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词语中与“兴旺”的“兴”意思相同的是( 

A.高兴

B.兴盛

C.兴奋

D.兴风作浪

2、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读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

【1】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鸡冠guān

B.肥沃wò

C.澎湃bài

D.绮qǐ丽

【2】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占卜bǔ

B.蝙biǎn蝠

C.曝pù晒

D.九天揽lǎn月

【3】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一瞥piě

B.应和hè

C.折本shé

D.侮wǔ辱

【4】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脂zhǐ肪

B.窥伺kuī sì

C.抡lūn拳

D.麦秆gǎn

【5】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晕yùn皱

B.屏bǐng息

C.徜徉cháng yáng

D.阴霾mǎi

3、“靡”在词典中有以下读音和解释。下列句中的“靡”应该选的是(   )  

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

A.  浪费 B. 美好 C. 顺风倒下 D. 无,没有

4、选字填空

违  围  伟

(  )大    (  )反  周(  )

辩  辨  辫

一点一撇仔细(  ),中间有言来争(  )找到丝线扎小(  )

 

5、下列哪个童话作品是安徒生写的?(  )

A.《宝葫芦的秘密》

B.《巨人的花园》

C.《海的女儿》

D.《白雪公主》

6、找出下列意思相反的词语,写下来。

宽阔   平坦   结实 长久 沉重   笔直

短暂   狭窄   弯曲 坎坷 单薄   轻松

——   ——   ——

——   ——   ——

 

7、给下列加点字或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1守(  

A.kān B.kàn

2养不周(  

A.ɡōnɡ B.ɡònɡ

3奢侈(  

A.sē cǐ B.shē chǐ

4窥伺(  

A.ɡuī cì B.kuī sì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诸葛亮分析了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________的策略。刘备听了,___________________。《三顾茅庐》

2、樟树不高,但它的_________,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__________,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_______。《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3__________,浮萍一道开。《池上》表现了孩子______________的形象。

4、学了《天鹅的故事》,我想到了一些成语______________想到了一句名言警句__________

5、学了《黄河的主人》,我知道了黄河的主人是__________ ,还想到了一些描写黄河的古诗词(请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冰心的三首短诗,回答问题。

繁星

小弟弟!

你恼我么?

灯影下,

我只管以无稽的故事,

来骗取你,

绯红的笑颊,

凝注的双眸。

繁星

弟弟呵!

似乎我不应勉强着憨嬉的你,

来平分我孤寂的时间。

繁星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呵!

你是那春光吗?

【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①无从查考;毫无根据。________

②宠爱慈惠。________

【2】整体感悟。

前两首诗描写的是浓浓的________之情,第三首诗体现的是________

【3】诗句赏析。

①“你恼我么?”一句体现了作者______

A.对弟弟的惧怕。    B.对亲情的珍惜。

C.对弟弟的歉意。    D.对弟弟的安慰。

②“似乎我不应勉强着憨嬉的你,来平分我孤寂的时间”说明诗人______

A.为勉强弟弟感到惭愧。

B.爱欺负家人。

C.与弟弟感情深厚。

D.空闲时间较多。

③第三首短诗中作者把“母爱”比作________,说明母爱是伟大的,在母亲面前,连感恩的话都会被消融。

【4】通过对这三首短诗的解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文精彩回放。

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看着他那样地一点一点长大,他的脸盘的轮廓,他的手掌上的 ,他的 ,他的 ,他的   ,他的   ,还有他的性别,那样神秘地一点一点鲜明,突出,扩大,再扩大,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了。

1把文中的画横线处补充完整。

2这一段开头一句有什么作用?“这”指代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心中的祖国

朋友们,什么叫祖国?你们曾为我们的祖国下过定义吗?在我小小的心灵中,祖国的定义一直在变化着,丰富着,完善着。

四五岁的时候,祖国是我口中的摇篮曲。我经常跟着妈妈奶声奶气地背诵着:“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当时,我好奇地问妈妈:“母亲是谁?大陆又是谁?”妈妈简单地回答说:“诗中的母亲和大陆指的都是我们的祖国,那是游子对祖国的眷恋啊!”那时,我虽然听得懵懵懂懂,莫名其妙,但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却已经写下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祖国!

六七岁的时候,祖国是我手中的纸拼图。爸爸买回的那一盒中国地图的纸拼图,带我走进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不厌其烦地把一片片零碎的小纸块组合成一只“大公鸡”,爸爸说:“这就是祖国!”我从这只“大公鸡”身上,认识了杏花春雨、鱼米之乡的江南,了解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知道了圆明园的屈辱与悲愤……虽然,我知道的仅仅这么多,但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却已经种下了一个厚重的名字:祖国!

八九岁的时候,祖国是我眼中的“神舟七号”,是北京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2008年9月27日,中国人终于把第一行足迹,印在了无垠的太空。当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挥动中国国旗的那一刻,全中国人民为之欢呼。这是中国人民在世界科技高峰上完成的又一个伟大壮举,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耸立的又一座里程碑。

亲爱的祖国,在每年的10月1日到来的时刻,我们都会在心底庆祝您的生日,庆祝一个国度的新生与崛起,庆祝一个民族力量的苏醒和凝聚!

【1】联系上下文,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_____

(2)不嫌烦琐。指很有耐心。_____

【2】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节选自著名诗人____(余光中 何其芳)写的《乡愁》。

【3】“我从这只‘大公鸡’身上,认识……”一句中的“大公鸡”是指______。除了“我”在文中所提及的“认识”之外,你从这只“大公鸡”身上认识到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4】祖国在“我”的心中随着年龄增长在不停地变化:四五岁时是_____;六七岁时是______;八九岁时是______。祖国在你心中是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火桂花

崔芹家门前有一棵特别高大的桂花树。村里的人有时看它一眼,不是在嘴里,就会在心里感叹:“就没有见过这么高大的桂花树!”听老人们说,这棵桂花树已经活了二百多年了,是崔芹家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现在,守护着这棵桂花树的是崔芹。

风霜二百多年,这棵桂花树早已盘根错节,以一副苍劲的风宋盘立在那里。那树干粗硕救实,枝枝权权,粗粗细细,曲曲折折,向四周扩张,枝条或向下或向上,乍一看都辨不清那一根根的走向。冬天,枯叶落尽,树干树枝都呈黑褐色,天空之下,显出一副铁质的筋骨,依然是道风景。春风一来,一片片小小的叶子悄然长出,弱不禁风的样子,但随着一日暖似一日,那些叶子越长越欢,不几天,就一片繁茂的景象。就这么长着长着,人们以为它就长这一树的叶子,已经看惯了这道风景时,夏天去了,秋天到了。八月,它开花了,桂花小小的,金黄色的,十分稠密,一簇簇,成串成串的,立见一番壮观。路过的人,不分老少,都会被这满枝头的花吸引,停下脚步,仰头观望,久久不能离去。

那几天,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花香无形飘散,不仅能使全村人闻到,还能飘出数里地去。闻到的人抽抽鼻子:这香好似桂花香。看看四周,却又不见一棵桂花树。到了夜里,花儿受到水汽的浸染,香味越发浓重,在月光下四处流淌,仿佛大地万物的沉睡,皆是被这扑鼻而来的香气熏醉的。

但这桂花的生命,总是短得让人有点儿伤感:昨天还是鲜活鲜亮的样子,一夜之间就疲了,就衰了,一阵风来,纷纷飘落,如成千上万的小蝴蝶——但这蝴蝶已失去飞行能力,摇摇摆摆地坠落在地上。不远处是条大河,遇上大风,这成千上万朵金黄色的花,飘落到水面上,不一会儿,河上就漂满了。鸭子们在游动,花向两边分开,但鸭子们游过去不久,花又很均匀地聚拢到了一起,缓缓地向远处漂去。看着这番情景,总不免让人叹息。

桂花开放的那些日子,崔芹家的人就会时时关注着:花开三成了,花开五成了……

每年,他们家把花收集起来,分送给全村各户人家,自家留下的很少,甚至一点也没有留下。得了桂花的人家,或拿它做了桂花糕,或拿它做了桂花茶,或拿它做了柱花酒,或拿它做了桂花卤。还有的人家,拿它做了枕头,那枕头叫香枕。

这些桂花,不是那些自然飘落在地的桂花。这些桂花原本还在枝头,是被人用力摇落下来的,是活花。八月里,总有一天是摇花的日子。这个日子,是精心挑选的。崔芹的爸爸仰脸仔细看那一树的花,心里明明已经很有把握了,还是叫来几个人一起帮着看。崔芹的爸爸说:“可以摇花了?”那几个人都点点头:“可以摇花了。”

一大早,崔芹帮着爸爸妈妈在桂花树下铺上十几张干干净净的席子。大人和小孩陆陆续续地向桂花树聚扰了过来。摇花的事,都交由村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来做,大人们则鼓动孩子们用力、加油。

参加摇花的孩子们不是随随便便可以一脚踏上席子的,必须去河边,用清澈的河水将脚仔细地洗干净——路上席子的,必须是一双双干干净净的脚。时间一到,无数双小手抱住桂花树,一个个倾伏着身子,高高地振着屁股,随着崔芹的爸爸一声“摇”,一起用力摇动,只见花枝乱颤,那桂花如稠密的雨珠纷纷飘落下来,直落得树下的孩子一头一身,一个个成了金黄色的。抖一抖身子,花又落到席子上。

“加油!”“加油!”大人们一边喊,一边做出摇树的动作。摇动,一波又一波。总有花纷纷落下。眼见着,席子被花覆盖了,看上去,没有席子,只有一地的花。那花挤在一起,还在开放中,看上去,好像在微微动弹。

八月,摇花,是这个村庄的一个隆重而圣洁的节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粗硕敦实:__________

【2】这棵二百多年的桂花树,一年四季姿态不一。冬天,桂花树显出(_______);春天,桂花显出(_______);夏天,桂花树显出(_________),秋天,桂花树长出树开出(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中,“四处流淌”指的是(____________),表达出了作者对桂花树、对桂花深深的(_____________)之情。

【4】文章第⑩段描写了“摇桂花”的过程,体会作者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小兵张嘎(节选)

“家里有,里头请吧!”小嘠子闪开身子,给他们让路。这时,他已发现那个“太君”腰里挎着个皮盒子,一支手枪翘在外面。一刹间,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

“太君”一面咕噜着,“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小嘎子一面靠向风门子,一面也拿着日本腔指引说:“太君,西间屋干净,那里歇歇地干活!”。

“太君”后头那个鬼子,见两屋的门帘都吊着,以为正用得着他的勇敢,挺起三八式,抢在前头,去挑西间的帘子。帘子一起,但听“嚓嚓”两声,鲜血一冒,大翻身栽倒回来,鬼子官哇哇一叫,回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小嘎子见他要跑,急甩手“咣当”把风门一关,鬼子才窜出半截,咔地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飞出一个战士,啪的就是一枪,那鬼子肚皮贴地,两头翘了一翘,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刚拔出的手枪,摔出去一丈多远。

就是老鹰抓小鸡也没有这般快疾,小嘎子飞过去只一抄,就把“王八盒子”抢在手里了。啊!你瞧他的心是怎样在飞腾吧,什么过年放炮,什么赶会逛灯,谁能比得上他此刻的快乐啊!连那“劈劈啪啪”已经展开的战斗,他几乎都顾不上细看了。

【1】这个故事真有趣,读读下面的句子,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句子后面打“√”,错误的句子后面打“×”。

(1)“太君”在文中指日本鬼子,而不是指天上的神仙太上老君。____

(2)“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指小嘎子想吃糖。____

(3)“西间屋干净”,并不是真的,这里写出了小嘎子的机智,好引鬼子上当。____

【2】请给这篇短文选一个合适的题目( )

A.杨家府请君入瓮,挑帘战

B.韩家大院单刀赴会,扰乱敌营

C.初生牛犊不怕虎,假枪挟真枪

【3】读节选内容的画横线部分,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节选内容,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嘎子?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后面打上“√”

A.爱枪如命( ) B.机智勇敢( )

C.临危不惧( ) D.灵活善变( )

14、阅读短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让世界远离饥饿

①“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袁隆平做了两次。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50多年。

②1960年,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得到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我们如果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便能提高水稻产量。

③在1964年、1965年水稻开花的季节,袁隆平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随后他和助手们花了整整6年时间,先后用了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实验,仍没能培育成功。1970年,两名助手在海南找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确认后,将这株珍贵的野生稻命名为

“野败”。1972年,袁隆平和助手将“野败”与栽培稻杂交转育成功的杂交水稻,经过改进品种组合,反复研究,在第三年达到亩产505千克,比常规水稻增产30%。

④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700千克目标实现;2004年,800千克目标实现;2005年,超级稻亩产达到900千克;2014年实现亩产1000千克。2019年9月,袁隆平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正在向(亩产)1200千克攻关。”

⑤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亚洲到美洲,再到非洲、欧洲,增产优势明显的杂交水稻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⑥“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就是对袁隆平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肯定。

【1】第①段中“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50多年”是指袁隆平( )

A.一觉睡了非常久

B.坚持研究水稻50多年

C.梦想一直没实现

D.50多年经常梦见水稻

【2】关于袁隆平获得的奖项和荣誉,列举有误的一项是( )

A.拯救饥饿奖

B.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

C.世界粮食奖

D.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3】第③段中列出“6年时间”“1000多个品种”“3000多个实验”三组数据的目的是说明( )

A.实验条件恶劣

B.实验方法错误

C.实验过程艰辛

D.实验结果喜人

【4】“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这是袁隆平的自作诗,文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段落是( )

A.第②段

B.第③段

C.第④段

D.第⑤段

【5】有人认为:袁隆平是中国的骄傲,题目“让世界远离饥饿”改为“让祖国远离饥饿”更贴切。你同意吗?请结合短文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把它写下来,并说说解决的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会清楚地转述。

你和同学正在等着刘军一起踢球,刘军给你发了一条微信:我爷爷突然生病了,我和妈妈要去看望爷爷。请你帮我转告一下小伙伴们,很抱歉,今天只能失约,不能和大家踢球了。

针对刘军的这条微信,请你清楚地转述给踢球的小伙伴: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大约有八十左右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到齐了,只有张莉没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我很喜欢唱歌,每天都坚持练习锻炼。我的歌声悠扬动听,歌唱比赛上,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所料不出,评委们全都大加赞赏,我最终取得了一等奖。

18、修改病句。

(1)我认真完成了语文作业和各科作业。

___________

(2)大家一起欢度美好的佳节。

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树立了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作文。

请你从下面提供的题目中选择一个,试着编一个新的故事,相信你的故事最有趣,字数不少于400字。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井底之蛙  猴子下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