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绮丽(qí) 奢侈(shē) 劫难(nàn) 惊慌失措(cuò)
B.琥珀(hǔ) 哺育(bǔ) 芙蓉(róng) 不屑一顾(xiè)
C.先驱(qū) 繁衍(yán) 沮丧(jǚ) 不卑不亢(bēi)
D.绽放(diàn) 侍从(shì) 山脉(mài) 坚持不懈(xiè)
2、下列词语中和其他三项不是同一类的词语是( )
A.一丝不苟 B.炊烟袅袅 C.依山傍水 D.灯火辉煌
3、下列有关本单元所学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琥珀》一文中,琥珀是在海滩上被发现的。
B.《飞向蓝天的恐龙》告诉我们,恐龙之所以不存在了,是因为它们进化成了鸟类,飞向了蓝天。
C.《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中提到隐形战机上的纳米材料可以吸收掉雷达波,从而使战机不被雷达发现。
D.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4、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原意是指( )
A.元宵节
B.重阳节
C.中秋节
D.端午节
5、下列哪一项对于治理黄河没有本质性的帮助?( )
A.保护森林资源。
B.开垦荒地。
C.修建水利设施。
6、鲜为人知这个词中画线字的正确义项是( )
A. 新鲜 B. 鲜美 C. 鲜明 D. 少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装饰(shì) 倘若(táng) B.觅食(mí) 绘成(huì)
C.和谐(xié) 闪烁(shuò) D.奢侈(chī) 敏捷(mǐn)
8、大漠孤烟直,
,澄江一道月分明。
浮天水送无穷树, 。
春江 ,海上 。
爱人者, ;敬人者, 。
老吾老, ;幼吾幼, 。
9、补充古诗,完成练习。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
相看两不厌, 。
【1】补充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不厌”中的“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10、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的主人公是 。(2分)
(2)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2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 )
(3)读句子,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2分)
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行动一致。( )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
(4)在文中找到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
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
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
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
(5)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一点。(2分)
(6)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
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的描写方式是(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7)认真读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想一想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2分)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蜗牛的秘密
今天下午,我在院子的草坪里捉到了10只蜗牛。
这10只蜗牛,外壳很薄,软软的身体在地上蠕动着,两只触角一伸一缩,一旦发现有“敌人”,就马上把身子缩进“屋子” 里。总之,它们给人的印象就是慢吞吞的,反应迟钝。
我为它们准备了一个纸盒子当屋子,几片菜叶是它们今天的晚餐,我①( )地看着它们,期待它们毫不客气、②( )地享受我的款待。可是,没想到它们只是碰了碰菜叶就把头掉开了。我好失望,心想,这些小东西怎么这么不领情。我生气地走开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又回来看它们。咦!这回我发现,那菜叶边缺了一个大角。哈哈,小东西,原来刚才你们是怕羞,见我在旁边不好意思吃啊!
不久,菜叶全被蜗牛吃光了。饱餐一顿之后,它们开始悠闲地散步。就在它们爬动的时候,我看到它们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银带子。我好奇地把几粒沙子撒在上面,发现沙子都被黏住了。这些黏糊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赶紧查阅了《儿童百科丛书》,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些黏糊糊的东西是蜗牛的排泄物,它们有助于蜗牛的爬行。
为了知道蜗牛的眼睛和嘴巴在哪里,过了一段儿时间,我又把一片菜叶放在蜗牛的面前。只见蜗牛很快地伸出一对较长的触角碰了碰,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这下我才知道:蜗牛的长触角有眼睛的功能。
真没想到,小小蜗牛也有那么多的秘密啊!
【1】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狼吞虎咽 ②目不转睛 B.①目不转睛 ②狼吞虎咽
C.①聚精会神 ②心甘情愿 D.①狼吞虎咽 ②聚精会神
【2】结合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蜗牛的触角有嘴巴的功能。
B.蜗牛开始不吃白菜叶,是因为它不爱吃。
C.蜗牛身后的黏糊糊的东西是它的排泄物。
D.蜗牛的眼睛有触角的功能。
【3】文章最后一段话以一个感叹句结束了全文,在下列说法正确的后面打“√”。
A.与题目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文章结构完整。( )
B.与文章题目的意思差不多,没必要反复强调。( )
C.强调“我”发现蜗牛秘密后的喜悦心情。( )
D.点明了“我”仔细观察后的总体感受。( )
【4】下列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写关于蜗牛的秘密的往事。
B.文章主要写“我”观察蜗牛怎样吃东西的事。
C.文章主要写“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蜗牛非常有趣。
D.文章主要写“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蜗牛吃东西、爬行和触角的特殊功能等方面的秘密。
【5】读了课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1】加粗字“这”指__________________。
【2】加下划线的句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赞美天窗激发了孩子们的______(从语段中找一个合适的词填空)。
【3】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孩子,晚上你透过天窗看到一条黑影一掠而过,你会想到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松堂游记
去年夏天,我们和S君夫妇在松堂住了三日。难得这三日的闲,我们约好了什么事不管,只玩儿,也带了两本书,却只是预备闲得真没办法时消消遣的。
出发的前夜,忽然雷雨大作。枕上颇为怅怅,难道天公这么不作美吗!第二天清早,一看却是个大晴天。上了车,一路树木带着宿雨,绿得发亮,地下只有一些水塘,没有一点尘土,行人也不多。又静,又干净。
想着到还早呢,过了红山头不远,车却停下了。两扇大红门紧闭着,门额是国立清华大学西山牧场。拍了一会儿门,没人出来,我们正在没奈何,一个过路的孩子说这门上了锁,得走旁门。旁门上挂着牌子,“内有恶犬”。小时候最怕狗,有点趑趄(zī jū)。门里有人出来,保护着进去,一面吆喝着汪汪的群犬,一面只是说,“不碍不碍”。
过了两道小门,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ē nuó)的白皮松。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中间便是松堂,原是一座石亭子改造的,这座亭子高大轩敞,对得起那四周的松树,大理石柱,大理石栏杆,都还好好的,白、滑、冷。白皮松没有多少影子,堂中明窗净几(jī),坐下来清清楚楚觉得自己真太小,在这样高的屋顶下。树影子少,可不热,廊下端详那些松树灵秀的姿态,洁白的皮肤,隐隐的一丝儿凉意便袭上心头。
堂后一座假山,石头并不好,堆叠得还不算傻瓜。里头藏着个小洞,有神龛(kān)、石桌、石凳之类。可是外边看,不仔细看不出,得费点心去发现。假山上满可以爬过去,不顶容易,也不顶难。后山有座无梁殿,红墙,各色琉璃砖瓦,屋脊上三个瓶子,太阳里古艳照人。殿在半山,岿(kuī)然独立,有俯视八极气象。天坛的无梁殿太小,南京灵谷寺的太黯淡,又都在平地上。山上还残留着些旧碉堡,是乾隆打金川时在西山练健锐云梯营用的,在阴雨天或斜阳中看最有味。又有座白玉石牌坊,和碧云寺塔院前那一座一般,不知怎样,前年春天倒下了,看着怪不好过的。
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们什么都谈,又赌背诗词,有时也沉默一会儿。黑暗也有黑暗的好处,松树的长影子阴森森的有点像鬼物拿土。但是这么看的话,松堂的院子还差得远,白皮松也太秀气,我想起郭沫若君《夜步十里松原》那首诗,那才够阴森森的味儿——而且得独自一个人。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地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由他吧,懒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虽不是真松树,但那奔腾澎湃的“涛”声也该得听吧。
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了两三支洋蜡。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也像蒙着一层烟雾。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只有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
【1】短文是按_______顺序来介绍的,请你来理一理文章的顺序:
经山头——(__________)——(___________)——松堂
【2】文章题目是《松堂游记》,哪几个段落具体介绍“松堂”?_______________
围绕松堂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景物当中,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怎样将松堂景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
想春天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几场南风从村边吹过,细细的小草就争先恐后地拱破地皮,露出最初的绿意来。枯黄了一冬的麦苗,也一下子绿起来。那河边的垂柳啊,更是枝条柔软,叶蕾舒放,在春的暖洋洋里,犹如春姑娘的小手,把人的心挠得痒痒的。到了此时,谁都会长长呼出一口气,心情也就舒畅起来。
春一来,虫儿什么的就结束了漫长而无聊的冬眠,纷纷出来活动了。大雁成群结队地往北飞来,“人”字“一”字地写满头顶上的天空。去年的燕子也都一对一对相伴着回到了它们的家乡,修整旧巢的修整旧巢,搭垒新居的搭垒新居。不用说啊,僻静的乡村热闹了。处处都有它们脆脆的叫声,甚至连城里也不时地有它们造访的身影。燕子们虽说不大喜欢在城里安家落户,可来了走一走,停一停脚步,也还是让城里人惊喜不已的。
其实呢,只要看见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燕子在身边飞来飞去了,人们的心怀自然也就开阔起来,快乐也就跟随了人们的脚步。倘若再落一场无声的夜雨,早上起来,看到世上万物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滋润了,被柔软了,。
这个时候,心情美好的人们啊,推开窗户,用不着出去走走,也一样觉得新的让人冲动的季节到来了。
信不信?春天一来,什么就都开始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
惊喜不已: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好像—( ) 寂静—( )
拜访—( ) 如果—( )
【3】仿照文中画“ ”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4】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重点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举例说明:春天一来,什么就都开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渐渐地漫上来,把这片森林淹没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列句子中有毛病的句子。
①斯塔笛家并不丰富,卖不起多少书,可他把用心积累起来的每一个铜子儿,都花在了书店里。
________
②队员们使劲抓住绳子用力向后使劲拉着。
________
③同学们全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老师拿着手上的杯子。
________
17、修改语段。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不仅内容有趣,语言也非常深动,我很早就想看了。今天终于借到了,我非常高兴极了。放学一回到家,我就迫不急待地读起来。读了这本书,我为科学世界里有那么多的奥秘而奇怪。
1.第一句中,把_________改为_________,把“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第二句中,删去“_________”或“_________”。
3.第三句中,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4.第四句中,把“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妙笔生花(20)
以“手”或者“眼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