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关于巴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巴金是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

B.小军:巴金是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C.小红:他所写的《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

D.小李:由他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可知他是浙江金华人。

2、下列诗句与作者、出处匹配有误的一项是(       

A.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宿新市徐公店》

B.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冰心《繁星(一五九)》

D.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戴望舒《在天晴了的时候》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你能捉住我,请你来吧!

B.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能灵巧地避开。

C.因为母亲不相信,所以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D.这里温暖,舒适。

4、下面哪一项属于无纺布的生产方法?(  

A.黏合法

B.混合法

C.缝合法

5、刚烧好的陶器会渗水,涂上什么后就不会渗水?( )

A.漆

B.釉

C.盐

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ué jiǎo

( ) ( )  度(  )

gěi  

予( )  ( )  ( )

jiǎ jià

装(  )  期(  )  思索(  )

zhòng chóng

见天日( ) 力( ) 心( )

 

7、“(   )崔杼怎样恐吓,太史们(   )不屈服。这句话中应加入的关联词是(   )。

A. 不但……而且……   B. 因为……所以……   C. 虽然……但是……   D. 无论…………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给多音字组词。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

寻南溪常道士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选自《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1969年版)

注释:①南溪:县名,现为四川宜宾市的一个区。常道士:一位姓常的道士。道士,道教的神职人员。②莓(méi)苔(tái):青苔。③屐()痕:木屐踩出的脚印。古人多穿木屐游山。④渚(zhǔ):水中的小洲。⑤“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chán):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1】第二联“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两句诗同为写景,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联“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脍(kuài)炙(zhì)人口,请说说好在哪里。(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内阅读。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1】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按照游踪的变化,先写了_________的景色,接着作者来到了__________,在这里,作者细细描绘了_________的样子;然后作者登上了________,看到了颐和园内大半的美丽景色。最后作者又把目光转向了美丽的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在大的结构上呈________的特点,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按照游踪的变化,用四个自然段描绘了四处不同的景色,最后一段又总写到____________

11、牧场之国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也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这一段中真正的荷兰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里看出傍晚时的寂静?用归纳性的语言写三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再棒也没有的向日葵。”可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可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1】文中加点的“它”指的是(     

A.宝葫芦

B.奶奶的故事

C.算术题

D.向日葵

【2】长大了的“我”是怎样想起宝葫芦的?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3】读第2自然段,说说在种向日葵的问题上“我”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挥想象,补全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______________。”

【5】读画横线的句子,你觉得王葆的这种想法对不对?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用“____”画出语段中的一个拟人句。由这句话我想到了________这个四字词语。

【2】选段描绘了两幅画面,请你给这两幅画取名。

(1)________       (2)_________

【3】作者描写的这些景物写出了乡村__________的特点。

【4】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   )之情。

A.对花儿和竹笋的喜爱

B.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

14、快乐阅读。

林肯

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不朽功绩的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学做家务活儿,10岁时就和父亲一起伐木盖房,开荒种地,顶一个全劳力了。( )家境贫寒,又经常迁居,( )林肯志向很高,求知欲非常强烈,一心想成为一个学问人。林肯上学期间,断断续续加起来不足一年,他是靠自学成才的。

林肯七八岁时就养成了练习写字的习惯,没钱买文具,就以沙地、石板为纸,以小树枝、木炭为笔,写了擦,擦了写。10岁以后,林肯同书籍交上了朋友,每次随父亲外出种田,怀里总揣着一本书。中午休息时,他坐在树下边吃干粮边埋头读书;晚上,家里没有蜡烛,就借火炉里发出的亮光读书。

林肯( )爱读书,( )爱思索。他表弟这样描述林肯:大家同读一本书,唯独他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谁有权利提出控诉?是印第安人还是黑人?随后就在玉米地里大家议论。

除了书本,林肯还通过其他途径学习。他家里的信和邻居的信都归他写。这也是他练习书法和作文的机会。他时常徒步三十英里,去法院听律师们演说,学习演说的本领。

林肯成年后,做过许多工作,( )什么时候,他( )争分夺秒,见缝插针,刻苦自学。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20多年锲而不舍的学习使林肯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林肯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贫苦——

志向——

强烈——

2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林肯很爱读书?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4是什么使林肯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照射着树林。(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奇的纳米技术怎能不让人惊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大滴松脂滴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海的女儿》,感触很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列句子。

(1)我爱看《灰尘的旅行》、《穿过地平线》、《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要我们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的病句。

1.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我读了后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已经大约五十岁了。工作起来却向年轻人一样。最近,他编写了一本新书“我的教育理想”。他说:“我要把教育事业奉献给毕生的精力。”

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组织朗诵竟赛,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当众朗读自己的作文。刚开始还含糊不清,渐渐地,声音越来越洪量,表情越来越丰富,口齿越来越清晰。我又惊讶又兴奋,没想到大声朗诵是这么喜欢我。都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以后肯定大概不会不敢上台表演了。

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万米长跑比赛非常激动,二十几名运动健儿你追我赶在跑道上。观众不停地喊“加油”,都希望盼着本班运动员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话有两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十分非常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印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30分)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一些小发现呢?请简要写一写你的发现。

要求:A、题目自拟。 B、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