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晴的圆脑袋。”这句话中的“拂拭”是指小苍蝇( )
A.用腿擦去脑袋上的尘土 B.扇动翅膀
C.揉揉眼睛 D.转转脑袋
2、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巨人的花园》告诉我们快乐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
B.《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中的宝葫芦无所不能,有了宝葫芦,人们就能要什么有什么。
C.《海的女儿》一文,公主们随时都能浮到水面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D.《巨人的花园》中,最后巨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拆除了花园的围墙,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妖怪(yāo) 规矩(jù) B.撵走(liǎn) 瘦小(shòu)
C.砌墙(qì) 叱责(cì) D.凋谢(diāo) 脸颊(jiá)
4、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解闷( )
A.心情不舒畅;心烦 B.密闭;不透气
【2】趁其不备( )
A.富有 B.利用(时间、机会) C.追逐;赶
【3】温柔可亲( )
A.柔和 B.软 C.使变软
【4】无忧无虑( )
A.思考 B.担忧;发愁
5、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 )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
A.尖嘴猴腮
B.一声不吭
C.局促不安
D.可怜巴巴
6、《风机》是由( )改做的?
A.饼干
B.小轮子
C.饼干匣子
7、“元宵节,客家民间艺人用他们 的技艺制作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句中横线上应选填的词是( )。
A. 精致 B. 精美 C. 精确 D. 精湛
8、将加点的词换个词语,句子的意思不变。
1.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这条航线。(___)(___)
2.老师看了看被我弄坏的圆规,并没有责备我,而是温柔地对我说:“下次要小心。”(___)(___)
3.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 (___)(___)
4.冷酷的巨人不允许孩子们在他的花园里玩耍。 (___)(___)
9、课内选段。
在天晴了的时候
①在天晴了的时候,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②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③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1】按原文填空。
__________的小草 ___________的小白菊 __________的凤蝶儿
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以上景物,你觉得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诗中找出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还有许多对仗,找一找,写下来。
赤着脚—________ 踏着新泥—________
【3】读着这首诗,你能体会到诗人_____________的心情。
【4】读诗离不开想象,也离不开个人独特的情感。雨过天晴,哪些事物带给你独特的感受?泥土、蚂蚁……仿照诗中画“_________”的部分,借雨后天晴的景象,表达你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自然之道》,完成下面练习。(10分)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慌张—— ( ) 着急——( )
冷漠—— ( ) 赶快—— ( )
(2)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解释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①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 ( )
②像游鱼那样一个一个地出去。 ( )
(3)“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震惊”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什么令人震惊的事?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有三个表现当时紧张气氛的词语,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奔跑。(2分)
(5)课文告诉我们,如果不按___________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愿望_________的结果。(2分)
11、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麦哨
“呜卜(bǔ),呜卜,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hè)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yìng),高忽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湖畔(pàn),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锈花兜(dōu)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洁满露珠的月季花。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全黄的油莱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jiá);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qíng)起了丰满的穗(suì)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集起“茅(máo)茅针”来。那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项部的茅穗儿还裹(guǒ)在绿色的叶片里,显得鼓鼓的。剥(bāo)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jiáo)嚼,吮(shǔn)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qìn)肺(fèi)腑(fǔ)!
“呜卜(bǔ),呜卜,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liáo)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1】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并给每幅画取个名字,写在下面。
_______
【2】读了短文,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从那些语句中体会出来的
_______
【3】本学期你一定又学习了新的阅读策略吧。读完短文,请你提出一个不懂的问题,并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_______
12、读短文,回答问题。
日出
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的颜色。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色。这时候,周围的白云,仿佛涂上了缤纷的色彩。啊!多么艳丽的朝霞!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这一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
我爬上山顶凝望那遥远的天际,彩云不断地在变化: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又好像紫葡萄,一会儿仿佛又变成蓝宝石、珍珠、彩玉……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
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来了。霎时,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晨曦,充满了朝气。尤其是那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般,晶莹闪耀,好看极了。我第一次登山,真没有想到,日出的景色,竟是这样的美丽!
原野的清风徐徐地吹拂着,我尽量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尽情地欣赏着清晨的美景,不由得喃喃自语:“大自然啊,你多么美丽!”
【1】请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喃喃地( ) 新鲜的( ) 艳丽的( )
遥远的( ) 缤纷的( ) 缓缓地( )
【2】用“ ”在文中画一个比喻句,句子中作者将 比作 ,表现了 。
【3】文中第1自然段写出了朝霞色彩的变化,试着将描写颜色的词语圈出来。
【4】作者凝望天际时,发现了不断变化的彩云,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5】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写的,写出了日出的全过程。
B.“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晨辉,充满了朝气。”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C.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清晨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D.短文第2自然段的结构是总-分-总。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傍晚,蝉在大树枝上叫着,狐狸从树下走过。“唱得多好啊!”狐狸一边说一边向树枝间窥视。“你有这样一副好嗓子,一定长得非常漂亮。下来吧,那我就不仅能倾听你悦耳的声音,还能欣赏你美丽的形体了。”狐狸说得虽然好听,但心里却想:蝉,你可以做我饭后的美味小吃了。蝉从前见过狐狸,它没有跳下来,却摘了一片小树叶,让叶子飘落到地上。狐狸贪婪地向叶子扑去。蝉得意地说:“哈哈哈,你露馅了,狐狸。有一天,我看见你的洞外有一堆蝉翅膀,我就不相信你了,现在我知道,我对你的看法没有错。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欣赏我的歌喉,可我是不会接近你的。”
【1】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窥视:___________________
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相信--(______)
接近--(______)
【3】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你露馅了,狐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我知道,我对你的看法没有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上“√”。
(1)蝉比狐狸聪明。( )
(2)狐狸的确狡猾。( )
(3)不能相信像狐狸那样狡猾的人。( )
14、阅读《蝙蝠和雷达》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蝙(biān biǎn)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bǔ pǔ)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bì pì)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ruì yuè),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我给文中加拼音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我会划掉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系(jì xì )着 蒙(mēng méng )上 塞(sāi sè )上
【3】我会写出近义词。灵巧( ) 敏锐( ) 启示( )
【4】照样子写含有两个数字的四字词语。
横七竖八: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量词。
( )试验 ( )屋子 ( )铃铛
( )钟头 ( )绳子 ( )问题
【6】按要求,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1)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蝙蝠到处乱撞。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
【7】科学家做了( )次试验,目的是弄清楚 _________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
【8】大自然是个无穷的宝库,你有没有从周围的动物、植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呢?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场。
校运动会上,好友王亮在百米冲刺时扭伤了脚。你把王亮送到医务室进行了医治,校医建议王亮回家休养两天。请你以王亮同学的身份给王亮爸爸打电话,说明情况并转告校医的建议。(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列句子。
(1)我爱看《灰尘的旅行》、《穿过地平线》、《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要我们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这段话有五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
18、修改病句。
1.平静的海面上,船在温柔地航行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镇上一看,街上几乎完全没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传来美妙的歌声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如猫、狗、兔等,写写它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注意要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