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有什么东西响了一声,母鸡就立刻警戒起来。

B.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C.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D.不但是在院里,而且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2、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她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中间夹着无数墨色的细毛。(比喻)

B.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他吵得受不了。(夸张)

C.这样一只母鸡难道不伟大吗?(设问)

D.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荡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拟人)

3、课文《芦花鞋》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A.29

B.30

C.31

4、下面的每小题中,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是:

1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句是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A. 春风送暖入屠苏 B. 春风又绿江南岸 C. 春风不度玉门关 D. 二月春风似剪刀

2下面诗句中,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是

A.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B.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C.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D.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努力往上升。

C.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

D.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6、下列词语全是近义词的是( )项。

A.预防——防备  先进——落后 B.普通——一般  健康——健壮

C.先进——优秀  新奇——普通 D.新奇——新鲜 无能为力——得心应手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屋檐   劫难   惊慌失错   扬长而去

B.慰籍   拥挤   瑟瑟发抖   天高地阔

C.刹那   岗位   欣喜若狂   细声细气

D.聚极   每逢   一丝不苟   空空如也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拆________  添________  损________  增________

________  折________  舔________  捐________  赠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 dìng zhàn)透;

dǒu dòu)去水珠的风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给诗歌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这个片段运用______的修辞方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景物分别在天晴了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3“五彩的智慧书页”指的是_____________

4在天晴的时候,还有哪些景物?它们又是怎样的呢?学着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

心底盛开一朵花

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是经常逃票的人,才没有把我撵下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穿着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济宁老家。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1)三年前,好心姑娘____________;(2)今天,好心的老太太_________;(3)将来,“我”__________

【3】文中的“我”因什么事而感到尴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___”的句子是_______描写,表现了老太太_______的特点。

【5】老太太让“我”怎么还她的一块钱?用“﹏﹏﹏”在原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6】“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太太的话把车厢里的人逗乐了

B.车厢里的人听了“我”和老太太的对话觉得很可笑。

C.这是发自内心的笑,饱含着车上的人对老太太的赞许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读画“ ”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这一假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假说”是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之后的推测,句中的“________”一词也说明科学家们在没有找到证据前无法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

【2】“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 )

A.古生物学家们绘制的恐龙的画像。

B.古生物学家们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

【3】“点睛之笔”在文中指( )

A.为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证据的辽宁西部发现的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B.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C.文章或绘画传神的精妙之处。

【4】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古时候,橄榄坝人的祖先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们多想找一块富饶(ráo)美丽的土地,过上(安定 安详)幸福的日子啊!

一天,突然从天上传来一阵叫声:“到橄榄坝去吧,那里会让你们过上幸福的日子!”

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绿孔雀。绿孔雀说完,就展翅向远处飞去。人们欢欢喜喜地跟着绿孔雀向前跑。

他们跑啊,跑啊,历尽了(艰难 艰苦)困苦,终于到了一个大坝子。但是,那里到处都是沼泽,成群的蚊子黑压压地飞来飞去,毒蛇缠在树上吐着舌头。有的人看了,说:“绿孔雀这不是骗大家吗?”

但是一些坚强的人留下来了,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来建设橄榄坝。

一年年过去了,橄榄坝变了样。一片片整齐的竹楼,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有芒果、木瓜、荔枝、椰子、石榴、柚子和芭蕉……一树树、一枝枝挂满了累累果实。远处是葱郁的树林、成群的牲畜、金黄的稻田……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绿孔雀没有骗人。

后来这个寨子就起名叫绿孔雀寨。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

【2】用“√”选择短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3】用横线画出描写橄榄坝原来样子的句子。

【4】现在的橄榄坝可以用文中的“______”这词来形容,有这么喜人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主要介绍了绿孔雀寨这个地名的______,从文体来看,这篇短文属于____(A.童话故事 B.神话故事)。

【6】作者写橄榄坝现在的样子是按由( )到( )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具体写了哪些事物,用波浪线画出。

【7】你从这篇短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小英雄雨来(节选)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

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sā sǎ)腿就往外跑。妈妈紧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  远远地向雨来喊  往河沿跑  往河沿跑  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转(zhuǎn  zhàn)身就朝河沿跑。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juān  quān)直发愣。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安全______ 警觉______

3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①妈妈不让雨来耍水。②妈妈怕雨来出危险。(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体会情感,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选段中,你感受到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飞向蓝天的恐龙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第一段中提到“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二者”指的是( )

A.轻灵的鸽子与五彩斑斓的孔雀

B.恐龙与鸟类

C.凶猛的霸王龙与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

D.马门溪龙与孔雀

【2】人类最早是在( )时期,发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A.中生代时期

B.20世纪末期

C.19世纪

D.远古时期

【3】文章最后一段写到“点睛之笔”,在文中是指( )

A.给眼睛点上一笔

B.画笔很神奇

C.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

D.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4】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根据这一假说”是指什么假说?请你在文中用“﹏﹏”画出来。

【5】“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这句话中的“一支”这个词去掉行不行?请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在辽宁西部发现了带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全世界的研究者会欣喜若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过年你一定得到不少的压岁钱,对于这些压岁钱,你是怎样使用的?谈谈你的看法。(7分)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语文对我产生了兴趣。______________

2.大街两旁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飘扬。______________

3.他大概用了一小时左右做完了作业。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竞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里的两处错误。

同学们好!明天我们去参观搏物馆。那里有唐代文物精品、潮州木雕等展览。请大家带上水壶和雨伞,在学校门口集合早上九点。

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作文。

你应该春游过吧?如果对以前的春游印象不深,可以再挑选一个假日,和家人去春游一次,然后把游玩的经过与看到的美丽景色记下来。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