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的词语中,与“绿”无关的是(   )

A.一碧千里 B.郁郁葱葱 C.朱唇皓齿

2、本课作者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是( )

A.表现以来的家乡很美 B.突出人物的品质 C.为下文做铺垫

3、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xiǎng shǎng mo   样(

 

4、截至2019年3月,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排行榜中,华为公司居全球第一,可以称为这个行业的(  )

A.千里马 B.领头羊 C.老黄牛 D.铁公鸡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反语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B.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C.妈妈生气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D.对于知识,他真是贪得无厌。

6、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zhī水(sèn) 汹涌湃(péng

B.)拭  扎(zhēng)  汹涌澎bài

C.zhá午(xiǎng)  掸掸翅膀(dǎn

D.稠(nián) 前)后仰  飒飒)地响

7、在《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讲到,称得上是游泳健将、跳水能手的动物是(   )

A.北极熊 B.企鹅 C.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①

王维

渭城②朝雨浥③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④无故人。

 

别(片段)

吴奔星

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

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

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

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

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

只留下一排影子在小河里。

(注释)①安西:指唐代设置的安西都护府。②渭城:地名。③浥:湿润。④阳关:古关名。

1从形式上说,《送元二使安西》属于______,《别》属于______。从内容上说,两首诗都属于______

A.古诗 B.现代诗 C.送别诗 D.写景诗

2《别》中,诗人巧妙地把友人的笑容与____________、眼睛与____________

影子与____________融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跃然纸上。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送元二使安西》中点明送别的地点是阳关,雨和柳为送别营造了愁郁的气氛。______

(2)从《别》的深情倾诉中,可以想象到“我”曾与友人在夕阳下嬉戏、在挂着露珠的丛边交谈、在小河边散步。______

(3)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______

4仿照《别》中的诗句续写。

你走了,没有_______________,只留下____________

5与送别有关的诗歌我们还学过高适的《别董大》,其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你觉得这两句诗与《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内阅读。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1加粗字“这”指__________________

2加下划线的句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赞美天窗激发了孩子们的______(从语段中找一个合适的词填空)。

3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孩子,晚上你透过天窗看到一条黑影一掠而过,你会想到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李大叔在地洞里等了好久,不见雨来来搬缸,就往另一个出口走。他试探着推开洞口的石板,扒开苇叶。院子里空空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四处也不见动静。忽然听见街上有人吆喝:“豆腐啦!卖豆腐啦!”这是芦花村的暗号,李大叔知道敌人已经走远了。

可是怎么不见雨来呢?他跑到街上,看见许多人往河沿跑,一打听,才知道雨来被鬼子打死在河里了!

李大叔脑袋轰的一声,眼泪就流下来了。他一股劲地跟着人们向河沿跑。

到了河沿,别说尸首,连一滴血也没看见。

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旋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不知谁说:“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

大家就顺着河岸向下找。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

在芦苇丛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

“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了。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1】请用小标题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与故事内容无关,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部分内容表现了雨来什么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大叔脑袋轰的一声眼泪就流下来了他一股劲地跟着人们向河沿。”请结合句中加点部分,推测二下李大叔此时的心理活动,试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8分)

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1)用 画出描写年轻人外貌的词语;用   画出年轻人说的话。

(2)从选文中找出一个描写人饿极了的成语和一个形容人极瘦的成语。(2分)

       

(3)从年轻人的外貌描写和他说的话,可以看出这个例外的年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4)你认为杰克逊大叔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2分)

   

   

 

13、阅读理解。

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根据意思填词语。

1)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_________

2)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_________

2笑眯眯是对老师(   )的描写。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里

3文中作者把老师比做_____,把自己比做_____

  A.园丁     B.红烛     C.花朵      D.小树苗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A.比喻句 B.拟人句 C.排比句

5请把你喜欢的句子用    在文中画出来。

6请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的意思是______

A.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B.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

C.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 D.居于第一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

(2)文中描写桂林山“险”的词语有______

A.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B.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C.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D.云雾迷蒙,绿树红花

(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A.总领全文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主题

【2】仿照例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例: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1)今晚的月亮真亮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打扫得真干净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阅读文章,填空。

(1)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林的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险。

(2)第2、3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

(3)给每个自然段拟一个小标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口语交际。

小刚原定与小明后天上午到蝴蝶山公园玩,因他有事不能如约,麻烦你转告小明,并问小明能不能改到后天下午3点再到那里去游玩。

要求:根据上述的情境进行转述,一定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弄清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完成练习。

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大概有十五海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爱看《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小荷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火烧云”,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天上的火烧云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读了课文之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是啊!只有勤于动笔,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想象一下陈小龙后来的故事,简要地写一写。(不少于二百字,字迹工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