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错点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丝不苟 苟:苟且、暂且。
B.引吭大叫 吭:嗓子、喉咙。
C.相提并论 提:说起、举出。
2、“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流苏如画”这句话让我联想到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 )”
A.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朵万朵压枝低
C.万紫千红总是春
3、经典诵读: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1】秃鹤的父亲给秃鹤擦( )让秃鹤长出头发。
A.姜 B.茶叶 C.醋 D.土豆
【2】桑桑用了( )做成渔网。
A.被单 B.蚊帐 C.袋子 D.衣服
【3】当桑桑穿着棉衣棉裤出风头的时候,秃鹤却( )抢了他风头。
A.穿着新衣 B.骑着车子 C.戴着白帽 D.戴着草环
【4】油麻地小学因为( )没有拿到会操第一。
A.桑桑 B.杜小康 C.纸月 D.秃鹤
【5】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 )的小村子。
A.枫树 B.杏树 C.梨树 D.桃树
【6】秃鹤的光头从( )年级开始不让人家摸。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D.四年级
【7】小说第一、二、三、六、七章的小标题共同的特点是都有( )
A.地名 B.事情 C.象征物 D.人名
【8】桑桑得了( )病。
A.大脖子病 B.鼠疮 C.癌症 D.淋巴瘤
【9】《草房子》曾获过( )奖。
A.冰心文学奖 B.国家图书奖 C.中宣部“五个”
D.台湾《民生报》、《国语日报》等联合颁发的最佳读物奖
【10】油麻地人对( )有这样的评价——“嘴里叼根屎橛子,那根麻花都不换”。
A.汇操 B.新学期小组活动 C.文艺会演 D.与细马打架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做任何事都会仔细考虑一下,渐渐地我们都称他为“纸老虎”。
B.王明是我们组的领头羊,每次都能带着我们出色完成任务。
C.老李头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对谁都一毛不拔。
D.他在工作中善于察言观色,虽然深得领导喜欢,但在我们看来就像一只“变色龙”一样。
5、判断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和重音部分的词语是否正确,正确的是( )
A.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B.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C.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
6、“莫让时光白白从我们身边溜走”中的“白”是什么意思?( )
A.清楚
B.光亮
C.无报偿
D.没有效果,徒然
7、下列诗句中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 )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
C.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D.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8、填古诗词句。
(1)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只留清气满乾坤。
(3)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为谁辛苦为谁甜?
9、古诗阅读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②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清气:清香的气味。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洗砚池”是一个典故,与_____有关。
【2】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______,______”写墨梅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弥漫在天地之间。
【4】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多亏又看了一眼
有一回,一位老人对我讲:“我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那时我打算写本书,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在那种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当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可以找到这种人。”
“一点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到处都是荒凉破落的庄园,衣衫褴褛的男人和面色憔悴的女人。最令人激动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惰混日子的人也找到了——一个满脸胡须凌乱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小块马铃薯地锄草,在他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的小木棚。”
“我恨不得立刻就转身回家,坐在打字机前去写我的书。当我绕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从另一个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我一下子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去,我发现老人的椅子边靠着一副残废人的拐杖,老人的一条裤腿空荡荡地直垂到地面上。顿时,那位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一下子变成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一面或聊上几句的人,轻易下判断和做结论了。”
“多亏我回头又看了一眼。”老人说。
【1】“褴”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画。“懒”有以下几个注释:A.不勤快,不爱劳动;B.疲乏,没力气;C.不愿意。“懒懒散散”在这里应解释为_________;“懒惰”的“懒”在这里应解释为__________。(只填序号)
【2】“我”最初看到的锄草老人是什么样的?在文中用横线画下来。从另一角度看时,那个老人又是什么样子?在文中用波浪线画下来。
【3】想写书的老人为什么说“多亏我回头看了一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想写书的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到锄草老人真正的样子时,你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
明天长成参天大树。
叫风沙乖乖低头,
让百鸟翩翩起舞。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
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1】用波浪线标出上面两节诗中出现的叠词,它们是_____式词语,我还能写出两个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
参( cān shēn cēn ) 森(sēn sēng )
【3】文中“绿色的希望”既指________________也指___________________ 。
“乖乖低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4】学习“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这句话的表达方式写一句话。(提示: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哪些树?把树的名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
【6】发挥想象,用加点字词再仿写一节小诗。
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语段阅读。
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于是对魔鬼说:“你决心要杀我吗?”
“不错。”
“凭着神的名字起誓,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
可以 魔鬼说 问吧 要简短些
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 照道理说 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 更容不下你一条腿 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1)给短文后部分加标点。
(2)恰当解释我会选。
堂堂:①形容容貌庄严大方。②形容有志气或有气魄。③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我是个堂堂的人。( )
2)凭着这堂堂之阵,还能不取得胜利吗?( )
3)这个年青人仪表堂堂,真招人喜欢。( )
(3)文中画“____”的部分是对渔夫的________描写,此时渔夫非常______________。(A.慌张 B.镇定)
(4)渔夫问魔鬼什么问题?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
乡下的村庄
村庄不大,却很古老,村庄的后面,是座不太(竣 峻) 拔的小山。山呈“箕”状,山顶为内弧形的长圆。整个村庄被半月形的山体包围着,就像一位母亲张开温暖的怀抱,轻轻拥着自己心爱的珍宝,不由让人生出风水宝地的联想。
我喜欢这样的村庄,干净利落,整齐有序,保持着传统村落的自然和地域特色。一座座房屋错落有(制 致),院与院之间或相互(衔 衍)接,或留有夹墙,但户与户之间,绝对单门独院。
阳光灿烂,天气和暖。门角的土地平整,阶前的菜园已收获一空。院前院后,大都种着树木,桃树、杏树和槐树,一株株遵规守矩,在主人规定的范围内生枝散叶,就像邻里之间的约定,和睦相处,不(遇 逾)半步。那些树木,枝杆圆润饱满,枝条伸展,苞蕾微鼓,年华正轻。可以想象,若有一日枝头盛开,它们的花朵,足以把一座小院点亮,一朵花开,就是一片无限的春光。
这些懂得生活的人们,守护着家园,守护着村庄,点种着自己喜欢的树木、庄稼。乡间的泥土味,清香的庄稼味,和他们身上的汗珠一样,和成一股乡村的气息。夜晚的村庄,月明星稀。各家的院里院外,门楼上,都悬挂着一对新年的大红灯笼,既装饰了门面,照亮了街道,又能让人感受到村庄的温暖、祥和、喜庆。村庄朴素的本性,就在于夜晚的柔美,白天的安宁。
【1】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
【2】“风水宝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词语与“风水宝地”的“宝”字意思不同的是( )。
A.国宝
B.宝藏
C.宝石
D.宝刀
【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把村庄比喻成_____,把小山比喻成_____,这样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
【5】“院前院后,大都种着树木,桃树、杏树和槐树,一株株遵规守矩,在主人规定的范围内生枝散叶,就像邻里之间的约定,和睦相处”,这段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村庄、院落_____。
【6】短文通过对描写了哪些事物?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①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②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晴之笔。
【1】下面对选段的概括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提出假说——找到证据——研究化石
B.研究化石——提出假说——找到证据
C.找到证据——提出假说——研究化石
D.研究化石——找到证据——提出假说
【2】用“﹏﹏﹏”画出研究者们欣喜若狂的原因。
【3】根据句子②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是一个比喻句,把科学家漫长的研究历程和取得的成果比作描绘的画卷。________
(2)点睛之笔指最重要的一笔,它说明对恐龙和鸟类是否有亲缘关系的研究已经结束了。________
【4】句子①中加点的“可能”一词_______(能 不能)去掉,因为_____________。
15、致敬英雄
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特级英雄黄继光。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请你写出他们的名字。(写出四位)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班级要举办一次“英雄人物故事会”,请你选择自己最崇做的一位英雄人物,讲讲他的英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最近,学校举行了许多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声情并茂,有名著朗颂会,有唱家乡民摇,有走进“草莓园”……综合性学习活动即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又增长了我们的视野。
17、修改下面的病句。
1.龙一鸣的叔叔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作,他会三四国英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
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公司开业广告说:免费赠送小礼品,送完为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列病句。
1.李玲和小倩建立了深刻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课铃声一响,校园立即渐渐地热闹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表达。
题目:我学会了_______
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情的经历、体会和同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