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范”有很多解释:①模范,榜样;②一定的界限;③限制。在“防范”“示范”“范围”三个词语中,“范”字的意思分别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2、“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这句话所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3、下面诗句中,不是描写送别情景的一项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C.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4、下列句子的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实验设备,唯恐错过数值的微小变化。

B.作为小学生,我们待人接物应该具有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

C.等待结果的时候,他变得焦躁不安,不停地走来走去。

D.走进坊巷,一种民族自豪感便情不自禁了。

5、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学多(通晓,明白)

B.过溪(对的)

C.家不常得油(贫穷)

D.胤恭勤不(疲倦)

6、选词填空。

  反应   印象   影响   反映

(1)客户们都(   )东风牌卡车质量好。

(2)这件事在班里引起了强烈的(   )。

(3)上课随便讲话,会(   )别人听课。

 

 

7、《母鸡》是老舍先生写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

A.在写动物的特点时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B.《母鸡》则是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前后对比鲜明。

C.不是生活化的语言风格。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出两个你最喜欢的四字词语。(12分)

花( )叶茂  ( )然挺立  清香(   ) 热泪( )眶

多( )多彩  手不释( )  不(   )思索 改天( )地

(1)描写人物品质的:    

(2)描写花木的: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外阅读。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1《忆江南(其二)》描写的是 季的美景,可以从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看出。《忆江南(其三)》写出了苏州之美,可以从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看出。

2这两首词虽然内容不同,但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

①天文学家观测了天体后告诉我们:一切天体都含有铁。在各个天体的光谱线上,随时都可以看到铁原子发出的谱线。太阳的表面也有铁原子在奔流,每年都有不少天然的铁块落到地球上,这就是陨石的来源。

科学家又告诉我们:地壳本身就含有4.75%的铁。地壳中所含的金属元素中,除了铝以外,铁算是最多的了。

③人们从铁矿里炼出铁是公元前的事。最初,人们用铁制成犁、锄、铲、斧等工具,这是铁器时代的开始。直到19世纪,炼铁才不用小规模的熔铁炉,而用大规模的高炉,于是有了现代化的钢铁工业。小至螺丝钉,大至机枪、大炮,都需要铁。铁是我们制造生产工具和国防武器的重要原料。

④铁在工业上如此重要,它和生物界的关系也很密切。

⑤据说,有些铁矿的形成和微生物有关,雨水把岩石里大量的铁冲到湖沼里,湖沼里有一种叫铁菌的细菌就活跃起来,它们以铁为养料。由于铁菌的繁殖,铁就变成豌豆那样大或者更大的块粒,逐渐沉积下来。时间久了,就形成了铁矿。

⑥铁和生物的关系还不止这一点。如果得不到铁的滋养,整个生物界就会产生恐慌,植物的花就会褪色,叶子就会枯萎,人和动物也会贫血。

1如果把短文分为两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2认真读短文,完成练习。

(1)第②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2)短文还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请用波浪线画出一个相关句子。

3下列句子,去掉加点词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

A.天文学家观测了天体后告诉我们:一切天体都含有铁。

B.直到19世纪,炼铁才不用小规模的熔铁炉,而用大规模的高炉。

C.据说,有些铁矿的形成和微生物有关。

4“小至螺丝钉,大至机枪、大炮,都需要铁。”这句话中的“小至”“大至”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11、对比阅读(A)(B)文段,完成练习。

(A)远处,在草场尽头的树林后面,光芒四射的太阳不慌不忙地升上来,在树林的黑色树顶上燃起了火焰。然后,一种奇怪的、激动人心的活动开始:草场上的雾气越来越快地往上升,由阳光照成一片银白色。(节选自高尔基《人间》)

(B)第四天清晨,风消雪停,东方的一轮淡淡的灰色太阳,疲乏地挂在天空,好象它也被这狂风暴雪打击得精疲力尽,夺去了它无限的热量。它对着大地也是冷冷淡淡的没有神气,无精打采。(曲波《林海雪原》)

【1】根据文段内容选择填空,只写序号。

①失去精神   ②充满生气   ③拟人修辞   ④直接描写

(A)文段描绘了________的太阳,采用了________ 

(B)文段描绘了________的太阳,采用了_________

【2】根据表达的情感氛围,将下列词语分成两类,只写序号。

A精疲力尽    B光芒四射   C激动人心  D无精打采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仿照(A)或者(B)文段的写作手法,描绘一自然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蜜蜂与排雷

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用来造福人类。

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美国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而蜜蜂可以为 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

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 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

【1】根据下面的提示,联系上下文,将“搜索”“搜寻”两个词语分别填在短文中合适的“ ”上。

搜寻:到处寻找。 搜索:仔细寻找(隐藏的人或东西)。

【2】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筹”,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世界各地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这句话中的两个“约”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蜜蜂具有排雷本领的依据是什么?用“ ”在短文中画出。

【5】人类一直在向动物们学习。研究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工作原理,发明出新的设备和工具,这就是“仿生学”。你知道人们对下列生物进行研究后发明了什么吗?读一读,连一连。

蜘蛛的丝是一种高强度纤维,强度相当于同 人造地球卫星控温系统。

等体积的钢丝的5倍。

长颈鹿身上的一层厚皮紧紧箍住了血管,限

制了血压,使得长颈鹿低头饮水时,不会因 “抗荷服”解决了超高速歼击机驾驶员在突

大脑的位置低于心脏,大量的血液涌入大脑 然加速爬升时因脑部缺血而引起痛苦的问

而血压增高,导致脑充血或血管破裂等而死。 题。

蝴蝶身体表面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蝴蝶 飞机雷达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

通过张开、闭合这些鳞片,控制自己对阳光 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帮助飞机

热能的吸收,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夜间飞行。

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人的耳朵

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帮助自己判断前方 防弹衣、防弹车、坦克装甲车材料。

是否有障碍物,从而能让自己在黑夜中飞行。

13、阅读理解。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淘气——_____)   彼此——_____

2作者列举了______三件事表现小猫淘气可爱。

a.尾巴、鸡毛等都是它的好玩具;

b.学会淘气;

c.在院子里玩耍破坏花草,作者不会责打它;

d.玩起来不怕摔、不拍疼。

3选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   )情感。

A.对小猫赞美之情; B.对小猫厌恶之情; C.对小猫喜爱之情。

14、现代文阅读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们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过年时,大人给了他压岁钱,他总合不得随便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亲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得他获益匪浅。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根据下列意思,请你从短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

①形容(读过的书)很多。( )

②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也不会忘记。( )

③得到的收益很大。( )

【2】按要求填空。

①这篇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短文中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称鲁迅为“爱书如命”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说王奶奶好的。(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

2.用“骄傲”的褒义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的话深深地印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向上冲。(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这篇文章的条理和内容都很丰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每天晚上都收听广播和电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的病句。

1.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我读了后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已经大约五十岁了。工作起来却向年轻人一样。最近,他编写了一本新书“我的教育理想”。他说:“我要把教育事业奉献给毕生的精力。”

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组织朗诵竟赛,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当众朗读自己的作文。刚开始还含糊不清,渐渐地,声音越来越洪量,表情越来越丰富,口齿越来越清晰。我又惊讶又兴奋,没想到大声朗诵是这么喜欢我。都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以后肯定大概不会不敢上台表演了。

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万米长跑比赛非常激动,二十几名运动健儿你追我赶在跑道上。观众不停地喊“加油”,都希望盼着本班运动员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最近,学校举行了许多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声情并茂,有名著朗颂会,有唱家乡民摇,有走进“草莓园”……综合性学习活动即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又增长了我们的视野。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展示。

题目:我得到了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等,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记叙一件事。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写出自己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