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面的词语依次填入文段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诗歌他 点燃了我们澎湃的激情,诗歌它 ,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生,诗歌它 ,滋润了我们平淡的生活,诗歌它 ,沉醉了我们躁动的心灵。
A.如一团火焰 似一片鲜花 如一场春雨 若一杯美酒
B.似一片鲜花 如一场春雨 若一杯美酒 如一团火焰
C.如一场春雨 若一杯美酒 如一团火焰 似一片鲜花
D.如一团火焰 若一杯美酒 若一场春雨 似一片鲜花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装饰 甜密 详细 照例
B.指浑 藤萝 脱离 迟钝
C.墨绿 枪栓 谎忙 岗位
D.始终 规矩 劫难 践行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发现童话中的想象很丰富,而且大都包含一定的道理。
B.童话的语言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进行拟人化的描写
C.《巨人的花园》的作者是英国的王尔德,《海的女儿》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
D.童话中种种幻想,都根植于现实,所讲述的故事,在生活中是发生过的。
4、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挣扎(zhá) 应和( hè) B.隧道 (suí) 乒乓(bīng)
C.膝盖 (xī) 胆怯(qiè)
5、下列关于诗歌《繁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繁星》的作者是作家老舍。
B.《繁星》(一五九)中“天上的风雨来了”“心中的风雨来了”,这两个“风雨”意思不同。
C.《繁星》不仅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还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美。
6、下列词语中全都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账子 坚琴 甜密 光茫 天高地活 B.照列 河摊 明境 户籍 饱胀
C.慰籍 帐本 闪烁 丝绸 风仙花 D.和谐 幼想 催眠 蝙蝠 猫头鹰
7、请为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
( )树下有行人走过,道旁的鸟儿( )不会被吓跑。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即使……也
D.如果……就
8、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1】这句话在课文中共出现了_____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出现在_______,第三次出现在__________。
【2】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些重复,应该换个说法。
B.这句话反映了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这才有了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C.这句话在第三次出现时,其实也可以换成课本中其他的句子,这无所谓。
9、阅读检测台
繁 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màn mó)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téng tén)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 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shòu tāo)的清响?
繁 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繁星(七一)》中的“这些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繁星(一三一)》一诗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____之情。
【4】《繁星(一五九)》中,“天上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的是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的是_______。
10、阅读检测台
①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kān kàn)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 必然 竟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果然 必然 竟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②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mó mú)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jiǎo jué)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划掉加点字错误的读音和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选文从鹅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鹅的高傲。
【3】用“____”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用“ ”画出表现鹅“也能看守门户”的句子。
【5】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运用对比的方法。第①自然段将鹅的______________与狗的____________作对比,表现鹅的叫声____________的特点。第②自然段用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家风范。
11、课外阅读。
没有人喝彩的工作
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流着泪,很( ① )地走回家。
妈妈抱着弟弟,站在门口。弟弟向我招手,妈妈亲切地微笑着,欢迎我回来。
但是,我那带着眼泪的脸,使妈妈很惊奇。地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进去,一边问我:“为什么这般伤心?”
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鸣鸣咽咽地说:“妈妈,我想要做的事,老师总不让我做。"
“呀!到底是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学校开家长会……要演节目……但是老师不让我当主角,却只要我在后台工……工作!那小龙平时很不爱文艺,这次反做了……”我呜呜咽咽,连话也说不清楚。
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戴着的手表。
“云,你看,这手表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妈妈一面擦干我的眼泪,一面( ② )地问。
“那是一块玻璃,两根指针。”我回答说。
妈妈把弟弟放在一旁,脱下手表,把表壳打开,又问我说:“你看里面是些什么?
“是小齿轮和螺丝。”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
妈妈继续说:“当表的指针不走或走得不准的时侯,别人就会说这表是徒有外表。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就得靠这些小齿轮和螺丝,也就是这些别人看不到的部分。
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望着我( ③ )说,“这是没有人喝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而且是不能没有的工作。”听了妈妈的话,我( ④ )。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恍然大悟 意味深长 悲哀 伤心 温和 柔和
【2】文中画横线句“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中“我的伤心事”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句话中的“这”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重要的,而且是不能没有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妈妈的话,我会怎么想?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实生活中,像这样无人喝彩的工作还有很多,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会“飞”的蛇
在柬埔塞一些古老的丛林里,存在着世界上最神秘、最诡异的蛇类。金花蛇就是其中之一,它被人称作是“会‘飞’的蛇"。
金花蛇通常会在树上像闪电一样追逐石龙子或者类似的动物。当猎物仓皇逃跑或者看到对面枝头有猎物在移动时,金花蛇会不假思索地径直扑过去,让自己“飞行”起来。
金花蛇真的会飞吗?著名探险家奥斯河・史蒂文斯以一段探险视频证实了这一点:它采用的方法是尽量展开身体,然后使劲收缩腹部,让身体变成中空的,以此获得一定的空气浮力。当金花蛇到达一个“起飞”地点后,会用尾巴牢牢抓住树枝,然后把自己弹出去,而不是跳下去。当获得一定的空中速度后,它又把肋骨伸展开来,增加身体宽度,更好地捕捉空气浮力。最后,金花蛇会像一顶降落伞一样滑翔而下。在这个过程中,这种蛇会让身体保持波浪形,同时靠担动尾巴来改变方向和保持平衡。由此,它们可以飞行比预想远得多的距离。
所以,从实际意义上说,金花蛇的飞行并不是真正的飞行,因为它只能从一个高度下降到另一个高度,而不会走直线。
靠着自身的调节,金花蛇竟然能“飞”起来,这似乎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些看似不太可能完成的事情,如果加以用心努力地去做,就有可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1】标题中“飞”的引号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否定或强调
【2】金花蛇真的会飞吗?它是怎么飞起来的?请用“~~~”画出相关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花蛇会“飞”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 ”画出相关句子。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金花蛇是世界上最神秘、最诡异的蛇类
B.从实际意义上说,金花蛇的飞行并不是真正的飞行。
C.金花蛇在“飞行”中身体会保持波浪形,同时靠扭动尾巴来改变方向和保持平衡
D.金花蛇可以飞行比预想远得多的距离。
13、童子救城
那是1553年初秋,几千名倭寇来攻打嘉定城。知县吓得连夜逃跑了。老百姓挺身而出,组织了守城联防队,日夜守卫在城头上。倭寇一连攻了二十多天,还是没有一个人能爬上城头。
有一天,倭寇突然停止了攻城。夜深了,嘉定城沉浸在极其宁静的气氛中。疲劳不堪的守城勇士见城外没有动静,渐渐地在蛙声中沉睡了。星星不住地眨着眼睛,田野里的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突然,蛙声由远及近渐渐消失。这异常的情况引起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的警觉。他也是一个联防队员,这时,他刚好醒来,警惕地走到城边,向外探望。
不好!在星光下,他隐隐约约地看到倭寇架着云梯,拿着短刀和盾牌,蹑手蹑脚地向城上爬。原来,狡猾的敌人企图偷袭。小男孩赶忙把手凑到嘴边,对着城里大喊:“倭寇偷袭啦!倭寇偷袭啦!”
这时,两个倭寇的脑袋出现在城头上,小男孩连忙举起竹枪猛戳过去。“啊!”一个倭寇惨叫一声滚下城墙。小男孩转身又向另一个倭寇戳去,谁知用力过猛,没有刺中敌人,自己的身子却撞在城垛上,那倭寇乘机在男孩背上砍了一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宁静——( ) 异常——( ) 警觉——( )
2.想象写话。
最后,小男孩会怎样?救城的结果如何?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问题。
童子是怎么救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共15分)
看蛀牙
小华8岁了,正在读二年级,近来不断地闹牙疼,只好请假让妈妈带他到医院
牙科去诊治。
张医生问:“怎么不舒服?”
小华说:“我的牙疼极了。”
“我给你检查一下。”张医生边检查边说,“唉呀,怎么能不疼呢?你的牙大部分成了蛀牙,也就是虫吃牙。”
小华奇怪地问:“是虫子把我的牙咬的?我嘴里有虫子呀!”
张医生认真地说:“不是虫子咬的,是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的缘故。”
这时妈妈插嘴说:“这也怨我,我总认为他还小呢,睡前他还总要吃些糖果。”
张医生接着说:“怪不得,就是因为不能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特别是睡前吃了甜食,这些食物的残渣(存留 存放)在口腔和牙缝里;时间一长就会发酵产生酸性物质。牙齿表面有一层坚硬的保护牙齿的珐琅质,可是它就怕酸,被酸性物质长期腐蚀,就会形成蛀洞,最后会把整个牙齿蛀空的。”
小华听了(吃惊 害怕)地说:“我的牙已经成了这样,那可怎么办呢?”
张医生(细心 耐心)地说:“今天我给你把坏的牙该补的补,该拔的拔。要紧的是你今后每天要做到……那就会避免牙病了。”
(1)读了《看蛀牙》这个题目,可以推想短文主要是讲 的事,会想到谁去看蛀牙,还会想到 。(3分)
(2)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3分)
(3)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字义,打上“√”。(2分)
闹牙疼①喧哗;不安静 ②发泄(感情) ③害病;发生(灾害 或不好的事)
(4)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它”是指 。(2分)
(5)默读短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2+3分)
①小华得蛀牙的原因是 。
②张医生对小华说“要紧的是你今后每天要做到……那就会避免牙病了。”根据你的理解,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15、句子游乐场。
1.满月的小猫们是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合适的位置加上语气词,使语气更亲切,形象更可爱。
青菜,萝卜,我家的猫是看都不看一眼,仿佛告诉你,它可不是吃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这句话表面上是批评鹅,实际上表达了对鹅的喜爱之情。请用这种手法写写你喜欢的人或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得手舞足蹈。
_______________
2.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增加。
________________
3.他在海洋生物馆里观赏了红剑鱼、六间鱼、黑魔鬼鱼、海豚等各种形态各异的鱼类。
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平静的海面上,船在温柔地航行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镇上一看,街上几乎完全没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传来美妙的歌声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①老师讲的知识,我全部完全都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打扫教室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了《雷锋的故事》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提高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作文纸自备)
“最美不过家乡水,最亲不过家乡人”,你的家乡一定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如茵的绿草地、清澈的小池塘、生机勃勃的菜园、广阔无垠的……请选择家乡的一处风景,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将景物写清楚,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