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鸡冠花(guān) 慰藉(jí)
B.捣衣(dǎo) 应和(hè)
C.卜落(bǔ) 绮丽( qí)
D.蝙蝠(piān) 描绘(huì)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儿。
C.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D.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3、《四时田园杂兴》是 诗人 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
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B.会场上响起了热情的雷鸣般的掌声。
C.校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
5、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组是( )
A. 满足愿望 答应要求 珍惜时间
B. 忍受痛苦 克服困难 整理图书
C. 违抗命令 管理效率 抵制诱惑
D. 刻苦学习 山路崎岖 探索人生
6、成成很聪明,就是学习上怕吃苦。爸爸想勉励他勤奋学习,赠给他下列哪一句名言最合适?( )
A.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B.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C.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画“√”。(6分)
差(chā chà)不多 挣扎(zhā zhá) 削(xiāo xuē)铅笔
象似(sì shì) 堤(dī tī)坝 拮据(jūjù)
8、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临____不____ 从____不____ ____喜____狂
心急________ 手不________ 炊烟________
1.现场气氛十分紧张,但他______地回答了主考官的所有问题。
2.广大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______、迎难而上,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一线留下了“最美逆行者”的身影。
3.一位在方舱医院隔离的小伙子,总是______,认真阅读着书籍,神色淡定从容,丝毫看不出紧张与无助。
9、古诗阅读,按要求做题。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平明:___________ 冰心:___________
【3】诗的后两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因饥饿丧生,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材料二:记者发现,随着“光盘行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市民已经逐渐习惯了在外就餐量力而行,减少浪费。不论是炒菜店,还是火锅店等都通过设置温馨提示牌、张贴宣传海报等不同方式营造“文明用餐、光盘行动”的良好氛围。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发现:__________,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______________。
【2】某学校在餐厅内张贴了以下三句宣传标语,你认为哪一句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A.民以食为天,食以净为先。
B.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C.万事俱留香,只待君来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与本题主旨无关的一项是( )
A.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B.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C.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课外阅读。
老人与鹰
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老人背着那杆猎枪转了几座山头,连个猎物的影子都未碰着。太阳的火舌舔得他烦躁不安,犀利的目光朝前方巡视着。
老人忽听见那林丛间有一阵响动,他连忙举枪瞄准,却再无了动静。他转过那丛芭茅和灌木寻去,眼前的情形竟让他大吃一惊:一只鹰无力地躺在血泊中,身边躺着一条已给啄得稀烂的死蛇。鹰显然是想挣扎着重返蓝天,它的双翅散开,但他出欲凌空而起的姿势。它受了重伤,整个身子无力地趴在地上。老人很后悔来迟一步,没能亲睹这场精彩壮烈的鹰蛇大战。他瞄了一眼死蛇,知道那是条毒蛇,鹰肯定是给它咬伤了,而且已命若悬丝了。他朝鹰走去,鹰以犀利的眼光盯着他的举动,身子本能地抱了几下,想往后退,钻进草丛或展翅高飞,它的翅膀使劲地扑楞了几下,但很快便意识到自己力不从心了,便昂起头,将有力的钩吻对着老人,突然发出一声令人心悸的唳啸,颈项的毛顿时炸开。老人急忙脱下褂儿,扑在鹰身上,把它裹住。鹰拚命地挣扎着,凄厉地叫着,努力了一阵,终于疲乏地垂下头,而那眸子依旧发出犀利的目光。
老人迅速地给鹰上好药,然后将鹰关入带着的铁笼子里。新课 标 第 一 网
鹰的伤渐渐地好了。老人每天将捕到的猎物鲜肉喂它。鹰开始在笼子里扑腾着翅膀,烦躁不安地不停来回走动,不停地想将头探了笼栅栏外。每次给它喂食时,老人看见它那凄惶的目光向他乞求着什么。终于在一天,他下了决心,将铁笼子放在院子里,抽去门栓。鹰在那一刻愣怔了一下,便秀快跑出铁笼,凌空而起。老人眼眶里两颗好大的泪徘徊了一阵,终于悄无声息地掉落。他望见鹰在不远处的同岗上欢快地飞着,叫着,优美地盘旋着,然后振翅直刺去空,越飞越高,越远,最后那一粒黑点般的影子消逝在碧空。老人的脸上泛出了会心的微笑……
【1】“烦躁不安”这个短语在文中出现两次,第一次老人“烦躁不安”的原因是什么?( )
A. 没有碰到猎物的影子 B. 天气太热,老人受不了 C. 老人没有捕到猎物
【2】第二次写鹰“烦躁不安”的原因是什么?( )
A. 他很想回到天空翱翔 B. 它的伤口还没恢复 C. 老人这样悉心的照顾它,过意不去
【3】老人脸上为什么会“泛出了会心的微笑”?( )
A. 鹰在他的照顾下恢复了健康 B. 鹰终于回到了属于它的蓝天
C. 鹰恢复健康,又可以对付毒蛇了
【4】划线的句子对鹰的描写非常传神,从这些动作描写中可以体会( )。
A. 鹰被毒蛇咬过非常难受 B. 鹰很想此刻能展翅飞翔 C. 鹰对老人怀有敌意
12、课外阅读。
会飞的母鸡(节选)
从前,母鸡飞行的本领很了不起。有一次,鸟儿们比赛飞行,母鸡凭着它的大翅膀和轻盈的身体,超过了所有的鸟儿,得了第一名,大家给它戴了一顶美丽的红帽子。
母鸡快乐地唱着歌:“喔喔喔,谁也比不过我,我是第一名。”后来母鸡就老是抬着头,挺着胸,得意地唱歌。它每天只知道吃吃喝喝,不出门走走,也不练习飞行,身体越来越胖。而其他鸟儿则天天练飞。
有一天,鹁鸪飞来对它说:“母鸡小姐,昨天,老鹰飞得比你高。”母鸡摇摇头,伸伸脖子,唱着歌来:“喔喔喔,谁也比不过我,我是第一名。”过了几天,鸽子飞来告诉它:“母鸡小姐,今天早上,云雀、天鹅和燕子练习飞行,都飞得比你高了。”母鸡还是摇着头说:“胡说!我不相信有这么一回事!”这天,母鸡很不高兴,不再唱歌了。
【1】母鸡因为_________________所以就骄傲起来了。
【2】文中的“其他鸟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天鹅和__________。
【3】用“______”画出一句表现母鸡骄傲的语言描写。
【4】文中画“______”的句子是对母鸡进行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母鸡此时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猜猜这只母鸡最后的命运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暴雨天气可以人工干预吗?
佚名
①随着降雨的增多,许多人都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现在的天气预报技术已经能够预测暴雨,那我们是否能够通过人工干预,提前将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扼杀”在萌芽状态呢?
②大家耳熟能详的人工增雨,就是通过人为补充降水形成的必要条件,促使雨滴快速形成,并提前降落到地面。大气中的水汽要在凝结成液态或固态之后落到地面,要满足几个必要条件:首先,空气中必须有足够的水汽;其次,空气需要下降到可以使水汽凝结出来的温度;最后,云层中还必须有较多的凝结核,促使水滴凝结,增大到能够降落到地面的程度。
③有人工增雨,自然就有“人工消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两种方式可以达到人工消雨的目的。
④一种方法是在带着水汽的云团到达目的地之前,在目的地的上游地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让雨提前下完,到了原本预计会下雨的日子,由于此时水汽已经被消耗殆尽,自然就无雨可下了。另一种方法,则是让雨“憋”住不下,由于水汽一般需要附着在凝结核上凝结成水滴,因此人们往往会通过向云层中超量播撒凝结核,使降水云团中的凝结核含量达到降水标准的3——5倍,导致每个凝结核能够“分配”到的水分大大减少,无法形成足够大的水滴落至地面。
⑤人工消雨技术的运用,能够在需要的时候为大家“预定”一个好天气,更加有效地保障大家的生产和生活。
⑥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就已经开始尝试用现代科技对天气进行干预,我国也曾多次利用人工增雨技术缓解旱情。既然降雨可以“叫停”,那我们为什么不利用人工消雨技术,将洪涝灾害化解在发生之前呢?这主要是由于人工消雨也不是百试百灵的秘方,只有对范围小、强度较弱的降水才能发挥较好的效果,而对于大范围、强度高的暴雨,是无法通过人力使其消失的。尽管通过人力消除千年一遇的暴雨灾害,在目前看来还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在诞生之初,都只是一个看似无法实现的“幻想”。相信随着气象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都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选文有删改)
【1】(文意理解与辨析)根据文章内容,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以问句为题,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说明对象。
B.人为促使雨滴快速形成,并提前降落到地面,就是人工增雨。
C.第④段加点字“憋”,幽默地说明了推迟降雨的情形,体现了语言的生动性。
D.随着气象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就可以凭借人力消除面临的所有自然灾害。
【2】(内容理解)妙妙读完文章第④段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请你帮她解决。(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问题:“人工消雨”是如何进行的?
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语理解)阅读文章第5段,说说“预定”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答题小贴士 本义+语境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提问角度 | 问题 | 解决办法 |
文章内容 | (1)__________________ | 联系上下文/查阅字典 |
文章写法 | 文章是按照什么结构行文的? | (2)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长白山瀑布
穿过林海长廊,拐过“托云松”的弯道,有一块偌大的青石。站在这块石头上,就可以看到长白山瀑布了。因此人们就叫它“望瀑石”。
当远处银河倒挂的瀑布落入眼帘的时候,一颗悬着的心似乎落了地。饱览之余,不禁使人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著名诗句。这壮丽的图景,磅礴的气势,仿佛落在“遥看”二字上。遥看挂在高山耸立、群峰竞秀的半壁天堑上的瀑布,不禁使人心旷神怡,思潮澎湃,巴不得马上站到它面前。
近看发源于天池的瀑布,流经一千二百五十米的乘槎河后,便从六十八米高的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与天然屏障玉壁金壁相映,恰如一条白练,从天而降。两条玉龙似的飞流迅速扑向突起的石阶,冲向深深的谷底,溅起几丈高的飞浪,犹如天女散花,飘然而下。水汽弥漫,如烟、如雾、如尘、如云。须睛日,看虹飞霓跃,神采焕发,更为绚烂壮丽。看它纬地经天,云翻雪倾,势如万马奔腾。
面对这巨瀑飞泻,气壮山河的景象,多少诗人画家吟诗作画,歌颂祖国大好河山。仿佛那半空中飞泻下来的瀑布,不是落在深邃的幽谷,而是冲击在人们心海上激起一串串美丽幸福的浪花。它们那丽日中珠垂玉坠,霞光中喷金泼翠,风雨中不摇不馁,峪谷中百折不回的美景,不仅为长白山增添了无限光彩,而且激励着人民的战斗意志。各族人民正像万丈瀑布,滚滚波涛,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向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向着振兴中华的光辉大道奋勇前进!
啊!奔腾吧,壮观的长白山瀑布!
【1】文章按照________顺序描写了长白山瀑布,请在文中将表示顺序的词语圈画出来。
【2】第二自然段引用李白的古诗________,突出了长白山瀑布的________;第三自然段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长白山瀑布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文章看似赞美长白山瀑布,其实还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王小丽因小事和好朋友张云闹翻了。事后她十分后悔,想和张云和好,但又羞于开口。你会对王小丽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他说话的表情,布满皱纹的脸,认真而诚恳,一幅完全信任我的样子,我对他说了声谢谢。心里想:一定得赶紧把这十元钱,他这么信服我。
17、修改句子。
1.扁鼻子军官压住肚子里的火气,用手拍着雨来的肩膀轻轻地,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说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日的芒砀山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澈的泉水把晚霞映得一片金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强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改病句。
班长建议周末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不约而同地说:“赞成!”
19、作文天地。
你读过很多童话故事或科幻故事,也欣赏过很多艺术形象,如糖老鸭等,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主人翁,编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