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感觉只要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就会撞破额角。
B.因为内洞一团漆黑,所以什么都看不见。
C.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D.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如果不比作什么,就很值得观赏。
2、关于现代诗歌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朗读起来虽然悦耳动听,但却难以找到节奏。
B.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但无法展开丰富的想象。
C.语言的表达一般。
D.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3、下列选项中既有一对反义词,又有一对近义词的一项是( )
A.呵斥 训斥 贪玩 尽职 B.倘若 假使 解闷 解气
C.傲慢 骄傲 讨厌 讨论 D.反抗 顺从 忠厚 狡猾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惊慌失错 势不可挡
B.临危不拒 纹丝不动
C.无忧无虑 引吭大叫
D.变化多瑞 一丝不苟
5、理解“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正确的是( )
A.用了比喻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B.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C.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互为知己的感情。
D.用了夸张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6、选择正确答案。
《挑山工》一课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A.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B.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往往更不行。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答:( )
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C.入夜,鼓浪屿灯火辉煌,犹如一条巨大的彩船静卧在海面上。
D.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规矩——(______)
耸立——(______) 凶恶——(______)
反义词:凶恶——(______)
庞大——(______) 简短——(______)
9、读古诗,完成下面的题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宋·陆游 B. 宋·苏轼 C. 唐·刘禹锡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诗句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B.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春夜图,那么和谐,宁静。
C.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0、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孩子,读书苦,不读书的人生更苦
最近,朋友圈里来自湖北五峰的一张照片热传——7岁女孩案板下网课照。
集贸市场的一家卤肉店里,一张案板,隔着两个世界。
案板上,是满满当当、香喷喷的卤肉,是父母忙碌的生活气息。案板下,狭窄而又昏暗的空间里,是一位7岁的小女孩,正在努力学习。原来,复工后,父母就带着女儿在市场上卖卤肉。因为一家人都是从外地来的,老人不在身边,只得自己看着孩子,而店铺仅仅8平米,孩子就只能在案板下学习。就在这样一个时常会碰到头的地方,孩子默默坚持了一个多月。她不想出去玩吗?很想。但她说,自己长大后要当医生。只有好好读书才能实现这个梦想。所以即使读书苦了点,难了点,也还是有毅力去坚持。
不禁想起另一则新闻。疫情期间,在湖北荆州,因为学校要上网课,家里信号又不好,女孩只能在吃过晚饭后搬个小桌子,带上台灯上山学习。冬天的寒风凛冽,满地的落叶,配上孩子埋头读书的姿势,让人看了为之震撼。不是不怕苦,不是不怕累,只是更怕错过读书的时间,错过改变命运的机会。出身贫寒的孩子心里最明白:读书,是人生最好走的一条路。
有人小小年纪就知道即使环境艰苦也要努力读书,有人明明学习条件优越却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有些人可能永远不知道。当你抱怨网课枯燥时,有的孩子从来没有拥有过一部手机;当你抱怨父母唠叨时,有的孩子多么渴望能与父母见一面;当你在嫌弃在家学习烦闷时,有的孩子正在凛冽寒风中找寻一处藏身之所。而你,却那么轻易地就放弃了读书的机会。你弃之敝履的学习生活,是多少人眼里无法触及的梦啊。
读书实苦,不读书的人生更苦。别在该读书的年纪选择安逸,别在该奋斗的时期选择逃离,每当你觉得读书苦的时候,去凌晨的街道上走走,到忙碌的工厂里看看……你才会知道,比起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无力感,读书这件事是多么轻松。
【1】请你在第4、第5自然段中,找出下面两个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震惊——(________) 安闲——(________)
【2】文中是怎样描述照片中小女孩的学习环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女孩不去玩,在案板下默默坚持学习的动力是什么?在第3自然段中找找,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下面正确的是( )
A.排比 增强语势 B.比喻 生动形象 C.拟人 富有神采
【5】这篇文章,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读书实苦,不读书的人生更苦。要好好读书。(______)
(2)360行,行行出状元,成功不仅是读书这一条路。(______)
(3)珍惜读书学习的机会,别在读书的年纪选择安逸。(______)
(4)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易,感恩所有帮助我们的人。(______)
11、本文运用了 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12、阅读短文。
地球上的病毒不计其数,我们所见只是冰山一角
①新冠病毒之劫让人措手不及。虽然我们相信终能打嬴这一仗,谁能预测下一次危机从哪来?无论病毒学家,还是科幻电影似乎都在警告:未来的重大威胁,可能还是动物来源的病毒。SARS、MERS等致命的人类呼吸道病毒和新冠病毒一样属于人畜共患病病原。其为何危险,又因何而起?
②地球上的病毒不计其数,我们所见只是冰山一角。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会伤害人类。剩余的那些,虽暂时没有致病,却是看不见的黑箱。
③病毒是最容易发生突变的物种——结构简单、遗传不稳定也一样可以大量繁殖。原本一种未知病毒不会传人,很可能在突变后变得可以传人,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④突变是一种几率,要突变成正好匹配人类细胞,就如刮彩票一样难。但随时间的推移,成万上亿种病毒说不准什么时候会中奖。而当病毒原宿主是与人类相近的动物,那么中奖几率就大大提高。
⑤人类过去数千年来的主要传染病大多数来自于动物。许多病毒从仅有动物到人的传染演化成为大量人际传染,甚至最后只存在于人际。
⑥一旦发生病毒的跨物种传染,又叫“宿主跳跃”,每多一种宿主,新宿主体内环境成了新的筛选机制,病毒突变成危险杀手的几率也加倍了。
⑦新冠病毒不正是通过动物宿主跳跃,来到人界作妖,并且可以大量人待人的典型?
⑧进一步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可以感染人、猪、势场、麝香猫等动物的细典:人们推测,新冠病毒通过一轮或几轮动物宿主的跳跃,最后进入人类这一新宿主。新冠病毒一路来到人的呼吸道后,利用其突变重组过的尖刺蛋白牢牢抓住与人类呼吸道内相匹配的受体——ACE2进入细胞。
⑨感染复制——要在体内生存,病毒就得一边避过人体的免疫追杀,一边复制自己,造成足够大的感染,新冠病毒在漫长的潜伏期(最长24天)中,就是这样忙于利用人体细胞的制造系统来快速复制,并且没有引起重大的免疫反应(潜伏期很多人无症状也不发烧),被人类发觉时,对这个宿主的感染大势已成。
⑩传给其他个体——新冠病毒比许多我们已知的病毒让人恐慌,正是因为传染能力强。有些病毒感染会让宿主的血液有传染性,但唾液却没有。而新冠病毒则可以通过唾液和其他体液发生飞沫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进入新个体的呼吸道甚至接触眼结膜都有可能造成感染,而有的潜伏期没有症状却有传染性,更为防疫隔离增加了巨大的难度。
⑪总结而言,多种宿主跳跃代表新冠病毒经历过“千锤百炼”,是致病性很强的“妖孽”。而自然界,具有这样潜力的病毒有多少?尚末可知,这场劫难带给我们的源头启示是——人类对大自然当怀敬畏之心。未来如果发生下一次“生化危机”,仍可能是来自动物的病毒。对病毒突变的研究、药物的储备和防疫监控工作一刻不能松懈。而普通人应尽量少接触可能携带未知病毒的野生动物。否则,就是给病毒提供了更多买彩票跳跃到人类的机会。
【1】阅读文章,提出一个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不少语句表达很准确,体会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作用。
原本一种未知病毒不会传人,很可能在突变后变得可以传人,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⑩段,新冠病毒通过哪些方式传播?(可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冠病毒这场劫难带给我们的“源头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语言生动,仿照下句加点部分的写法,写一个句子。
突变是一种几率,要突变成正好匹配人类细胞,就如刮彩票一样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千锤百炼”什么意思?联系第⑧、①两段,说说它在文中的意思。(文中的意思可用原文回答)千锤百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什么是纳米技术呢? 这得从纳米说起。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这种纳米级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学问。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新奇:________________
无能为力:_____________
【2】这段话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一个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自然之道》,完成下面练习。(10分)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慌张—— ( ) 着急——( )
冷漠—— ( ) 赶快—— ( )
(2)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解释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①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 ( )
②像游鱼那样一个一个地出去。 ( )
(3)“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震惊”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什么令人震惊的事?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有三个表现当时紧张气氛的词语,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奔跑。(2分)
(5)课文告诉我们,如果不按___________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愿望_________的结果。(2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它老实吧,它的确真的有时候很乖。(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是小林读《芦花鞋》后写的一段话,存在三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努力去克服,就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17、修改下列句子。
(1)我爱看《灰尘的旅行》、《穿过地平线》、《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要我们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本学期已经即将结束了。在这学期里,我们班同学经长阅读《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国少年报》等报刊。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认识。我们班还被评为“读书活动先进集体”,这多么值得我们自满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快乐写作。
不做“小皇帝”了; 小帮手; 妈妈笑了 (任选一题)
材料: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决心抓住这个机会锻炼一下自己。我克服了不少困难,洗衣、做饭……爸爸、妈妈回来了,看到这情景……
要求:(1)请以上述材料为基本内容,展开合理想象,突出重点。把事情的经过部分写具体。(2)适当进行心理活动描写。(3)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