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D.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2、下列成语中,与古人读书求学无关的是(   

A.悬梁刺股

B.凿壁借光

C.手不释卷

D.南辕北辙

3、下面不是唐朝的诗人是(       

A.孟浩然

B.杜甫

C.陶渊明

4、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在你的怀里”,让我体会到了诗人 。( )

A.十分思念家乡

B.很胆小

C.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D.对父亲的思念

5、“鸟类(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都……

B.即使……也……

C.不仅……而且……

D.虽然……但是……

6、关于童话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童话的想象力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B.阅读童话不仅要感受童话奇妙的想象,还要体会童话中塑造的真善美的人物形象。

C.童话是关于人类对未来世界的认识

7、下面的句子不是拟人句的是( )

A.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B.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C.小猫十分淘气,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D.从此,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古诗阅读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________,孤云____。

____________,只有敬亭山。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李白独自坐在敬亭山上,抬头仰望天空,只见___________。眼前只有_________陪着他。这时,他感到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看不见的爱<节选>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呼吸,瞄得很久,才打出去。我站在旁边,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我走上前去,对那位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________望着那孩子________轻轻地说________他看不见________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从选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男孩打瓶子时很认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出男孩________;可他还在________

4想教男孩怎么打,但男孩的母亲拒绝了,是因为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儿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

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了。”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怎么能打中呢?”“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儿,打一弹,再移一点儿,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儿蹦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往回走去。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第2自然段中,作者站在小男孩身后不远的地方,以下选项中不是他看到的情景是(   )

A.小男孩弹弓打得很差。

B.有位妇女不停地给男孩递石子儿。

C.小男孩不停地打弹弓。

D.小男孩打中了瓶子。

2为什么作者认为那位妇女是孩子的母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坐在孩子的身旁。 B.她给孩子递石子儿。

C.她不断地提醒孩子。 D.她的眼神中满含着慈爱之情。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下列对其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点明时间已近傍晚。

B.美妙的傍晚景色暗示成功即将到来。

C.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蛐蛐的歌声十分动听。

D.表明小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练习的时间之长。

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母亲说:“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关键是他做了没有。”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12分)

满分5 manfen5.com

三月,文明礼貌月。

中午,旦旦约了几个小朋友偷偷帮花匠爷爷除草,这可是他们唯一能找到又能做的一件好事了。

可是花圃门锁着,怎么办呢?突然,旦旦看见花匠爷爷的小狗从一个不大不小的墙洞钻了出来。对,我们从这里进去!但洞太小,旦旦又敲掉几块砖,孩子们爬进去了!不一会儿,孩子们又一个个弓着腰从洞里爬了出来,脸上都挂着胜利的微笑。“这是秘密。”孩子们拉着钩说。

下午,花匠爷爷去花圃,发现了这个大了许多的洞。哪个调皮蛋干的?花匠爷爷报告了校长。

事情并不复杂,很快就查到旦旦的班级。

今天中午哪几个小朋友去花圃了?”校长面带笑容。

沉默。这是秘密。 

“是谁呀?”校长仍耐心地看着孩子们。

还是沉默。

做了坏事不承认,就不是好孩子!那洞是谁捅大的

这是好事呀,怎么一转眼成了坏事?孩子们摸不着头脑了。

校长,是我干的。旦旦红着脸站了起来。是我!”“是我!许多小朋友都站了起来。花匠爷爷除草很累,我们想帮助他,可花圃进不去,就……

噢!原来……”

校长笑了,花匠爷爷笑了,孩子们也笑了。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2分)

皮(tiáo diào)    摸不(zháo zhe)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胜利—   承认——(

(3)文中两个省略号各省略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找出文中孩子们“脸上都挂着胜利的微笑”的原因,在括号里画“√”。(2分)

A.孩子们对挖开墙洞,并能弓腰往返,感到好奇和好玩。( 

B.孩子们对挖开墙洞,并能弓腰往返,感到胜利和自豪。( 

C.孩子们秘密地做了一件好事,实现了做无名英雄的愿望。( 

(5)结尾处,为什么“校长笑了,花匠爷爷笑了,孩子们也笑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  废)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  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  像)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的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    )因为记忆力不好,(    )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草草了事般读书,(     )不能消化书的内容,(     )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的效果很差。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求,并(留  流)心把重点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1把短文第一、二自然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用 / 划去。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囫囵吞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草了事:_______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从下面的关联词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短文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如果…………    不是……而是……

4陈正之为什么一开始读书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请你找出短文中能够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句子,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吠形吠声

一只狗,偶然“汪汪”一叫,许多狗听到了,就会“汪汪汪汪”地跟着乱叫起来。这第一只狗,也许果真看见了什么可疑的人或其他东西,所以大惊小怪地叫了起来,而别的那些狗,却往往什么也没有看见,不过是跟着瞎“汪汪”罢了。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大惊小怪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形成了一句成语“吠形吠声”,它的喻意是:( )

A.没有把真实情况弄清楚,就跟在别人后面随声附和。

B.随声起哄,盲从附和,但附和的内容还是清楚的。

【3】“吠形吠声”是:( )

A.褒义成语

B.中性成语

C.贬义成语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学校阅览室要求每个班级选一位报刊收发员,负责领取、分发本班同学所订阅的报刊。你想推荐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段落修改。

爷爷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夏天的小园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你看,一行行向日葵在茁状地成长,露出一张张笑脸迎着朝阳;一排排玉米在威武地挺立,结出一个个玉米棒子像是在比赛——辛勤劳动的小密蜂、翩翩起舞的蝴蝶,给小园又减少了几分生气。就连小花猫还是把这里当成新开辟的游戏场所。望着小园,不禁感叹道:“这里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呀?”(标点符号2处,语病2处,词2处,字2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一段话。

有一天上课时。我忽然觉得肚子痛得直不起腰。老师问明了情况,背我立即到医院;晚上,老师又冒雨敢到我家来关怀我。我怕当误了学习,急得哭了。老师又亲切地安慰我,“别着急,等你身体好了,我会给你补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得手舞足蹈。

_______________

2.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增加。

________________

3.他在海洋生物馆里观赏了红剑鱼、六间鱼、黑魔鬼鱼、海豚等各种形态各异的鱼类。

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作文天地。

你读过很多童话故事或科幻故事,也欣赏过很多艺术形象,如糖老鸭等,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主人翁,编一个故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