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遇到问题我们不能人云亦云,做个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考。

A.变色龙 B.百灵鸟 C.应声虫 D.哈巴狗

2、下面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淘气   行使 踪迹   规矩

B.惊慌失错   丰硕 介绍   维持

C.呼啸   向日葵 禁止   凶狠

D.折除   宽广 聚集   登陆

3、下面各组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

A.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我要是有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B.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

C.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

4、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A.“贴”字可以换成“挨”字,因为它们的意思相近。

B.“贴”字比“挨”字更能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是紧紧地挨着船底的,反映出孔隙的狭小。

5、这个瀑布潭为什么叫梅雨潭呢?(

A. 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

B.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C. 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

6、朗读这些风景图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呢?(   )

A.平淡 B.激昂 C.喜悦

7、《乡下人家》的写作顺序是一种多角度的交叉进行。主要的顺序有( )。

A. 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   B. 春夏秋的时间顺序;

C. 白天、傍晚、夜晚的时间顺序;   D.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_____ _____ _____  息凝视_____

__________ _____  养不周_____

__________ 耀_____ 欺善怕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补充古诗,回答问题。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1】补充诗句。

【2】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山尖”是指______

A.这座山峰很尖。   B.山峰。

②“尽”是指______

A.都。    B.完。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物诗。

B.蜜蜂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贡献甚多而享受甚少。

C.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质。

D.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样反复吟咏意义不大。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

竹林

我爱鸟语花香,更爱眼前的这片竹林。

又一次走进竹林,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心都醉了。单听微风中竹叶的窃窃私语,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声音的动人。眼前一片绿色,青翠欲滴,绿是生命的象征,竹林里生机勃勃。

鸟雀在竹枝间欢蹦乱跳,它们这儿一声,那儿一调,上下呼应,远近附和,清脆宛转。细看,这些鸟儿五颜六色,姿态各异。噢,它们今天是在竹林里开歌咏会,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鸟儿见到我,有的羞答答地躲进竹叶里;有的大胆地站在枝头,向我点头致意;有的对我的到来并不惊奇,仍在唱着自己的歌。我不禁鼓起掌来,为它们的表演叫好。这下可不妙,它们害怕了,乱糟糟地叫成一团,好像在问:哪里来的庞然大物,到这里来捣乱?

有鸟语便有花香,花儿有名的、没名的,朵朵艳丽而芬芳。低头看去,花儿朵朵,一簇一簇的。我真担心,看多了,我的眼睛会被染成五颜六色。不过,染了彩也好——看多彩的世界就更方便了。有了鲜艳的花儿,生活中就有了芳香,人世间便充满了温馨。禁不住,我俯身摘下一朵,放在心口,我真希望它能变成我的灵魂。

最妙的是,竹林间竟有一条小河。河水叮咚,更衬托出林中的寂静。偶尔有阳光从.竹缝中跳到河面上,顿时,小河波光闪动,光芒直刺我的眼睛。河中的小鱼儿异常活跃,在河水中忽上忽下地蹿动着。清澈的河水蜿蜒东去,带着岸边的鸟语花香,去向太阳问好。

我不是第一次来这竹林,但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我真想成为这里的一株竹子,永远扎根在这里。

【1】根据短文内容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香 青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1)小鱼忽上忽下地蹿动着。(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竹林醉人图真令人陶醉。(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中总领全文,表达出作者对竹林的喜爱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也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竹林醉人图。

A.鸟语、花香、小河

B.鸟语、竹叶、河水

C.竹叶、鸟语、小河

11、阅读《乡下人家》片段,回答问题。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鸣,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1】找出画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读了这三段课文,分别描绘了三个乡下美好生活的图景,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图、______________图、______________图。

【4】用曲线画出文段中的拟人句,还能写一个拟人句。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杨利伟的成长故事

姐姐说,弟弟有股韧性。

刻苦学习,生活俭朴,这是杨利伟留给姐姐杨利君的整体印象。

说起弟弟,杨利君侃侃而谈:“利伟上学时肯学习,很有韧性,小时候深得爸妈的喜欢,邻居们也常常夸他。”她记得最清楚的是杨利伟上初三那年发生的一件事。一天放学回家,杨利伟手里拿着几张卷子,一声不吭地径直进了自己的小屋。杨利君见了,觉得弟弟不对劲,便追进屋里问其原因。原来,杨利伟在数学考试中有一道几何难题没做出来,丢了12分,心里很不好受。于是,杨利君劝道:不就一道题嘛,下次认真就行了,先吃饭吧。”杨利伟却说:“这次难题没做出来,下次再有难题咋办呢?”说完,饭也不吃,就伏在桌上演算起来。杨利君知道,弟弟决定的事情一定要做,再劝也没用,只好笑着退出了屋。一个多小时后,杨利伟终于把这道几何题解出来了,仿佛打了一场胜仗,脸上一扫刚才的愁容,露出了笑意。姐姐看到杨利伟在纸上写下一句话:攻克难题是我最大的快乐。”//

弟弟说,哥哥是生活中的老师。

杨俊伟看起来比哥哥杨利伟瘦弱。说起哥哥,杨俊伟很激动。他说哥哥是他生活中的老师,总是以行动教育他,他很敬佩哥哥。其中,儿时的一件小事,杨俊伟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杨俊伟上小学一年级,刚刚加入少年先锋队不久,崭新的红领巾系在脖子上。一天,正在操场玩耍的杨俊伟不慎摔倒,膝盖处流了很多血,他不知怎么办才好,就随手扯下红领巾,包住伤口。晚上放学回家红领巾仍然绑在他的腿上。杨利伟看见了,忙帮弟弟把红领巾解开,拿出药品敷在弟弟的伤口上。他一边敷一边对弟弟说:“你能系上红领巾,多光荣啊!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应该爱护它才对!”随后,他又和杨俊伟一起把红领巾洗得干干净净。

杨俊伟说,哥哥教给了自己很多做人的道理,这让他受益匪浅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侃侃而谈:________________   受益匪浅: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已经用“//”划分成了两部分,请给这两部分分别起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一句话描述小时候的杨利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通过________的回忆来介绍杨利伟的成长故事,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

13、重点段落鉴赏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  ),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 )。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 )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 );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又敏捷地

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 ),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1补全短文。

2狗与白鹅的斗争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你觉得写的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张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副精神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搂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用 “﹏﹏﹏”画出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

2最后一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用“﹏﹏﹏”画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

(   ) (   )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成成语写在下面括号里。

________ 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高亢——_______ 豪华——_______

分散——_______ 镇静——_______

5这篇文章是按 __________顺序写的。

6这篇短文赞扬了( )

A.贝多芬会弹钢琴,琴声十分优美。

B.贝多芬会想办法,用冷水浸发烫的手指。

C.贝多芬顽强的毅力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7这位旅客为什么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旅客提出的“怎么往地上倒水?”,地板上有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鸟在这棵大树上做窝。(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跳着轻快的舞蹈。(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它决定要出去走走,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不但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①老师讲的知识,我全部完全都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打扫教室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了《雷锋的故事》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提高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他飞似的慢慢走回实验室。

____________________

(2)街道静悄悄的,车辆行人来来往往。

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海洋的灯。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虚心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话有两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十分非常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印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选择五六个成语写一段话

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争先恐后 一望无际  气喘吁吁

喜出望外  聚精会神  别具匠心 虎头虎脑  恍然大悟

浮想联翩  美不胜收  错落有致 出类拔萃  海角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