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中不是关于古人读书求学的一项是( )
A.悬梁刺股 手不释卷 B.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C.凿壁借光 程门立雪 D.铁杵成针 囊萤映雪
2、选择正确的说法( )
A.两个小动物的“挣扎”只是作者的猜想,并没有实际的依据。
B.强调“一大滴”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包裹住两个小动物。
C.这个松脂球就是这一大滴松脂形成的。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剥皮(bāo) 剥夺(bō)
B.率领(suài) 效率(lǜ)
C.挣扎(zhá) 扎针(zhā)
D.屏息(bǐng) 屏风(píng)
4、下列诗句,最能表达作者对友人挽留之意的一句是( )
A.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B.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C.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D.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选择正确的读音。
亦(yǐ yì) 允诺(nuò ruò)
恶心(wù ě) 子曰(yuē rì)
禹(yǔ yú) 磅礴(pó bó)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努力往上升。
C.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
D.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7、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衣冠 争冠 花冠
B.剥夺 剥削 剥落
C.和谐 附和 和面
D.轻率 统率 效率
8、同学们又积累了不少的古诗吧?请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写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朝的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 。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天上有朵白云
天上有朵白云,
那是太阳的长毛巾,
他擦呀擦,
擦得湿淋淋。
地上有片水洼,
那是太阳的洗澡盆,
他洗啊洗,
从清晨到黄昏
太阳
是个爱干净的孩子,
他的脸上,从来不染尘。
【1】从诗中找出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湿——(______) 长——(______)
【3】诗中,_______________是太阳的长毛巾,_______________是太阳的洗澡盆。
【4】为什么作者说太阳是个爱干净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专项训练。
扬州个园
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痩,无竹令人俗”之意,以示主人不俗。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亭”,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短文按________顺序介绍个园,请把体现这种顺序的过渡句画上“______”。
【2】短文重点写了四处景物,请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3】根据短文内容,下面句子中最能概括个园特点的一项是( )
A.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
B.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
C.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D.个园四季的景色各具特点。
【4】短文的结构形式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并列
11、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_____”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作者在这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
【3】这段话中将鹅的步态与____对比,突出了鹅的____。
【4】作者还用____来比喻鹅的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鹅____,更显示出鹅的步伐中的傲慢。
【5】你喜欢这只鹅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完成课后习题。
《白鹅》节选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门守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左顾右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模大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在文中起 的作用。
【4】这个片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结构,写了白鹅_____、______、______等几方面的特点,写出了一只________ 的白鹅。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记游洞庭西山(节选)
叶圣陶
二十五日,我们就离开苏州,往太湖中的洞庭西山。
十二点三刻,我们到了石公饭店。这是节烈祠的房子,五间带厢房,我们选定靠西的一间地板房,有三张床铺,价两元。节烈祠供奉全西山的节烈如女,门前一座很大的石牌坊,密密麻麻刻着她们的姓氏。隔壁石公寺,石公山归该寺管领。除开一祠一寺石公山再没有房屋,唯有树木和山石而已。这里的山石特别玲珑,从前人有评石三字决叫作“皱,瘦,透”,用来品评这里的山石,大部分可以适用。人家园林中有了几块太湖石,游人就徘徊不忍去,这里却满山的太湖石,而且是生着根的,而且有高和宽都达几十丈的,真可以称大观了。
饭店里只有我们两个客,饭菜没有预备,仅能做一碗开阳蛋汤。一会儿茶房高兴地跑来说,从渔人手里买到了一尾鲫鱼,而且晚饭的菜也有了,一小篮活虾,一尾很大的鲫鱼。问可有酒,有的,本山自制,也叫竹叶青。打一斤来尝尝,味道很清,只嫌薄些。
吃罢午饭,我们出饭店,向左边走,大约百步,到夕光洞。洞中有倒挂的大石,俗名倒挂塔。洞左右壁上刻着明朝人王所写的寿字,笔力雄健。再走百多步,石壁绵廷很宽广,题着“联云嶂”三个篆字。高头又有“缥缈云联”四字,清道光间人罗绮的手笔。从这里向下到岸滩,大石平铺,湖波激荡,发出汩汩的声音。对面青青的一带是洞庭东山,看来似乎不很远,但是相距十八里呢。这里叫作明月浦,月明的时候来这里坐坐,确是不错。我们照了相,回到山上,从所谓一线天的裂缝中爬到山顶。转向南往下走,到来亭。下望节烈桐和石公寺的房屋,整齐,小巧,好像展览会中的建筑模型。再往下有翠屏轩。
出石公寺向右,经过节烈桐门首,到归云洞。洞中供奉山石雕成的观音像,比人高两尺光景,气度很不坏,可惜装了金,看不出雕凿的手法。石公全山面积一百八十多亩,高七十多丈,不过一座小山罢了,可是山石好,树木多,就见得丘壑幽深,引人入胜。
【1】(理解词语)照样子,写词语。
徘徊(偏旁相同的词语)_________
密密麻麻(AABB式词语)_________
【2】“节烈祠”是用来干什么的?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3】石公山的山石有什么特点?用三个字形容。
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游洞庭西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皇帝的新装》节选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特别喜欢漂亮的新衣服,他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每一个小时都得换一套衣服。
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扬言自己是最优秀的纺织工人,能织出最美丽的布,( )颜色和花样异常精美,( )用这种布做成的衣服,每个不称职或愚蠢的人都看不见它。
“那一定是极精美的衣服了!”皇帝想,“穿上它,我就能发现在我的王国里,有哪些人不称职,哪些是聪明人或傻子。”于是,皇帝派人把那两个骗子找来,预先付了那两个骗子一大笔钱让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过了几天,两个骗子说道:“皇帝的新衣缝好了。”
皇帝亲自带了重要的侍臣一道去看他的新衣。两个骗子向空中举起双手,好像他们拿着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看呀,这是裤子,这是外衣,这是斗篷。它同蜘蛛网一样轻,穿着它的人会觉得身上没有东西似的,这正是这衣服的妙处。”所有的侍臣都没看见任何东西,但( )怕皇帝和别人说他们不称职或是愚蠢的人,( )异口同声地说:“这衣服真好!”
“请皇上脱下衣服。”骗子们说,“我们要在这大镜子前面替陛下换上新装。”于是,皇帝脱下他所有的衣服,骗子们假装把做好了的衣服一件件地给他穿上。皇帝在镜子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从镜子里看到身上什么也没穿,他心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呀,这真是荒唐!难道我是一个傻子吗?皇帝于是佯装很认真地欣赏他的美丽的衣服。然后说:“嗯!这衣服确实很合体。”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难道我是一个傻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骗子向皇帝炫耀他的衣服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有的侍臣都没看见任何东西,为什么要异口同声地说这衣服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骗子能成功行骗的原因是( )
A.骗子和大臣串通好了。
B.骗子有魔法,障住了皇帝和大臣的眼睛。
C.骗子抓住了皇帝和大臣的心理,他们不愿承认自己是不称职或是愚蠢的人。
【6】当皇帝走出皇宫被百姓发现没穿衣服时,他会如何处置这两个骗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采访时,妙妙给你们看了奶奶发来的乡村公告栏的通知,说乡村发展得很快,以后去乡村更方便了,妙妙想把这个消息转述给妈妈,请你帮帮她。
关于开通城乡互通公交车的通知
为全面推进城乡互联,从2024年10月1日起将开通1号城乡互通公交车,运行时间为早6:30至晚20:00.每30分钟一趟。
我来转述:_________________
我来探究:转述时要_______要点,不要遗漏__________,注意_______的转换。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有一天上课时。我忽然觉得肚子痛得直不起腰。老师问明了情况,背我立即到医院;晚上,老师又冒雨敢到我家来关怀我。我怕当误了学习,急得哭了。老师又亲切地安慰我,“别着急,等你身体好了,我会给你补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鸟类虽然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中生代时期,鸟儿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恐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赵慧敏同学不光智慧、还很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由于她爱躺着看书,结果不到半年眼睛就近视了。赵慧敏后诲极了,她说,我一定要改进躺着看书的不良的坏习惯。从此,她坚定做眼保健操,养成保卫视力的良好习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2020年的春节假期漫长而特别,我们在特殊时刻体验着不同的“快乐”。这时,“家”便是我们的避风港,是秘密基地,更是我们的“小乐园”:爷爷的菜园便是“世外桃源”,在妈妈的衣橱展开“寻宝之旅”,厨房锅架就是“科学实验室”……快带我们在你的“乐园”中感受你的快乐吧!
要求: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快乐的感受;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