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繁星》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她被称作“( )”

A.人民艺术家 B.泥土诗人 C.世纪老人 D.童话女王

2、下边句子中的“/”表示朗读的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3、(《窗边的小豆豆》)一天在电车上豆豆看到地下有一枚5分的硬币,想来想去装作绑鞋带捡了起来,最后她把钱( )

A.交给车站派出所

B.交给了小林校长

C.藏到了树林的空地里

D.交给了父母

4、下面各组字中,字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徉 洋 样 B.晖 辉 浑 C.绣 锈 秀 D.俏 峭 哨

5、照样子,找出每组合适的答案。

例:柏树(1)榆树(2)木器(3)木材(4)树木

柏树是树木的一种。

1床是________的一种。

A. 仪器   B. 工具   C. 学具   D. 家具

2毛衣是________的一种。

A. 呢绒   B. 毛线   C. 服装   D. 布匹

3西红柿是________的一种。

A. 凉菜   B. 水果   C. 蔬菜   D. 干果

6、下列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丝瓜   碧绿   瓜藤   勺药 B.浓荫   照例   雄鸡   觅食

C.夏天   青憬   归巢   饭菜 D.徵风   甜蜜   催眠   梦乡

7、选择正确的读音。

树(zāi   zhāi   dìng  zhàn

迹(héng   hén   yùn yūn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换偏旁变新字并组词。

银---__________      撼---__________

踏---__________      珍---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天晴了的时候,作者都在小径上看到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是怎样描写小白菊和凤蝶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诗人的笔下,小白菊和凤蝶儿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请你也试着写几句你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

神奇的纳米纸张

纳米纸实际上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泛指用纳米材料制作的纸,或者是采用纳米技术对纸张的某种性能进行改善而制造出来的纸张。

“以后要捅破一张纸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句话说的是近来出现的高强度、超韧性纳米纸。这些纳米纸的共同特点是柔韧性极强,虽轻却具有超出钢铁的强度。

2008年6月,瑞士科学家宣布成功研制出了一种高强度的纳米纸。该纸的发明人伯格伦德博士表示,这种纳米纸韧性极佳,很硬,是利用传统纸张中发现的生物材料——纤维素制作而成。机械测试显示,该纸的强度比普通纸整整高出200倍,达到了目前建筑用钢的水平。

不要说这就是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纳米纸了。2008年10月,有报道称,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它看上去像复写纸,比重是钢的1/10,强度却达到了钢的500倍。这种纸使用一种被称作“纳米碳管”的碳分子制成。这种神奇的纳米纸中的纳米碳管的直径仅有十几纳米,约为人头发直径五万分之一。

除了上述的纤维素、纳米碳管纸外,2007年7月,英国《自然》杂志还报道了石墨微粒制成的纳米纸。这也是一种比钢铁还硬但极其柔韧的超级纸张。该种新型纸张由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制造成功。研究人员在经特殊处理过的水中将碳纳米膜氧化物微粒驱散,然后用滤膜过滤。他们发现,水能够使这种微粒在过滤器表面形成一种纸状薄层;该纳米纸比由碳纳米管制成的纸张还要强韧并能加工成各种尺寸。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纳米纸怕水,浸泡在水中会慢慢分解。

既然这些纳米纸的重量很轻、韧性优越、强度又出奇的高,那么,它们自然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防弹衣、太空服,还有汽车、飞机以及航天器的结构材料,都必将成为这种纳米纸的用武之地。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纳米纸不包括哪些神奇之处?(    )

A.重量很轻 B.韧性优越 C.纳米非常小 D.强度出奇的高

2“机械测试显示,该纸的强度比普通纸整整高出200倍,达到了目前建筑用钢的水平。”中的“整整”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4段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

A.准确地说明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的纳米纸是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特点。

B.想说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技术水平高。

4读了《神奇的纳米纸张》,你有什么疑问呢?试着提出问题,并查找资料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①天文学家观测了天体后告诉我们:一切天体都含有铁。在各个天体的光谱线上,随时都可以看到铁原子发出的谱线。太阳的表面也有铁原子在奔流,每年都有不少天然的铁块落到地球上,这就是陨石的来源。

科学家又告诉我们:地壳本身就含有4.75%的铁。地壳中所含的金属元素中,除了铝以外,铁算是最多的了。

③人们从铁矿里炼出铁是公元前的事。最初,人们用铁制成犁、锄、铲、斧等工具,这是铁器时代的开始。直到19世纪,炼铁才不用小规模的熔铁炉,而用大规模的高炉,于是有了现代化的钢铁工业。小至螺丝钉,大至机枪、大炮,都需要铁。铁是我们制造生产工具和国防武器的重要原料。

④铁在工业上如此重要,它和生物界的关系也很密切。

⑤据说,有些铁矿的形成和微生物有关,雨水把岩石里大量的铁冲到湖沼里,湖沼里有一种叫铁菌的细菌就活跃起来,它们以铁为养料。由于铁菌的繁殖,铁就变成豌豆那样大或者更大的块粒,逐渐沉积下来。时间久了,就形成了铁矿。

⑥铁和生物的关系还不止这一点。如果得不到铁的滋养,整个生物界就会产生恐慌,植物的花就会褪色,叶子就会枯萎,人和动物也会贫血。

1如果把短文分为两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2认真读短文,完成练习。

(1)第②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2)短文还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请用波浪线画出一个相关句子。

3下列句子,去掉加点词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

A.天文学家观测了天体后告诉我们:一切天体都含有铁。

B.直到19世纪,炼铁才不用小规模的熔铁炉,而用大规模的高炉。

C.据说,有些铁矿的形成和微生物有关。

4“小至螺丝钉,大至机枪、大炮,都需要铁。”这句话中的“小至”“大至”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母亲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母亲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母亲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2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母亲的语言质朴感人。请从文中任选一处作简略的品味。

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请发挥想象把孩子未说完的话续写出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赞成文中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吗?如赞成,请简述理由;如不赞成,请为文中的老师提一条建议。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探索者1号”

①青少年科技成果展览会开幕了。在机器人“探索者1号”的展厅里,人们熙熙攘攘,在等着观看机器人的精彩表演。

②表演开始了。“探索者1号”先表演使用木工和金工的工具,然后轻巧地做了一次化学实验,最后进行了机械操作表演。观众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③过了一会儿,“探索者1号”坐在桌旁,在自己的面前摊开棋盘。讲解员看了看观众,欣喜地说:“这个机器人还会下棋呢,哪位愿意上来和它下一盘?”大家感到非常惊奇。这时观众中走出几个棋迷,一场引人注目的比赛开始了。机器人棋艺高超,很快就杀败了两名对手。为了解开观众的疑惑,讲解员解释说:“人是用大脑思考的,而机器人有电子大脑,棋盘上棋子的位置能变成信号传到电子大脑中,电子大脑迅速计算以后,确定出下一步最合理的走法,然后指挥机械手挪动棋子。”他的话音刚落,一位青年上场了。他故意把“马”连跳了两步,想试探一下机器人的反应。不料机器人冷静地说:“你走错了!”然后有礼貌地把他的棋子退回原处。观众看了,哄堂大笑。

④“机器人并不是一种玩具。”讲解员对大家说,“在不久的将来,它将在人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在自动化的工厂中,在有毒的实验室里,在无人驾驶的飞机中,机器人将按照人的意志,圆满地执行任务。”在场的观众听了,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1】短文中写到的“探索者1号”表演的项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详细写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爸爸,如果我提着你那把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了么?我把雨洒在山上的果园里,你就不用挑水去浇了,你高兴吗?

妈妈,如果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么?我拿着月亮照你梳头,你高兴么?

哥哥,如果我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伍的花裙子不是变成一朵彩云飘来飘去么?你看见了高兴么?

1第一自然段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中的两个月亮意思一样么?如果不一样,它们分别指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234自然段,以妹妹开头,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变形金刚。(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怎么能就这样都用掉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们学习的时间耽误了,可就再也补不回来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嘉庚心里很着急。(把这个句子写得再具体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这段话。(共5处)

五月份,我们四年级学生集体阅读了党史故事,并组成了一只只队伍,进入到社区、公园、长辈家里等地点,开展了一次党史宣传活动。宣讲过程中,大家不仅讲得枯燥无味,还分享了自己从伟大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和品质。另外,我们还一起阅读了“敬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了解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党史人物。每周升旗仪式上,教师也会给我们讲一讲伟大人物身上从前有趣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

17、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准备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18、修改下面这段话。(1处重复,1处搭配不当,2处错别字。)

阅览室的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崭新的新书,桌子上还摆放着《少年文艺》《西游记》和《中国少年报》等杂志。许多读者以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的看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你一定读过不少动物故事吧?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最熟悉的,发挥想象,重新为故事里的小动物编一个新颖的童话故事吧。可以从《猫和老鼠》《猴子摘桃》《猴子捞月》《狐狸和乌鸦》等故事中选,也可以选择其他你读过的故事。

要求:1.句子具体、通顺,语意连贯。2.想象合理,结构完整,里面一定要有神奇的情节哦。3.不要写错别字,保持卷面整洁。4.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