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响午 蝙蝠 和谐 焦躁不安

B.窟窿 破损 行驶 生气渤渤

C.杜鹃 慰籍 秩序 惊慌失措

D.敏捷 昂首 健康 一丝不苟

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夏天的月光下,(车胤)就用白绢做成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用它们来照亮书本。

B.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白绢做成袋子,再数十只萤火虫装在里面,用它们来照亮书本。

C.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书本。

3、下列词语对应的人物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铁公鸡——毛不拔的人

B.拦路虎——表面善良、内心凶残的人

C.笼中鸟——失去自由的人

D.寄生虫——不从事劳动、靠别人为生的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的家乡在泉州,夏天的泉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B.晚会以后,她那动听的歌声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

C.在班会课上,他第一个首先提出自己的意见。

D.学完《巨人的花园》,使我懂得了快乐需要分享的道理。

5、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B.   

C.枝花落   

D.概   

6、对号入座。

A.还,走向原来的地方

B.掉转

C.曲折,环绕

D.答复

E.量词,指事件的次数

(1)明明头一看,原来是小艺。( )

(2)有一,老师去找小刚的妈妈。( )

(3)我还是到原来的地方去等他吧。(   )

 

7、下列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的精神品格不同的一项是( )

A.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2)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______________,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4)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完成练习。

黎明(节选)

艾青

 

当我还不曾起身两眼闭着

听见了鸟鸣

听见了车声的隆隆听见了汽笛的嘶叫

我知道

你又叩开白日的门扉了……

 

黎明,

为了你的到来

我愿站在山坡上, 像欢迎

从田野那边疾奔而来的少女,

向你张开两臂——

因为你,

你有她的纯真的微笑。

和那使我迷恋的草野的清芬。

 

我怀念那:

同着伙伴提了篾篮

 

到田堤上的豆棚下

采撷豆荚的美好的时刻啊——

我常进到最密的草丛中去,

让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

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

这是自然给我的抚慰,

我将狂欢而跳跃……

1将文中的词换成近义词。

叩开——______ 疾奔——______ 抚慰——______

2“你又叩开白日的门扉了……”这里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你”指的是_____,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是_______

3“我将狂欢而跳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

4发挥想象,在原诗的基础上补充一句,意思及风格与原诗尽量接近。当我还不曾起身,两眼闭着,听见了____________

5诗人描绘出这样一幅生活场景:在孩提时代,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我”曾和小伙伴去采豆荚,“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这充满深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多么动人啊!试着用两三句话描写你孩提时代的快乐时光吧。

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鸣,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1】辨一辨,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2】“率”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率领”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用上第二段中的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中“率领”“耸”“大踏步”三个动词把母鸡和雄鸡的样子写得 _______。“率领”一词写出了母鸡犹如 ________的情景。“耸着尾巴”“大踏步”写出了雄鸡________的状态,它俨然一位 ______, 又如同一个 _________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11、阅读。

神奇的纳米(节选)

纳米科技作为21世纪科技界一颗放射着璀璨光芒的巨星,其辉煌的前景已被世界公认。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纳米技术中心展示了“纳米炸弹”,其大小只有针尖的1/5000,其作用是炸毁危害人类的各种微小敌人,其中包括流感病毒和疱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或者李氏杆菌等。科学家们预计,如果能够成功地把纳米管纺织成更粗的丝绒,所得到的材料将比钢铁结实100倍,导电性比铜好,而导热性比宝石好。用这种纤维做成的薄膜能够给人类带来功率极高而体积极小的充电电池。人们有可能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带有陈年佳酿味道的新酒,或者带有开关的忠诚的生物机器狗。超强轻型新材料还有可能使太空旅行变得便宜且容易。

然而,纳米技术的潜在威胁也是可怕的。有专家对市场上打着高科技名目的“纳米美容品”和“冰雹用纳米清洁剂”等产品提出警告,说这些产品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诱发癌症。科学家解释说,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是绝对微观世界的概念,以上这些产品如果真是纳米产品,那么这些纳米微粒是飘浮和运动的,要按照物理学上的布朗运动进入食品和人体,进而进入人体细胞内。而这些产品的成分中含有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锰,或者含有银,这些成分在人体内如同“幽灵一样飘浮”,如果潜伏在细胞内,容易诱发细胞病变,进而可能导致癌症。

【1】选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的____________这两方面的内容。

【2】下面的句子中,关于加点词所表示的意思,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超强轻型新材料还有可能使太空旅行变得便宜且容易。

A.表示这种设想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B.表示这种情况会出现。

C.表明这种材料还需进行再研究。

【3】请你针对画线句子,从写法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在文中找到一句与画线句子写法相同的句子,并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让你利用纳米技术,你会把它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不少于40字)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有纳米技术的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讲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在各种花旁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开设美术课,他就自己买了一些很薄的纸,蒙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矿路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同时要玩得有趣有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专心致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小兵张嘎(节选)

嘎子喜欢和藏在隔壁养伤的八路军战士老钟玩,听老钟讲打鬼子的故事。老钟送他一把做工精巧的木制小手枪,可嘎子多么想拥有一支真正的手枪啊!

一天鬼子冲进村里,抓走了老钟,奶奶也被日本鬼子打死了。夜里,嘎子逃出村子,踏上了寻找八路军的道路。他想给奶奶报仇,并要救出老钟。后来,嘎子找到区武工队,成为一名小侦查员。

这天,鬼子突然又进了村。嘎子发现有两个伪军单独进了区队长隐藏的院子。他就把他们引进屋里,俘虏了他们,然后再出去查看鬼子的情况。

嘎子推开门,只见两条黄色的影子正在院里晃,再一看,可不是两个日本鬼子吗?前面那个挎把洋刀,背个图囊,还是个官儿呢。嘎子一惊,失声叫道“哎呀,两个鬼……”“子”字还没出口,他急忙改口高叫道:“奶奶!有两个太君进院啦!快准备饭啊!”只听屋里微微的一阵响,传来区队长装出的奶奶的声音:“嘎子,好好把太君往屋里请。”

那两个鬼子不待请,已经大踏步闯了过来,嘴里还洋腔怪调地说着:“小孩,你的鸡蛋有,家里有?”

“家里有,里面请吧!”嘎子闪开身子,给他们让路。这时,他发现那个军官腰里挎着个皮盒子,一支手枪把翘在外面。一霎间,他那馋虫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舔了好几下。

两个鬼子一面咕噜着,一面“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嘎子靠向门,也操着日本腔说:“太君,西屋里干净,那里歇歇的干活!”一个鬼子见西屋里的门帘垂着,就挺起“三八式”,去挑西屋的帘子。帘子一起,只听“咔嚓”一声,鬼子应声倒地。鬼子军官“哇呀”一叫,回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冲出一个战士,“啪”地就是一枪,那鬼子军官就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手里的枪,也摔出去一丈多远。

就连老鹰抓小鸡也没有这么快,小嘎子飞身扑过去,一下就把“王八盒子”抢在手里了。他的心是怎样在沸腾啊,什么过年放炮,什么赶会逛灯,怎么比得上他此刻的快乐呢?

1“栽”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栽种;B.插上;C.硬给安上;D.跌倒。(填序号)

栽在台阶上______  栽培______

2如果要给节选的这部分内容选个题目,你觉得哪项合适?(  )

A.杨家府请君入瓮,挑帘战鬼子

B.韩家大院单刀赴会,扰乱敌营

C.初生牛犊不怕虎,假枪挟真枪

3读节选内容的画波浪线部分,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节选内容,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嘎子?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后面打上“√”。

A.淘气顽皮(  ) B.机智勇敢(  )

C.临危不惧(  ) D.灵活善变(  )

E.坚强乐观(  ) F.爱枪如命(  )

14、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戏韵画意

中国戏曲人物画是以传统戏曲人物为题材进行创作且以中国画的形式来加以表现的画种,以传统的中国戏曲人物入画,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当代中国画画家韩羽先生曾说过:“中国戏,中国画,虽不同名,却是同姓,似是姐妹。”二者同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在此土壤中的中国画和中国戏曲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和规律性,以中国画的形式来表现中国戏曲,最能把中国特有的那种东方艺术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意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思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形象。自古以来,中国艺术就一直未停止对意象神韵追求的步伐,艺术创作对于美的要求不是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摹写,而是要走进人的内心,追求一种心灵的感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画要传神,有韵味。若说中国画是静的艺术,那么中国戏曲就是动的艺术。在中国戏曲里,意象是一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表“意”形式,戏曲中的道具及环境不一定要准备得面面俱到,但是它所要营造的氛围、效果一定要表现出来。戏曲舞台上往往都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提炼和升华,它要表现的意蕴主要在于演员的情景交融的唱、念、做、打之中。戏曲舞台在观众面前所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一个产生美的联想的世界。

中国戏曲人物画具有“三感”,即“动感”、“美感”、“情感”。戏曲中有很多程式化的动作,如手、眼、身、发、步等表演程式的戏曲语言,这些动作都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根据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有其不同的动态。往往画家们可以抓住舞台上最精彩的一瞬,将一些富有动感美的典型瞬间融入画家本人的思想情感表现在画面上。戏曲艺术是美的艺术,戏曲人物不论服饰、妆容,还是表情、神态都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中国画和戏曲都追求神似重过形似,重在表意,中国戏曲人物画的关键在于传神,将画面所表达的意味传达给看画之人,从而产生共鸣。

我们鉴赏戏曲人物画时,“三味”(“韵味”、“趣味”、“戏味”)是重要的标准。一幅优秀的戏曲画,这“三味”缺一不可。“韵味”指的是要充分表现出戏中人的内心情感。“趣味”主要指的是人物造型要加上画家对其有韵味”指的是要充分表现出戏中人的内心情感。“趣味”主要指的是人物造型要加上画家对其有意的加工改造,或变型或夸张,而不是单纯的对其描摹。“戏味”体现的是中国戏曲独特的艺术风采。戏曲本身就带有很高的符号性,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表现中国戏曲,将戏曲本身的戏曲语言与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相融合。

不论是“三感”还是 “三味”,可以说都是对中国戏曲人物画概括简练的总结。将戏曲与中国画两种传统艺术糅合起来,形成一种别具一格、有着独特魅力的新艺术形式,它所体现的神韵和美感是对东方艺术的诠释。

在中国戏曲人物画的创作中,戏曲画作品与戏曲表演是有一定差距的。戏曲画的创作作品既可以是戏曲表演本身的真实写照,也可以是经过作者有意识的对戏曲表演进行加工改造,从中提取一些元素或者是符号语言来进行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戏曲本身作为戏曲创作的母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戏曲演员程式化的妆容、脸谱、头饰和服饰,鲜艳的色彩,带有夸张性质和一定寓意的图案以及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征,这些都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十分入画。

中国戏曲源于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戏曲人物画的表现方式也愈加丰富,基于传统,在老戏的基础上人融入新的艺术观念加以创新,形成新的绘画创作语言。

1下列关于“中国戏曲人物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人物画与中国戏曲同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它以传统戏曲人物为题材,且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表现,有东方艺术独特的神韵。

B.中国戏曲人物画具有“三感” (动感、美感、情感),戏曲中手、眼、身、发、步等的表演动作都是程式化的,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C.一幅优秀的戏曲人物画是韵味、趣味、戏味缺一不可的作品,它要求将戏曲语言与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相融合,与戏曲一样充分表意。

D.中国戏曲人物画是一种追求戏韵画意的艺术形式,关键之处在于传神,注重将画面所表达的意味传达给观众,从而产生共鸣。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画和中国戏曲一样属于中国艺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都追求神似重过形似,都追求意象神韵;都讲究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形式。

B.画要传神,要有韵味,说的是画的创作不仅仅是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摹写,而且是要走进人的内心,追求一种心灵的感触。

C.戏曲艺术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和升华而产生的,而演员的情景交融的唱、念、做、打,就是其意蕴的表现形式。

D.戏曲人物的服饰妆容、表情神态都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人物表演的夸张性和图案的寓意性都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人物画最能把中国特有的艺术神韵表现出来,它具有动感、美感、情感的特点,欣赏时能借以产生一个美的联想世界。

B.戏曲画作品的艺术形式与戏曲艺术不同,其创作一方面参照戏曲表演本身,一方面需要对戏曲表演进行加工改造。

C.将戏曲与中国画两种传统艺术糅合起来,会形成一种别具一格、有着独特魅力的新艺术形式,它所体现的神韵和美感是的东方艺术。

D.中国戏曲源于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人物画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新的艺术观念,以形成新的绘画创作语言。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从诗句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1.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列病句。

1.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教育,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修改5处即得满分)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竞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表达交流

同学们,今年的一场新冠疫情将我们困在了家里,相信你一定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尝试。你是怎么做的?尝试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的心情有哪些变化呢?“尝试”也就是试一试,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让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那是一次 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内容具体,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