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的意思是( )
A.顽皮、淘气
B.耍赖,使人讨厌
C.暴躁
2、“‘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延长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转折 D.表示时断时续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从小小的玻璃,你会看到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B.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星,无数想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的奇幻的云彩。
C.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
D.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4、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作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 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B.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个歇后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C. 说她“特别”,是因为她爱书爱到了痴迷的程度。
D. 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像雷锋这样的“傻子”。
5、下列课文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乡下人家》是一篇记叙文,作者通过描写乡村白天和夜晚的景色。
B.《天窗》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小孩子借助家里那一方天窗观看屋子外面的世界,表达了他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世界的强烈愿望。
C.《猫》这篇文章描写了猫天真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厌恶之情。
D.《白鹅》这篇课文从叫声、步态,两个方面对白鹅高傲的特点具体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6、(字音、字形)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病灶(zhào) 交叉(chā) B.尽职(zhí) 侍候(shì)
C.蔬菜(shū) 潇酒(sǎ) D.蹄叫(tí) 刹那(shà)
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相看两不厌。 ( )
A. 厌恶。 B. 满足。 C. 厌倦。
【2】湖光秋月两相和。( )
A. 平静。 B. 平息争端 C. 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3】风景旧曾谙。 ( )
A. 背诵。 B. 熟悉。 C. 熟记。
8、根据句意用“温”组词并填空。
1.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_____)。
2.昆明气候(_____),四季如春。
3.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_____)了灾区人民的心。
9、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并完后相关的练习。
在天晴了的时候,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
给雨润过的泥路, , ,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
【2】所填写的内容,是为了说明小白菊_________________。
【3】类似于小白菊的这样的写法,诗人还用在了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描写上,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中感觉到。
10、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练习。
A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照 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B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稠 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 溏)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C大家呆呆地在河(沿 铅)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旋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不知谁说□□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
【1】用“\”在文段中括号里画去不恰当的汉字。
【2】在文段C的□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3】文段B中画“ ”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上个学期,我们也从课文《_____________》中认识了“有志不在年高”的__________(谁)。
【4】三个文段中都写到了还乡河的景色,蕴含的深意却各不相同。文段A对应的是(______),文段B对应的是(______),文段C对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还乡河仿佛被乡亲们悲伤的情绪感染,缓缓向下流淌,也为后文雨来在河的下游出现做铺垫。
②点明雨来生活的芦花村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为雨来的好水性埋下伏笔。
③傍晚时分,见证了鬼子屠杀行径的芦花村也染上了悲壮的色彩,给人以压抑的感受。
【5】如果要给这三个文段配上插图,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②
③
【6】我认为雨来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11、课内阅读。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1】选文中的第1自然段是_____描写,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其中,“红绸子”指的是_____,“鸡冠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 ”的句子是乡亲们对雨来的_______,表现了雨来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选文中写还乡河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_____”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作者在这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
【3】这段话中将鹅的步态与____对比,突出了鹅的____。
【4】作者还用____来比喻鹅的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鹅____,更显示出鹅的步伐中的傲慢。
【5】你喜欢这只鹅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时节,玉器店里走进一个小男孩。她纳闷,光顾店里的大多是年轻情侣,一个小孩来干什么呢?
她开始留意他,见他东张西望,就走上前问:“你要买玉器吗?”男孩点头。“你想做什么用?我可以给你推荐一款合适的。”男孩或许是被冻坏了,哆嗦着回答:“我想送给妈妈,今天是她的生日。”她笑着挑出一款挂着红穗的心状玉片,男孩面露窘(jiǒng)相,说:“我再看看吧。”她回到柜台收款。不一会儿,小男孩从最后排的货柜旁走出,她一眼瞥见他紧握的小拳头下露出一缕红穗。突然,男孩迅速从排队交钱的人群中挤出,她连忙喊:“你还没交钱呢。”男孩嘟哝了一句“我什么都没买”,拔腿就跑,被门口的保安撞个正着。
顾客们一下子拥了过来。她端详着这个男孩,一副惊恐而无助的目光触痛了她内心柔软的地方。保安嚷着要搜身。这时,她走上前,帮他整了整衣衫,说:“天这么冷还穿这么少,看你的手冻得通红,让阿姨来暖暖你的手。”说着就用自己温暖的双手包裹住男孩冰凉的小拳……片刻,她又对保安说:“店里的货物我都很熟悉,让我去查查再说。”
一句善意的谎言,挽救了一个男孩的尊严和脆弱的内心。来到货柜后排,她把一根系着红穗的玉器悄悄挂了上去然后走出来说:“一样都不少,我们错怪这个小孩了。”人群散去,望着男孩单薄的背影,她摇头笑了笑。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2】“窘”字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①穷闲;②为难;③使为难。文中加点词语“面露窘相”中“窘”的意思是第(______)种。(填序号)
【3】文中与“一眼瞥见”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___。
【4】男孩为什么要“拿走”这款挂着红穗的心状玉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从文中选择词语填空,并回答问题。
(1)男孩:(________)——哆嗦——(_______)——惊恐无助。
(2)阿姨:纳闷——(________)——笑着——一眼瞥见——(_______)。
从以上两组词语中你体会到男孩是一个的人__________,阿姨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6】文中“善意的谎言”指的是__________。这里的“谎言”加上“善意”一词的原因是________。
14、阅读题。
①一盏台灯摆在书桌上,它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杆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到夜晚,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蜡烛炫耀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 )长得漂亮,( )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的,扔在桌上也占地方。”
②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③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都暗了一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 )是一点点,( )是珍贵的。于是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点燃了,火光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卖弄自己,而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的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了人世间。
④台灯很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做贡献。”
【1】在第①段和第③段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给选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分别找出三个能反映台灯很骄傲和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蜡烛与台灯身上分别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用“潇洒”“朦胧”各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将修改后正确的这段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请找出四处错误)
种子张开了小嘴儿,咂(zā)着甜密的乳汁;舔着鲜美的雨滴,幼芽伸出了舌头儿;花苞胖了,滚动转动着晶莹的水珠儿;柳枝醉了,摆动着柔软的腰肢;小溪哭了,脸上泛起了酒窝儿,荡起笑的涟漪(lián y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童年是五彩缤纷、无忧无虑的,相信在这快乐的童年生活中你一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乐园。你的这个乐园是学校的篮球场,是公园里的一片绿草地,还是你的小书屋?请你把自己的乐园介绍给小伙伴们吧。注意要写清楚乐园的样子,自己最喜欢在那里做些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哪些快乐。要把句子写通顺,内容写具体,字数4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