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于(chán) 树(xī) 那(chà) 息凝视(bǐnɡ)

B.开(pōu) 拳(lūn) 倔(jiànɡ) 枝花落(shé)

C.欺(wǔ) 皱(yūn) 窥(shì) 心急如(fén)

D.永(hén) 柳(xù) 脸(jiá) 养不周(ɡònɡ)

2、自习课,教室里乱作一团,班长赶紧起来(   )秩序。

A.保持 B.维护 C.维持 D.持续

3、选择下面双引号的作用,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表示特定称谓   表示引用 表示特殊含义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3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4、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这句话抓住了雨来的心理描写,表现了雨来也和普通人一样存在着担心的心理。

B.“这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这句话中“像鹰的爪子”写出了“那双手”锐利、有力的特点,表现了鬼子的凶狠和温柔。

C.“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表现了“他”失败后沮丧的心情和失望的神态。

D.“青铜家只有天,只有地,只有清清的河水,只有一番从心到肉的干净。”这句话既表现了青铜家的贫穷,也表现了青铜一家人的纯真。

5、“海风   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句中应填入的词语是(   )

A.激烈 B.猛烈 C.热烈 D.强烈

6、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根据拼音写出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小男孩亲吻了巨人的脸。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他拿出一把大斧子,chāi除了围墙。

A.jiá 折 B.jiā 折 C.xiá 拆 D.jiá 拆

7、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2分)

A.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B.画眉鸟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C.猫儿要是高兴,在你写作的时候就会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D.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就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说一说用了夸张的手法分别突出了什么

(1)这顿饭吃得快把肚皮撑破了。_____

(2)在拉萨,人吗,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____

(3)他笑得嘴都合不拢了。___

(4)教室里喊叫声一片,都快把房顶掀掉了。___

(5)雯雯笑起来,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外阅读。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回不识君?

(注释)①别董大:选自《高常侍集》。董大,董庭兰,当时著名的音乐家。②黄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④莫愁:不要愁,不要担心。⑤知已:知心的朋友。⑥谁人:哪个人。

(译文)漫天的黄沙把阳光遮得一片昏暗,天阴沉沉的。寒冷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不要担心你前去的地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哪个人不认识你呢?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送别____时写的诗,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诗人用“______________”来宽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哀愁。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劝说你的朋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送别诗句呢?请把它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下列片断,回答问题。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足 满意﹚,以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成功),但是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      )像车轮一样。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寓言两则》中的 _________

2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组词(         )。

3认真读文,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4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果然     突然    成功竟然

5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拜访___________        牢记___________

6纪昌是怎样练习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的?请用“——”在文中划出来。

7从纪昌练习眼力这个过程,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类文阅读

一声虫鸣,那就是乡村的眼睛

李丹崖

草里的虫子一开腔,春天就走向深处了。

乡村里,除了人语,最喧嚣的就是虫鸣。人语人人懂,虫鸣却未必任何人都能了悟。更多的时候,虫子以歌唱的形式被我们发现。乡村里,雄鸡一唱天下白,人们开始劳作;虫子一唱,万籁俱寂,村庄里的人睡去,犬也不吠了,唯有虫子跳上草尖,在开它们的演唱会。

有人说,月亮是乡村的眼睛,这似乎显得有些呆板了,没有律动感不说,若是遇到阴雨天,整个乡村都该闭眼了吗?我认为虫鸣才是乡村的眼睛,会眨的眼睛。不只是萤火虫,还有那些不会发光的虫子,叫声就是它们的光芒。

乡村是一幅铅笔画,点睛之笔,应该是虫子唱起的“赞美诗”。乡村的夜晚,是虫子们布起来的音乐道场。一只蛐蛐是独唱,两个黄鹂是二重奏,一坑蛤蟆是合唱。乡下人把鸟与青蛙也称为“虫子”,可见,他们是爱这些小精灵的。

到了夏天,草木繁盛,虫子们的演唱会就更加多样了。蚂蚱在青藤上擦响自己背上的“两把刷子”;入我床下的蟋蟀发出金属质感的鸣唱;躲在树上的蝉一声高过一声……

我曾无数次在故乡的田园里打量过这些虫子,它们生活在最隐秘的角落,唱的却是最阳光的歌谣,抒发的也是乡村里最为原始的心事,它们是乡村的唱诗班,也是乡村的宣传员。

想起《诗经》里的那些虫子:“喓(yāo)喓草虫,趯()趯阜()螽(zhōnɡ;未见君子,忧心忡忡。”草里的蝈蝈和蚱蜢只是蹦跶它们的,人却因为思念远方的故人,心如万千只小虫在跳着。那个在远方的他(她),是否会在此刻也一样想起故乡的虫唱呢?这些裹挟在虫鸣里的故事,有多少缠绵悱恻?又有多少啼笑皆非?虫子不说,恐怕也没人能说得清楚。

(注释)①喓喓:虫鸣声。②趯趯:昆虫跳跃之状。③阜螽:蚱蜢。

1(日积月累)文中引用的诗句“喓喓草虫,趯趯阜螽……”出自诗经《草虫》,联系下文和注释,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描绘的是蝈蝈和蚱蜢等生活在草里的虫子跳跃、鸣叫的画面。

B.诗中描绘的是蝈蝈和蚱蜢等生活在草里的虫子思念亲人的情态。

C.这些诗句借物抒情,将感情寄托在昆虫的身上。

D.这些诗句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2(内容探究)读文章的第4~5自然段,我们好像听到了各种各样的虫鸣,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有同学为第4自然段拟定了一个小标题——“夜晚的赞美诗”,你认为下面哪一个选项是他拟定的第5自然段的小标题?(   )

A.夏天的演唱会 B.蚂蚱和蟋蟀之歌 C.夏日昆虫之歌

3(品析句子)读句子,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及其表达的情感,选择描述最准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草里的虫子一开腔,春天就走向深处了。(   )

A.“开腔”的意思是张开嘴巴,它和“走向深处”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虫子、春天的喜爱之情。

B.“开腔”的意思是开口发出叫声,它和“走向深处”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虫子、春天的喜爱之情。

C.“开腔”的意思是开口发出叫声,它和“走向深处”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虫子、春天的喜爱之情。

4(品析句子)蚂蚱在青藤上擦响自己背上的“两把刷子”;入我床下的蟋蟀发出金属质感的鸣唱。(   )

A.这句话把蚂蚱背上的两只翅膀比作“两把刷子”,昆虫们用不同的音调、频率表达不同的意思,乡村生活多有趣啊!

B.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蚂蚱背着“两把刷子”,昆虫们用不同的音调、频率表达不同的意思,乡村生活多有趣啊!

C.这句话把蟋蟀比作能发出有金属质感的声音的乐器,昆虫们用不同的音调、频率表达不同的意思,乡村生活多有趣啊!

5(语言运用)读下面的例句,请任选一句进行仿写。

例(1):一只蛐蛐是独唱,两个黄鹂是二重奏,一坑蛤蟆是合唱。

例(2):蚂蚱在青藤上擦响自己背上的“两把刷子”;入我床下的蟋蟀发出

属质感的鸣唱;躲在树上的蝉一声高过一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完成短文后面的问题。

一个男孩的座右铭

一个男孩生性怯懦,屡遭同伴们的嘲弄和耻笑。男孩为此苦恼不已,做梦都想成为一个勇敢且受人尊重的人。

后来男孩应征入伍了,原以为新的环境会给他的境遇带来改观,但由于秉性使然,他再次沦为大家戏谑(nuè)的对象。男孩对此非常苦恼。

一天,教官让新兵进行投掷训练,他突然把一枚手榴弹向着新兵旁边掷过去,新兵们个个大惊失色,纷纷溃散。教官沉下脸来,气愤地说:“这只是一枚不会爆炸的手榴弹,我这样做是想测试一下你们的心理素质,看你们在突发事件前,能否保持镇定和勇敢——要知道,对一名军人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恰巧,那天男孩因病未能出练。第二天,当他出现时,教官暗示新兵们不要声张,然后故伎()重施,将手榴弹像昨天那样再次投掷。大家掩面窃笑,期待一场闹剧的上演。

同他们一样,男孩并不知道手榴弹不会爆炸。然而,在那一瞬,他却奋不顾身地扑上去,用瘦弱的身体把手榴弹压在自己身下,并伴以紧迫而短促的一声大吼:“快!快闪开!”

大家惊诧了!个个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男孩竟企图用牺牲自己为代价,来换取战友们的生命。男孩在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果断勇敢征服了大家。

过了好久,男孩才明白过来,缓缓地从地上爬起来,羞臊地低下头,等待同伴们们的奚落。然而,这次没有,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无上崇敬和感激,化作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男孩哭了。这是他平生一次为到受到如此厚重的礼遇而流泪。

从此以后,男孩渐渐地从卑怯中走了出来,屡立军功,赢得了大家的无畏崇敬。

想及年少的际遇和今日的辉煌,已荣升为军官的男孩总是感慨万分地说:“忘掉自己,你就会变得勇敢;关怀别人,你就会赢得尊重!”

这句话成了男孩恪()守不渝的座右铭。

【1】文中划横线的语句中,找出描写男孩动作的词语,至少写三个: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对男孩的____描写和___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哪个词语不是形容男孩的?( )

A.苦恼不已

B.大惊失色

C.奋不顾身

D.无私无畏

【4】文中“如此厚重的礼遇”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男孩的座右铭是什么?请用“ ”画出来。

【6】读完这篇文章,你还会提出什么问题?(至少写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变化多端:_________________

颜色各异:_________________

【2】“指点”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指出来使人知道;②在旁边挑剔毛病。本文中“指点”的意思应选:_______(填序号)

【3】本段详细地捕写了_____的景象,突出了它_____的特点,首先描写了______,其次描写了_______,文章语言朴实,真实可感。

【4】发挥想象,以“洞内的石钟孔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为开头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句子训练营。

1.人们进入梦乡。(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改变词序保持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的吃起来。(仿写连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①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列病句

汽车在平坦而崎岖的山路上缓缓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应得是感谢的。

(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品质也逐渐提升了。微信拉近了人们的距离,高铁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学习带来别样的体验……你感受到身边科技的魅力了吗?今天,就请你以“科技魅力”为话题,围绕某项科技,自拟题目,写一篇350字左右的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