览群书。

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书中塑造了唐僧、孙悟空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读了爱不释手。

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映山红开满了,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特别多,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亮。

18、修改病句

中国最早的诗歌来自于两千多年的前《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乐园。

结合“阅读链接”中所描写的“绿”,小草从初春到暮春再到盛夏时不同的绿,写一篇作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任选。

阅读链接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