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孟浩然《春晓》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杜甫《春夜喜雨》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刘禹锡《乌衣巷》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照列 病灶 毒手 隧道
B.奇幼 嫩绿 徜若 隐形
C.详细 屏息 待候 忧虑
D.开辟 朦胧 讨厌 姿态
3、下面词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冬至节 除夕节 劳动节 圣诞节
B.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话:大公无私 临危不惧 忠于职守 慷慨 温柔
C.四川省的风景名胜区:万里长城 九寨沟 峨眉山 青城山 泰山
D.表现人物心情的词语:心急如焚 纹丝不动 慈眉善目 愉悦 凶狠
4、弟弟让我拿糖给他吃,可是,妈妈一来,他就说吃糖对牙齿不好,真是( )
A.纸老虎
B.变色龙
C.哈巴狗
D.应声虫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晌午 锐力 蝙蝠 空空如也
B.河摊 照例 拂式 一丝不苟
C.规矩 趁机 窥伺 枝折花落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恭勤不倦。(肃敬勤勉) B.过是溪。(这)
C.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练习) D.欲作针。(想要)
7、词语搭配,划去不合适的词。(6分)
设计(图案 图画) (充满 充分)信心 心情(感激 激动)
(震动 感动)世界 岁月(艰难 艰苦) (猛烈 热烈)鼓掌
8、我能填写句子。(8分)
(1)采菊东篱下,
(2) ,青草池塘处处蛙。
(3)青箬笠,绿蓑衣, 。
(4)绿遍山原白满川, 。
9、补充古诗,回答问题。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
?
【1】补充诗句。
【2】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山尖”是指______
A.这座山峰很尖。 B.山峰。
②“尽”是指______
A.都。 B.完。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咏物诗。
B.蜜蜂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贡献甚多而享受甚少。
C.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质。
D.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样反复吟咏意义不大。
10、阅读理解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做出贡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____ 黑暗——____
【2】在文中找出三个反映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______ _______ ________
蜡烛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将句子写完整。
蜡烛具备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把短文分成两段,并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白鹅(节选)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窥伺:_______________
【2】“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这样”前面省略了“____”一词,这里把“___”比作堂倌。“侍候”一词显示了“我”的地位_________。
【3】从“从容不迫、侍候、鹅老爷、踏着方步、厉声叫骂、静候、昂首大叫、责备”等词语中,可以看出鹅的_____和作者对鹅的_____。
【4】这段文字主要写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
【5】给选文取一个合适的小标题:_____。
12、读《鱼游到了纸上》片段,回答问题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1】“缸”字是( )结构,音序是( ),部首是( )。
【2】文中带点的字选正确的解释画上横线
老: ①年岁大 ②陈旧 ③原来的 ④长久 ⑤经常为 ⑥很;极
晚: ①晚上 ②时间靠后的 ③比规定的或合适的时间靠后 ④后来的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特别( ) 活泼( )
【4】用“ ”划出描写青年外貌的句子。
【5】这个青年“特别”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这个青年的画画得好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鹰的选择
鹰是寿命最长的鸟类,它可以奇迹般活到七十岁。但鹰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它的爪子开始老化,以至无法抓住猎物。它的喙(huì)变得又长又弯,几乎无法将食物送到嘴边,要靠喙吃到食物将变得非常困难。它的羽毛也变得又长又厚,翅膀也异常沉重,再不能像过去一样,轻快自由地飞翔。
此刻,留给鹰的只有两种痛苦的抉择,一是选择死亡,二是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重获新生。通常情况下鹰会选择后者,并从此走上痛苦的蜕(tuì)变之路。
首先,它会竭尽全力飞上山顶的窝里筑巢,因为它在接下来的一百五十天中将不能飞翔。在这个过程中,鹰会不停地将自己的喙在岩石上撞击,直到旧喙完全脱落,然后等新喙慢慢地长出来,喙长出后,再用它将指甲一个个拔去。当新的指甲长出后,再用它把羽毛一根一根拔去。在此期间,人们会在山崖下,清楚地听见,鹰惨烈的叫声回响在山谷中。
重生的痛苦换来可喜的回报。待五个月后,人们会发现,鹰又会轻快自如地翱翔长空,用它的利爪扑抓猎物。
【1】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蜕变”在文中的意思是( )
A.脱掉外壳,换成新羽毛
B.经历痛苦后获得新生
C.蜕皮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喙长出后,再用它将指甲一个个拔去。”这里“它”指的是鹰的喙。( )
(2)“待五个月后”中的“待”的意思是“停留”。( )
【3】细读短文第三自然段,用短语简要概括鹰的蜕变过程,
________→撞击旧喙→_________→__________
【4】鹰到了四十岁时,面临两种痛苦的抉择:不是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
【5】读到文中画“_____”的句子时,你会想些什么?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蜘蛛、蚕和老桑树
一天,蜘蛛正在老桑树上结网。它随风飘荡,把蛛丝从这个树枝挂到那个树枝上。不大(功夫 工夫),一张美丽又牢靠的捕虫网结成了,它摊开手脚,高傲地躺在网上休息。
忽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传来,蜘蛛四处一看,原来有条蚕在吃桑叶。
蜘蛛冲着蚕大声喝道:“你这个坏家伙,为什么吃桑叶?”
“为什么吃桑叶?”蚕慢吞吞地也反问,“我是蚕,蚕不吃桑叶吃什么?”
“我知道你是蚕。”蜘蛛摆出一副学者的派头说,“但我不准许你吃桑叶,你不知道我在这儿结网捕捉害虫、保护桑树吗?”
“知道,可我不是害虫。”蚕慢吞吞地(分辩 分辨)道,“我不吃桑叶怎么吐丝?”
“在我看来,凡是损害树木枝叶的都是害虫,凡是害虫都是我的敌人!”蜘蛛腆起胸脯,威严地说,“当然,我也知道你和别的害虫不同,你会吐丝,可你吐丝非得吃桑叶吗?我就不吃桑叶,怎么也能抽丝呢?再说你吐的是什么丝,你的丝能结网吗?”
蚕听蜘蛛这么说,不禁哑然失笑,心想,我的丝也能结网,那我不也成蜘蛛了!
蚕不着急,不生气,仍然慢吞吞地说:“你会抽丝,我会吐丝,但我们的丝不一样,这正是因为我吃桑叶你不吃桑叶的缘故。我吐的丝不能结网,可是能……”
“住口!”蜘蛛愤怒地打断蚕的话,厉声说,“你当我不知道你的丝能做什么?你吐丝又是为了什么?这我知道得很清楚,你吐丝是为了给自己做坟墓,你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不对!”温和的蚕被激怒了,它高抬起头,理直气壮地说,“我吐丝做茧不是为了死,而我的死正是为了吐丝做茧!”
它们两个正吵得不可开交,老桑树说话了,它对蜘蛛说:“你不能光从现象上论是非,更不能只讲一面理。”
蜘蛛委屈地说:“蚕吃了你的叶子,你还为它说话,可是我……”
老桑树说:“你为我服务,我很感谢。可是我的叶子正是为蚕服务的呀!”
蜘蛛问道:“那蚕义为谁服务?难道它当真不是为自己?”
老桑树说:“对,它不是为自己,是为人类服务!不光它,我们都是为人类服务的。”一天天过去了,蚕开始吐丝做茧了,它日夜不停地工作,吐出很多很多又细又长的丝,慢慢地将身子裹起来……
蜘蛛见这情景,大吃一惊。它对蚕说:“蚕,你长得又白又胖,身体很好,还可以活很长时间,为什么……”
“我的丝已经吐完了。”蚕慢吞呑地说,“我以前对你说过,我是为了吐丝做茧而死的。”
蜘蛛眼看着蚕安然地用丝将自己封闭起来,又眼看着农人将蚕茧拿走,织成绸缎,做成漂亮的衣服。
至此,蜘蛛完全明白了,它多么后悔当初对蚕说那些无礼的话呀!可是向蚕道歉已经来不及了。
【1】用“/”划去选文括号里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2】读一读,填一填,画一画。
①文中 保护桑树, 在为蚕服务,它们都在为人类服务。
②“至此,蜘蛛完全明白了”中“此”指的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③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曲线在短文中画出来。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在我看来,凡是损害树木枝叶的都是害虫,凡是害虫都是我的敌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蜘蛛是从现象论是非,只讲一面理。
B.面对蜘蛛的责问,蚕三次“慢吞吞”地跟蜘蛛说话,可以看出蚕很温和。
C.从“一副学者的派头”“腆起胸脯”“威严”等可以看出蜘蛛为自己保护桑树感到骄傲。
D.文中的蜘蛛是一只白私、骄傲的蜘蛛,只为自己,处处为难别人。
【4】蜘蛛、蚕和老桑树的共同品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蜘蛛、蚕和老桑树,你更喜欢哪一个形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苍蝇飞行。(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
(1)荔枝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个头相当于_________
(2)这种新型的书包非常轻,比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平静的海面上,船在温柔地航行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镇上一看,街上几乎完全没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传来美妙的歌声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一幢幢高大的高楼拔地而起。
②我们参观了科技馆,开阔了眼界和知识。
18、修改句子。
(1)《绿》这首诗的作者是艾青写的。
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有很多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等。
_________________
19、妙笔生花。
你一定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如果让你重新编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你会怎么编呢?本次习作就让我们来新编《龟兔赛跑》,也可以另选一个熟悉的故事,如《狐假虎威》《井底之蛙》《狐狸与乌鸦》,创编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