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照列 闪烁 呵斥 譬如 B.泥沙 跌倒 警戒 隐型

C.隧道 描会 肿胀 潇洒 D.丰硕 刘禹锡 九天揽月

2、 选词填空。

  宏伟   雄伟

1.圆明园不但建筑(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   )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珍宝   瑰宝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   )、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4.辽阔的海底蕴藏着数不尽的(   )。

  测量   估量

5.毛泽东主席的逝世,是中国人民不可(   )的损失。

6.詹天佑带领工人仔细地(   )了隧道的地形。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篱落疏疏一径深(  )

A.稀疏

B.不熟悉

C.距离远

【2】最喜小儿亡赖(  )

A.顽皮、淘气

B.没有出息

C.蛮不讲理

4、下列成语与刻苦学习无关的是(     

A.凿壁借光

B.程门立雪

C.塞翁失马

D.囊萤夜读

5、关于“说新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B.要把新闻说清楚。

C.不能随意更改内容。

D.可以说说自己对新闻的看法。

6、“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海底两万里》中(   )说的。

A. 阿尤纳斯 B. 尼摩船长 C. 尼德

7、对下面加点词的理解和运用不正确的是( 

A.“锦鲤”原本是一种观赏鱼,如今在网络上一般象征着好运。

B.小亮借同学的字典时说:“久违了,能把字典借我用一下吗?”

C.在网络上不管别人说的对错,总是持续不断地反驳,并乐此不疲的人,被称为“杠精”。

D.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我们观赏着天上的小星星,心情格外平静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nù hǒu   fú shì   zǎo cān tuī c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miáo huì suì dào  pénɡ dà jiàn kānɡ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

【2】选文写了“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最后一节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写出了“绿”随风摇曳的姿态。

【4】诗中的“绿”指的是(       

A.红、绿、蓝中的绿颜色。

B.绿色的墨水瓶。

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5】仿照第一节,写一写还有什么是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支 枝)竹,绿的叶,青的(杆 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 长长)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选择括号里用得准确的字、词,打“√”。

【2】找出这段话中的一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先依着时令介绍门前的鲜花,勾勒出一幅“___________”;再写屋后的青竹和鲜笋,描绘了一幅“_________”。(在横线上给图画取名字)

【4】“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里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探出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之情。我能用此修辞方法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划线填空)

11、课内阅读。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   )的生命体现出(   )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   )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已活得更加(   )

1请按原文填空。

2本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作者从飞蛾求生、砖缝瓜苗和____________三个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

3请写出你对这段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行之王”。

在(烦闷  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发挥  挥动)30-50次,作长“8”次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都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可以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能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这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 细微)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上“√”。

2“缘”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望尘莫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影无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蜻蜓能做哪些“特技表演”?用“___”画出相关语句。

5蜻蜓能做那些“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6“它能突然降落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得无影无踪。”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请你也用一组连续的动作写一写“小男孩打羽毛球”这种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句子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蜻蜓非常灵巧,请你也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聪明的小姑娘

小姑娘,只有五岁。

有一天,她拿了一朵刚摘的花给我看,靠近花蕊中间的花瓣上,有一粒草籽般的小黑点。

“知道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我拿过来仔细(打量 端详)了半天,只好老老实实请教:“这是什么东西?”

“是蜜蜂拉的屎。”

“啊?”我(惊讶 惊慌)极了,“你怎么知道的?”

“我注意看过啦,”她说,“蜜蜂可聪明呢,它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拉一拉屎,做了记号,别的蜜蜂飞来一看,噢,采过啦,就不用白进去了。要不然,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花,怎么才能知道哪朵采过了,哪朵没采过呢?”

“哦,有道理。”我说完,忽然奇怪地想到,我活了40年了,怎么从来没注意过这件事呢?我还以为蜜蜂是在瞎忙呢。

1用“√”画出括号中合适的词语。

2蜜蜂的聪明表现在哪儿呢?用“﹏﹏﹏”画出有关句子。

3“我活了40年了,怎么从来没注意过这件事呢?”“这件事”指的是_________。我没有注意这件事的原因是__________

4请你用一句话夸夸这位聪明的小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晚上□这个小女孩说□□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暖和的□这粒豌豆长得好极了□我也会好起来的□我能爬起来□走到温暖的太阳光中去□□

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因为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她从窗台上牵了一根绳子到窗框的上端去,使这棵豌豆苗可以顺着它向上生长。

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在文中的方框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暖和______ 柔嫩______ 的确______

【3】“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解释说明

C.表示话题的转变

【4】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根据要求写句子。

1.伟大的母鸡妈妈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打羽毛球。(扩写一组连续动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高兴地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改变语序,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桂花开了,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香味。(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①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可以从中有所发觉,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谢皮罗进行了许许多多次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站在操场上,认真观察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家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小明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增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的错别字大大降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带着锅、碗、瓢、盆、蔬菜等炊具到郊外去野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了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和同学分享吧。写完后,读读自己的习作,改一改不通顺的地方。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