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选词填空。(6分)

美言 直言 谣言   忠言

(1)你不经意的一句( ),有时能给自卑的人带来很多欣慰。

(2)我们不能相信社会上听来的一些(   )。

(3)彭德怀是一位敢于(   )进谏的大将军。

既然,  宁可也不,  无论,  与其不如

4)林小明(   )自己吃苦,( )愿意父亲过于劳累。

5)( )环境多么恶劣,战士们(   )不会屈服。

6)( )天气这么热,我们( )去游泳吧。

 

2、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山(tài)             着(suān)

B.竹(zhàng)        脚(xiē)

C.开(chǎn)          束(jú)

D.误(dān)            (wēn)

3、下列不属于老舍笔下的母鸡品格的一项是( )

A.负责

B.仁慈

C.勇敢

D.慈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李芳是河南。

B.我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和悦耳的歌声。

C.四一班在我们班的隔壁。

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

B.“溪水在温风中晕皱”中“晕皱”一词生动地写出了水波荡漾的画面

C.“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描绘的是芦苇花开的景象

D.“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让我们感受到小白菊的阳光自信

6、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zhī水(sèn) 汹涌湃(péng

B.)拭  扎(zhēng)  汹涌澎bài

C.zhá午(xiǎng)  掸掸翅膀(dǎn

D.稠(nián) 前)后仰  飒飒)地响

7、《蚯蚓和蜂蜜》故事中最后是(   )安慰蚯蚓不要哭。

A.蜜蜂

B.小山丁子

C.小虫子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按课文内容填空。

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这是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两句话,描绘了一幅(   )的景象,这两句写景的句子突出了( )。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 ,原名__________

2下面两个加点的“风雨”分别指什么?

(1)天上的风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中的风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句话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内阅读。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喀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只听见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可是后院没有门,把雨来急出一身冷汗。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树就往上爬。鬼子已经追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摔在地上。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1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

2“他撒腿就往后院跑”是因为雨来害怕鬼子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雨来的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1】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按照游踪的变化,先写了_________的景色,接着作者来到了__________,在这里,作者细细描绘了_________的样子;然后作者登上了________,看到了颐和园内大半的美丽景色。最后作者又把目光转向了美丽的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在大的结构上呈________的特点,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按照游踪的变化,用四个自然段描绘了四处不同的景色,最后一段又总写到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他要感谢那只手

①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②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③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④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⑤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   一个皮肤棕黑色  又瘦又小 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 弯腰低头问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⑥“这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答道。     

⑦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黏糊糊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⑧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给第⑤自然段加上标点。

2在第⑧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从全文看,第⑦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____

第⑧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第⑦自然段中说: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让我们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  )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  )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读了选文的第1句话,我想到了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王葆想要得到宝葫芦的原因。

4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王葆要是有个宝葫芦,他可能会用它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那倾斜着的伞

很小的时候,我便十分喜欢下雨。

每逢“淅淅”声从窗外响起,外公便走到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我就一蹦一跳地跑向外公,钻进伞下,挽住外公的胳膊。于是我们就走进了这片雨的世界中。

抬起头,我惊讶地发现头顶的天空不知何时已变为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深,绿得那样扣人心弦。望望外公,外公头顶原应是墨绿色的天空已经破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外公,伞歪了。”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我困惑了:“怎么嘛,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

回到家里,我发现外公一边肩膀都湿透了。“外公,您肩膀都被淋湿了,快擦擦呀!”“你有没有淋到呀?”外公问。“没有啊,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外公开心地笑了起来。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的,一半湿的。

不知从何时起,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是我为外公撑伞。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以前的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都和以前一样。这仍然是把倾斜着的伞。回到家中,接过外公递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的伞,我会永远珍惜它。从此,我总盼着下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惊讶——(  )   困惑——(  )

(2)反义词:喜欢——(  )   浑浊——(  )

2用“_____”画出与文中第1自然段相照应的句子。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巨人忽然听见了动人的音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只好让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没有见过比这更美的容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的病句。

1.龙一鸣的叔叔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作,他会三四国英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

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公司开业广告说:免费赠送小礼品,送完为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运河之间的绿色的一条条低地上花牛在低头吃草。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好像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3.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乐园。

题目:我的乐园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欢乐,你的乐园里在哪呢?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在你最爱的乐园里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让我们把自己的乐园介绍给同学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