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栏杆 肝脏 麦秆 竹竿
B.消失 悄然 陡俏 销毁
C.英骏 严峻 俊马 竣工
2、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墨水瓶倒(dào)了,倒(dǎo)了一桌子墨水。
B.龙岩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有的树木绿得(de)发黑,我得(děi)用彩笔把它们画下来。
C.我要把重(chónɡ)叠在一起的纸片分开,这一步很重(zhònɡ)要。
D.集美旺角大学城商业街到处(chù)都在处(chǔ)理积压的商品。
3、(字音、字形)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稿纸(gǎo) 供给(gōng) B.臀部(tún)枪拴(shuān)
C.呼啸(xiào) 静谧(mì) D.混乱(hùn) 劫难(jié)
4、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麦秆(gǎn)
B.哺育(bǔ)
C.慷慨(kǎi)
D.慰藉(jí)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抱着一叠卷子走进教室,我临危不惧认真答题。
B.哈尔威船长站在船头,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C.两声枪响后,一群大雁惊恐万分地向南飞去。
D.战士们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叫喊声。
6、妈妈是家里的 ,忍辱负重,从不叫苦。( )
A.小蜜蜂
B.老黄牛
C.千里马
D.领头羊
7、下列各组词语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华灯璀璨(城市)
B.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农村)
C.浩荡沙海 海市蜃楼 汹涌澎湃(大海)
8、读下面的诗句,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宋词,请写出词牌名______,题目_________,作者_________。
【2】补充横线上所缺的句子。
【3】“亡赖”的“亡”字,这里应读________(注音),意思是__________。
【4】读完这首词的下片“大儿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绿色技术
所谓“绿色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能充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在生产和使用时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技术。绿色技术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贡献使得绿色技术随着全球环保事业的全面兴起而逐渐成长。
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太阳底下两片绿叶托着一枚绿芽,象征着该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目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出389种绿色食品。
绿色技术决不能仅仅局限于食品行业,实际上大量的、更先进的绿色技术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像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全世界能源的90%都源于此,我国95%的能源也是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有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废气和废物量大,危害严重。因此可更新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就成了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美国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一种能代替石油的植物,这为新能源的开发开创了广阔的前景。1992年,日本就研制出了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使用时既无有害气体排出,又不发噪音。乳胶漆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涂料新族,除施工十分简便外,更有各种绚丽之色,给居室环境带来缤纷的色彩。它在环保方面绝无污染,涂刷后散发出阵阵清香。墙面陈旧后还可以复刷或用清洁剂进行清理,同时又能抑制墙体内的霉菌。
诚然,绿色技术仅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依靠科技,还会想出更多的办法来发展经济,保护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让绿色在地球上常驻,让我们的星球更欢快地在太空旋转。
(注:文中数据为文章写作时的数据,并非目前最新数据)
【1】“绿色技术”有哪些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短文介绍了“绿色技术”在食品、药品、能源和材料方面的应用。______
②有“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就表明它是新鲜的、绿颜色的食品。______
③短文第二段画线句通过具体的数字来说明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很快。______
④太阳能是绿色能源的一种。______
【3】读短文,请你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提出一个问题(可以针对内容、文章写法或给你的启示等方面),并选其中一个自己想办法解答。
问题①:________
问题②:________
解答问题____:________
11、课外类文阅读。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越 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2年,47岁的陆游投奔于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旅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竭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临前线去视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这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陆游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脆 虚)弱,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睛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眼前时,他忽然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 发)着千千万万的人。
(1)默写古诗,把短文补充完整。
(2)用“√”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
(3)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与世长辞( ) ①优美的语言。②告别。③躲避。
②收复失地( ) ①重复。②报复。③恢复。
(4)短文围绕“爱国”写了陆游哪几个方面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记叙文阅读。
轻点关门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谢。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生活就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3自然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
A.为这一对夫妻的孝心所打动。
B.为老人的知恩图报所感动。
C.为邻里之间的深情所感动。
【3】把第6自然段画线处应填写的解释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
生活就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船
1919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只木船靠岸了。准备去上海的陈毅和其他几个青年,一一走出船舱,登上码头的最高处,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不一会儿,陈毅却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掠 惊)过河岸,盯着挂着外国旗子的军舰,气愤地说:“美丽的祖国,却在外国列强的铁(啼 蹄)下惨遭蹂(róu)躏(lìn)!”
不几天,联系船票的人回来告诉大家:去上海,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一家是日本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把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条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陪 赔)了本,没有什么送给乘客。
大家在坐船的问题上争论起来。有的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到点洋货。陈毅对大家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 期)侮。重庆人民也正在(低 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爱国青年。在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呢?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在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用“/”划掉。
【2】在文中给下列词语找到近义词。
观赏—__________ 争辩—________
漂亮—__________ 愤怒—_________
【3】日本人送伞、英国人送床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我会填。
一________木船 一________军舰
一________洋伞 一________床单
【5】陈毅他们最后决定坐_____去上海。从这儿可以看出他____的思想品质。
14、课内阅读。
①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②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③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④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⑤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选文出自《________》。
【2】圈出第①自然段中体现母鸡负责任的动词。(四个即可)
【3】找出选文中概括母鸡特点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母鸡的态度由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
【5】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自然段写出了母鸡无私地喂养鸡雏们。
B.“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作者由母鸡的种种举动,想到其他动物乃至人类的母亲,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情。
C.人们很讨厌夜间叫得尖锐、凄惨的母鸡。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用上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这句话运用__描写,表现了黄继光____________的形象。我也能用这种描写方法写句子:
听到评委宣布自己在演讲比赛中得了第一名,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最近,学校举行了许多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声情并茂,有名著朗颂会,有唱家乡民摇,有走进“草莓园”……综合性学习活动即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又增长了我们的视野。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盛名,书中塑了唐僧,孙悟空和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爱不失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19、小练笔:我是小诗人。
诗人都有一双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请观察左边的雪景图,用一首小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