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察冀(jìn) 乡河(hái) 身(niǔ) 叨(xù)

B.鼓囊(nāng) 姥(lǎo) (shuān) 绑(kǔn)

C.土(kēng) 皮(kāng) 难(jié) 膊(gē)

D.枪(bì) 呜(wū) 人(dí) 首(hù)

2、在教室墙壁上有一句激励大家勤奋学习的名言。上半句是“书山有路勤为径”。下半句是“ ”。( )

A.老来方知读书迟

B.一日不读十日空

C.只要迈步总不退

D.学海无涯苦作舟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奢侈(shē cǐ) 重(zhèng) 叫(xiāo)

B.窥伺(kuī shì) 狗(fèi) 一丝不(gǒu)

C.疙瘩(gē dǎ) 辱(wū) 叫(tí)

D.调(qiāng) 饭(cèng) 枝花落(shé)

4、词语理解

1最喜小儿亡赖。(  )

A.没有出息 B.顽皮、淘气 C.耍赖

2领( )

A.脖子 B.带,引 C.事物的纲要

3(   )

A.垫在下面的东西 B.安慰 C.垫、衬

4(   )

A.和睦、和谐 B.跟着唱 C.平和,缓和

5、下列句子中,介绍事物的方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A.南极和北极气候严寒,常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大气是地球最重要的一件外衣,它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

C.2006年科学家算出冥王星的真实质量,发现它个头矮小,直径还没有月球大

D.这里的水流瞬息万变,一昼夜忽南忽北地变化方向11~14次,最少也有6次

6、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huī)    语(

B.chún)   时sàng

C.qiáng)   咐(zhǔ

D.丧() 轮kuò

7、在课文开头,作者是______母鸡的。(   )

A.讨厌 B.喜欢 C.痛恨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繁星》是由富于哲理的________组成,主要内容是歌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________的,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________的颜色,是________的象征。

3.诗歌《白桦》以________为中心意象,从不同________描写它的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________的变化,又富________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____________的象征。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的热爱之情。

4.《在天晴了的时候》诗人通过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幅____________的乡村画卷。“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____________,让人陶醉、向往,让我们走进了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天地。

对不起

姜华

小小的蚂蚁  

是我不小心  

踩伤了你  

不是我觉得  

自身庞大  

就可以随便欺负你  

请接受我的歉意——对不起  

在这个世界上  

生命就是生命  

跟自身大小没有一丁点儿关系  

 

小小的蚂蚁

假如说我和你

有点儿区别的话

那就是——

我的身体竟然如此

硕大无比

小小的蚂蚁

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你的疼痛

一直痛到我的心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庞大——_______   欺负——_______   随便——_______

2“我”在向谁道歉?为了什么事而道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诗歌,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诗中的“我”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

竹林

我爱鸟语花香,更爱眼前的这片竹林。

又一次走进竹林,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心都醉了。单听微风中竹叶的窃窃私语,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声音的动人。眼前一片绿色,青翠欲滴。绿是生命的象征,竹林里生机勃勃,真让我陶醉。

鸟雀在竹林间欢蹦乱跳。它们这儿一声,那儿一调,上下呼应,远近附和,清脆婉转。细看,这些鸟儿五颜六色,姿态各异。噢,它们今天是在竹林里开歌咏会,要八仙过海—一各显神通了。鸟儿见到我,有的羞答答地躲进竹叶里;有的大胆地站在枝叶上,向我点头示意;有的对我的到来并不好奇,仍在唱着自己的歌。我不禁鼓起掌来,为它们的表演叫好。这下可不妙,它们害怕了,乱糟糟地叫成一团,好像在问:哪里来的庞然大物,到这里来捣乱?

有鸟语便有花香。花儿有名的,没名的,朵朵艳丽芬芳。低头看去,一簇簇的。我真担心,看多了,我的眼睛会被染成五颜六色。不过,染了彩也好—一看多彩的世界就更方便了。有了鲜艳的花儿,生活中就有了芳香,人间便充满了温馨。禁不住,我俯身摘下一朵,放在心口。我真希望它能变成我的灵魂。

最妙的是,竹林间竟有一条小河。河水叮咚,更衬托出林中的寂静。偶尔有阳光从竹缝中跳到河面上,顿时,小河波光闪动,光芒直刺我的眼睛。河中的小鱼儿异常活跃,在河水中忽上忽下地窜动着。清澈的河水蜿蜒东去,带着岸边的鸟语花香,去向太阳问好。

我不是第一次来这竹林,但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如果真有来生,我真想成为这里的一株竹子,永远扎根在这里。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草木茂盛润泽,颜色浓郁得好像要滴下来一样。_______

(2)指各种颜色。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总领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竹林的喜爱。

3作者通过(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竹林醇人图。

A.鸟语、花香、小河 B.鸟语、竹叶、河水 C.竹叶、鸟语、小河

4为什么作者说“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文片段(18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   》。(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研究(     揭开(     清楚(     模仿(  

(3)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2分)

 

(4)秘密指的是什么?用“—”画出来。(3分)

(5)摘抄文中的一个比喻句。(2分)

 

(6)选择一个仿生学的例子,用模仿一词造句。(2分)

 

(7)连线。(3分)

超声波 荧光屏

嘴巴 无线电波

耳朵 天线

 

12、课内阅读。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匏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科学家的猜想,他们猜想蝙蝠是靠敏锐的视觉在夜间飞行的。

B. 蝙蝠是靠敏锐的视觉在夜间飞行的。

3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蝙蝠习性的是(  

A. 夜里飞行

B. 眼睛特别敏锐

C. 捕捉飞蛾和蚊子

D. 避开障碍物

4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完成飞行任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训练。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搔  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  振)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选出括号中正确的字。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的语气是(   )

A.肯定   B.悲痛   C.赞叹   D.强调

③“为什么放了飞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文字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应该怎样去珍惜生命呢?请发表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爱痕

记得一位伟人说过:母亲是女儿心中的太阳。

我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人。

我母亲是普通工人,长年患病,病史几乎与我同龄。她身材瘦小,性格温柔倔强。年近四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略显苍老。憔悴的面容,记录了母亲的坎坷经历。为了排除母亲久病卧床的孤寂,为了回报圣洁的母爱,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用“小飞鸽”自行车驮着母亲郊外散心。

郊外的景色真美啊!湛蓝的天空,像一池倒映的湖水;清新的空气,似醇酒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我一边吃力地(蹬     踩)着车,一边当导游,向母亲介绍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我的衬衫和后背贴在了一起,额头(沁     流)出一层汗珠。车爬上一道陡坡,准备跨越一条铁道。我弯腰弓背,(呼     喘)着粗气,小心翼翼地行驶。突然,车子在水泥的路基上颠簸了一下,我的身体失去了平衡。就在车倒人翻的一刹那,我(猛     突)然侧过头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母亲。母亲安然无恙,我却觉得眼前一黑,下颌被坚硬的铁轨磕伤,殷红的鲜血顿时淌了下来。母亲潸然泪下:“好香香,妈难为你啦……”我用手帕擦去母亲腮边的泪水,打趣地说:“磕破点皮,没关系。这不正好多了个‘酒窝’吗?”母亲破涕为笑,笑声中包含着诚挚的母爱——至高无上的永恒之爱!

后来,我的下颌果然留下一道疤痕——充满人间亲情的爱痕。从这道值得自豪的爱痕上,我感悟到了做人的真正价值。

【1】在括号里圈出合适的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潸然泪下:______

破涕为笑:______

【3】请摘录一句描写景色宜人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我”陪母亲到郊外散心,是为了______

②当车倒人翻的一刹那,“我”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母亲,是因为______

③“爱痕”在文中指的是______,因为______,所以称它为“爱痕”。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根据要求写句子   

(1)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锋利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照射着树林。(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爸爸说:“我们一起出去买点菜”。(转述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奇的纳米技术怎能不让人惊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下面这段话有两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十分非常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印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_______________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他说话的表情,布满皱纹的脸,认真而诚恳,一幅完全信任我的样子,我对他说了声谢谢。心里想:一定得赶紧把这十元钱,他这么信服我。

18、修改下面这段话,请修改好的句子写在向下面的横线上。

一天晚上。方方和亮亮迫不急待地打开电视机看小品和音乐。演员的精致表演,使他俩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他对他说这个节目演的正好!”亮亮听了,点头表示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想象一下陈小龙后来的故事,简要地写一写。(不少于二百字,字迹工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