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系课文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B.《海上日出》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C.《颐和园》是先写长廊,再写万寿山,最后写昆明湖的。
D.《七月的天山》的写作顺序是从进入天山到走出天山。
2、夏洛第一次为威尔伯织的字是( )
A.光彩照人
B.了不起
C.王牌猪
3、下列各项中括号内的词语不能代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一项是 ( )
A.这白鹅是高傲的动物。(傲然)
B.母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欺负)
C.猫也很勇猛,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勇敢)
D.等白鹅走开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就会敏捷地跑上来抢食吃。(灵敏)
4、找出下面每道小题加点的字中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
A.昂首(áng )
B.闷雷(mēn)
C.驾驶(shǐ)
D.山崩地裂(bēng)
5、下列关于经典诵读和“广阅读”书目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笠翁对韵》中与“月明山寺远”相对的一句是“风细水亭虚”。
B.《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的十个儿子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太阳”。
C.《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中的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
D.《中国神话传说》中嫦娥吞下的长生不老药是从太上老君那儿得来的。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估计明天一定会下雨。
B.通过这次活动,大大提高了班级凝聚力。
C.《海上日出》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
D.妈妈买回了冬瓜、茄子、黄瓜、西瓜等蔬菜。
7、下列句子中带点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树荫)
B.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天刚亮)
C.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刚才)
D.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骑兵)
8、比一比,再组词。
曝(______) 晕(______) 炫(______) 径(______) 赤(______)
瀑(______) 晨(______) 弦(______) 经(______) 亦(______)
9、阅读《绿》片段,回答问题。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1】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示绿的词语,再仿写三个表示绿的词语。
【2】文中的绿指的是( )
A.一种颜色
B.绿色的植物
C.绿墨水、绿衣服
D.大自然的景象、生命的象征。
【3】春天来了,你还发现哪里有绿色呢?
我发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有绿色。
【4】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段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绿的;
10、阅读下文,认真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
世界上什么最广阔( )我问老师( )老师说( )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的生活中( )需要你自己去发现( )于是,我便在生活中观察、探索,于是我发现……
瞧,雯君的手绢真漂亮,雪白的手绢上叠印着点点红梅。雯君在跑,手绢在飘;秦敏追上去:“给我看看!”“追上就给!”雯君狡黠地说。忽然,“啊”的一声尖叫,秦敏摔倒了,胖乎乎的胳膊上渗出血来;雯君毫不犹豫地用雪白的手帕帮秦敏包扎,秦敏笑了,雯君笑了,我明白了……
我又继续发现……一个严冬的早晨,一个小女孩正跺着脚,眼睛在行人中焦急地搜寻。她的小手、小脸冻得通红,手中拿着钱包。原来她在找失主。时间一秒秒过去了,而她依然等着,当失主拿到钱包,要和她合影时,她却像棵含羞草,把头深深埋在胸前。我明白了……
啊,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给第1自然段未加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辽阔_______ 依旧_______ 发掘______ 着急_______
【4】最后一自然段中,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作比较,强调了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写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划线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云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 )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 )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 ( )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油油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即苏轼,他在杭州任职期间曾浚湖筑堤)对它们印象怎样。
【1】在文中给加点的字注音。
【2】组词。
堤( ) 苔( )
提( ) 胎( )
拔( ) 轼( )
拨( ) 试( )
【3】在文中找出一处排比句抄写下来并仿写一句话。
【4】在文中找出正确的词语填写。
茂盛,景色迷茫。( )
意志坚强,不呆动摇。( )
【5】填空。
黄龙洞绿得 ,屏风山绿得 ,九溪十八涧绿得 。
【6】本段主要写了西湖 。作者按照 的顺序来描写的。
【7】苏堤给了作者什么印象。
【8】查找资料或电脑了解苏轼。
12、课内阅读。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 ),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 ),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cóng cōng)容,大模(mú mó)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jué jiǎo)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颇像(______) 傲然(______)
【4】分别用“ ”画出二至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5】“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既是全文的__________句,又是_______句,在文中起到__________
的作用。
【6】鹅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样东西下饭,它的吃相令人发笑,具体表现在(摘抄文中的相关句子):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小镇的早晨
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宽阔的河面上,河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不夹一丝杂质的碧玉带子。小河静静地和大街并行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好像一座水上浮桥。乌篷船翘起尖尖的船头,显得格外醒目。石桥下面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然 突然)钻出,又从河上轻轻地(漂过 飘过)。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路不宽,人很多。摊位物产丰富,应有尽有。有刚从地里割下来的芹菜、菠菜、白菜,还带着露珠,鲜嫩嫩的;有刚从河里捕捉上来的大鱼、虾子,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白鹅,真叫人目不暇接。
小镇的早晨更是紧张的。大街两旁,不少经营早点的个体户已早早地开张了。卖粽子、豆浆、馄饨的小摊上热气腾腾,香喷喷的。主人正不停地招徕着过往的客人。河对岸同样急急地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的农家姑娘,她们衣着鲜艳,步态轻盈。
多么美丽的小镇的早晨。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按要求画出句子。
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
“……真叫人目不暇接”中“目不暇接”具体是指什么?用“﹏﹏﹏”画出来。
【3】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2—4句描写的小镇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描写中突出表现了一个“__________”字。
【4】本文主要写了小镇早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作者对小镇的__________。
14、尊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yáng áng)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您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dēng dūn)在这个年轻人的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1】用“√”为加点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2】写近义词。思量----( )赞赏---( )确实--( )
【3】我能仿照“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写两个描写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年轻人说的话中,我最欣赏的话是“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从这句话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杰克逊大叔内心十分善良。最典型的例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杰克逊大叔的身上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案例分析。
四年级(1)班班主任通知大家:明天下午第二节课,班级举行树叶贴画比赛,请同学们带齐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李响请假了,没有到校。如果班主任请你把上面的通知转告给李响,你见到他该怎样说?
【1】我会告诉李响比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转述时会对李响说,是_____________说的这个通知。
16、下面是小林读《芦花鞋》后写的一段话,存在三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努力去克服,就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17、修改病句。
1.我认真了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校师生和老师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父亲十分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兰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这次没考好,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把教室里的桌椅排列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天到了,花园里开满了桃花、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有趣的一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天地。
提示:四年的学校生活,你一定经历过不少事,有愉快的,有不高兴的,有感到委屈的,有做错了事,怕挨骂而撒谎感到后悔……请你以“想起这件事,我真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 把题目补充完成,要突出你的真实感受。
(2) 注意在叙事的过程中写出你及相关人物的感受。
(3) 要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字体工整,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