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灰尘的旅行》中,有的时候,胃壁上突然长出一团怪怪的东西,这是一种畸形的、多余的发育,科学先生给它一个特殊的名称,叫作(   

A.肝

B.疝

C.癌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qiào育( B.è) 徜yánɡ

C.da候(shì D.)   胧(ménɡ

3、《不泄气的猫姑娘》有一个长得一嘴(   )胡子的灰色小猫。

A.淡绿色

B.浅灰色

C.白色

D.深灰色

4、下列比喻句中表达的情感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小明像小泥鳅似的在教室里钻来钻去,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B.特务们像一群恶魔,将李大钊一家人围了起来。

C.我像鱼儿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遨游。

D.老师的话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他顿时感到了希望。

5、在老天鹅的感召下,整群天鹅都投入了破冰工作,最终成功捕得食物。这使我想起了  

A. 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B.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C.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6、阅读《墨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也描写了梅花淡淡的颜色。但诗人写梅花的颜色是墨黑色的,这不准确。

B.这两句话运用了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了画梅花的技法,又写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C.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喜欢颜色淡雅、清气浓郁的梅花,与表现作者的人格和操守没有什么关系。

7、下列课文使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的是(  )

A.《海上日出》 B.《记金华的双龙洞》 C.《巨人的花园》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补充词语。 

________的流苏 ________的金晖 ________的朝霞

________的雪花 ________的光华 ________的树枝

从这些词语中,我仿佛看到了一棵________的白桦。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类文阅读

稠李

叶赛宁

馥()郁(的稠李树,

和春天一起开放,

金灿灿的树枝,

像鬈(quán)发一样生长。

 

蜜甜的露珠,

顺着树皮向下淌;

留下辛香的绿痕,

在银色中闪光。

 

缎子般的花穗,

在露珠下发亮,

就像璀(cuǐ)璨(càn的耳环,

戴在美丽姑娘的耳上。在残雪消融的地方,

在树根近旁的草上,

一条银色的小溪,

一路欢快地流淌。

 

稠李树伸开了枝丫,

发散着迷人的芬芳,

金灿灿的绿痕,

映着太阳的光芒。

 

小溪扬起碎玉的浪花,

飞溅到稠李树的枝杈上,

并在峭壁上弹着琴弦,

为她深情地歌唱。

(注释)①稠李:蔷薇科,属落叶乔木,高可达13米,是一种极其耐寒的观赏树,被广泛用于绿化和园林规划上。除此之外,稠李还可入药。②馥郁:形容香气浓厚。③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1(诗歌朗读)读诗歌,其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稠李树/伸开了/枝丫 B.发散着/迷人的/芬芳

C.金/灿灿的/绿痕 D.映着/太阳的/光芒

2(观察描写)读优美诗句,感受诗人观察和描写的角度。(可多选)

①味觉 ②嗅觉 ③视觉 ④听觉

(1)蜜甜的露珠,顺着树皮向下淌;留下辛香的绿痕,在银色中闪光。 _____

(2)缎子般的花穗,在露珠下发亮,就像璀璨的耳环,戴在美丽姑娘的耳上。_____

(3)小溪扬起碎玉的浪花,飞溅到稠李树的枝杈上,并在峭壁上弹着琴弦,为她深情地歌唱。_____

3(体会情感)读诗歌,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下面的表述中有误的是( )

A.诗人笔下,绿色、金色、银色等各种色彩形成了一种充满生机的意境美,传达出诗人愉快、舒畅的心境。

B.“蜜甜的露珠,顺着树皮向下淌……”句中对露珠的描写不准确,因为露珠是没有味道的。

C.“稠李树伸开了枝丫,发散着迷人的芬芳”一句中,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稠李树的美丽和芬芳。

D.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扬起碎玉的浪花”“在峭壁上弹着琴弦”的都是小溪,“她”是指稠李树。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4(对比思考)读完叶赛宁的《白桦》和《稠李树》,有人做了这样两个比喻:①纯洁、文静的少女;②艳丽、活泼的姑娘。你觉得她们分别指的是谁呢?选一选。(填序号)

白桦:(1)_____ (2)_____

5(积累运用)从下面的短语中选择几个来描述诗歌中的这棵稠李树,说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馥郁的稠李树   金灿灿的树枝   辛香的绿痕

缎子般的花穗   迷人的芬芳   蜜甜的露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松鼠(节选)

[法]布封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zhēn)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yīnɡ)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1第一自然段中写松鼠讨人喜欢的原因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第一自然段中说明“松鼠最不像四足兽”的理由的句子。

3比一比,下面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①尾巴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

②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作者运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松鼠的________特征及身体________等特点。

5第二自然段着重介绍了松鼠(  )方面的特征。

A.饮食习惯 B.生活习惯 C.玩耍习惯

6下面句子中“漂亮”一词的含义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B.春天的花园百花齐放,漂亮极了。

C.这件事你处理得干净利落,皆大欢喜,干得漂亮。

7你喜欢松鼠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搀他的手了。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有一次,我带他去买东西,他提出要让他自己买。我交给他一角钱。他攥着钱,走近了柜台,忽又胆怯起来。我说:“你交上钱,我帮你说好了。”“不要,不要,我自己说。”他说。到了柜台跟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噢!”营业员终于过来了,他脸色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他忘了他要买什么东西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买一包山楂片。”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后悔起来。

1本语段写了哪两件事来表现他对独立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下划线句子的描写有何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这句话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文段中“可怕的狂热”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极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后还是忍住了。”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

头发。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

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女孩望着老人,

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1文中的老人是指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描写,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除通过外貌描写爱因斯坦不拘小节,另外还体现什么地方?用   画出来

4     、可以看爱因斯坦平时很少有时间来照顾自己。

5我读了课文,认为爱因斯坦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小英雄雨来》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1半天才喘过气来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节选)

①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

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

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关于无人机,下列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它被称为会飞的机器人 B.它是遥控飞行装置

C.它的发展始于美国军方 D.它的造价居高不下

2第④段中,作者写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的事例,目的是说明(   )

A.当时灾情严重 B.无人机用途广泛

C.四川灾害频发 D.无人机设备先进

3无人机能进入普通人的生活,最主要的原因是无人机(   )

A.造型小巧可爱 B.娱乐功能强大

C.制造成本降低 D.带有神秘色彩

4我国从2017年6月1日起,对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无人机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B.无人机民用领域用途十分广泛

C.仿生无人机可能侵犯个人隐私 D.便于抗震救灾时国家征集使用

5作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短文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句子加工厂

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这段话(两个错字一个病句)。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错的众人,他镇定自若,好像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修改病句。

(1)爷爷家的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南瓜、丝瓜、茄子、扁豆、水蜜桃、西红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所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他直说简慢抱歉的话,我看得出这是他在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学习《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小燕子靠神奇的麦穗飞过了茫茫大海。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神奇的麦穗”。你的“麦穗”是什么,它神奇在哪儿?请你联系自已的生活,选择一件具体的事例写下来,题目自拟。注意内容具体,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完整,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