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干燥的日子里,( )的空气中的灰尘最少。
A.室内
B.海洋上空
C.旷野和高山
2、下面词语是一类的一项是( )
A.哺育 辅导 捕捉 谱写 黄浦江 B.俏丽 陡峭 悄悄 捎信 稍息
C.千里马 老黄牛 百灵鸟 领头羊 小蜜蜂 D.纸老虎 变色龙 铁公鸡 应声虫 孺子牛
3、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瓶”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Q,再查qinɡ。
B.“交叉”和“劈叉”中的“叉”的读音是相同的。
C.“叉鱼”和“打叉号”中的“叉”意思不同。
4、下列句意和三字词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比喻那些常常在相互对立的观点间变来变去的人。(变色龙)
B.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应声虫)
C.比喻做事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或单位。(纸老虎)
D.比喻一毛不拔,十分吝啬的人。(铁公鸡)
5、巴学园整个学校只有( )名学生。
A.三十
B.四十
C.五十
6、爸爸是家里的( ),脏活累活都是他干。(选词填空)
A.铁公鸡 B.领头羊 C.千里马 D.老黄牛
7、《爱丽丝漫游奇境》中,比赛结束后渡渡鸟把( )奖品颁给了爱丽丝。
A.糖果 B.顶针 C.怀表 D.手套
8、按课文填空。
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_____一般大小。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_____家族。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____,长得越来越像____。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开始在____生存。这些____的恐龙 慢慢具备了____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____。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我们去看海
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
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
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
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
海的胸怀如此地宽大
海的家园如此地富足
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
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
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
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
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
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
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我们”对大海的________。
【2】通过查词典,可知诗中最后一句下划线词“启迪”的意思是 。大海给我们的启迪有( )(多选)
A.海纳百川,胸怀宽广。
B.海蕴藏着财富,是取之不尽的宝库。
C.海跃动着鲜活的生命。
D.海是生命起源之地。
10、课外阅读。
鸡毛信
海娃14岁,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有一天,①海娃从龙门山山顶,看到平川的鬼子像蚂蚁般向龙门山走过来。海娃扳倒“消息树”,跟大家报信。这时候,爸爸来了,他叫海娃把一封粘着三根鸡毛的信送到三王村,在第二天天黑之前一定要送到,千万不要落到鬼子手里。
海娃一听便赶着羊向三王村急急地跑去。到西山时海娃远远地看见有一队鬼子向这里走来,②海娃心想:把鸡毛信藏在哪里呢?扔了肯定不行,埋起来万一找不到怎么办?这时他看见头羊那又大又粗的尾巴,心中有了一计,他把信绑在头羊的尾巴底下,这样一来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时鬼子来到了跟前,歪嘴黑狗搜遍了海娃的全身只搜到了一个大地瓜,歪嘴黑狗便放了他。但鬼子看上了海娃的羊群,便把他和羊群带回村里。晚上,几个鬼子把海娃挤在屋里头。鬼子睡着了,海娃取信巧妙地逃走了。
天亮了,海娃继续赶路,又遇到站岗的鬼子,他脱下白褂子向远处的鬼子示意,混了过去。眼看就要到三王村了,可海娃发现信丢了,好在有惊无险,信又失而复得,可海娃又落入了鬼子手中。
鬼子让海娃带路,海娃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鬼子知道上当了,便向海娃开枪。一颗子弹打中了海娃的腿,八路军把海娃救起,海娃嘴里不停地说:“羊尾巴下面有鸡毛信。”然后就昏过去了。
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的情报,端了鬼子的炮楼,打死了很多鬼子,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海娃被称赞为“小八路,小英雄”!
【1】文中句①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句②,我觉得当时的情况可以用词语__________(千钧一发 危在旦夕)来形容;“心中有了一计”可以用_________(有勇有谋 计上心来)替换。
【3】认真阅读短文,根据文章的内容给每一个自然段写一个小标题。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
(5)__________ (6)__________
【4】阅读本文,你认为海娃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起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画横线中“一支”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全部的恐龙:“漫长”是指恐龙经过了____________,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2】从这句话中我体会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___文章。
12、课外阅读。
知识的价值
卡尔·斯坦麦茨出生在瑞典,生下来就腿瘸背驼,没人瞧得起他。但是他在逆境中顽强奋斗,努力学习,终于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
有一年,卡尔·斯坦麦茨移居美国纽约市,由于得到一个同学的帮助,这个驼背人才没有被纽约海关遣送回国。这一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经理为了一台修了两三个月也没修理好的大电机而伤透脑筋。后来有人提议请卡尔·斯坦麦茨去修理。
卡尔·斯坦麦茨只在电机旁观察计算了一会儿,就在电机外壳上画了一条线作记号,说只要把画了线处里面的线圈减去16圈就行了。技术员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果然,这台大电机给修好了。电气公司的人问他要多少钱,他回答说:“用粉笔画一条线顶多值1美元,要知道在哪个部位画线,这得值9999美元。”在场的人听了大吃一惊。但公司的经理却如数地给了他1万美元,并且用重金聘请卡尔·斯坦麦茨到公司工作。
【1】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茨( ) 瘸( )
遣( ) 聘( )
【2】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换一个词,使句子意思不变。
(1)他在逆境中顽强奋斗,努力学习,终于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 )
(2)有人提议请卡尔·斯坦麦茨去修理。( )
【3】给句子治病。(修改病句。)
(1)技术员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卡尔·斯坦麦茨的话照着做了,突然,这台大电机给修好了。
(2)在联欢会上又唱又跳,玩得可开心了。
(3)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4】照例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例:他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 )的宝库。
( )的雪花从天空飘落下来。
一轮( )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
妈妈用( )的目光看着我。
【5】畅所欲言。
“用粉笔画一条线顶多值1美元,要知道在哪个部位画线,这得值9999美元。”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13、课内语段阅读。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滕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1】请找出文中出现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 )——( ) ( )——( )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请用“ ”画出描写刘备动作的句子,这几句反映了刘备( )。
【4】有人认为将文中的“轻轻敲门”改成“重重敲门”更能看出刘备要见诸葛亮的急切心情,你认为好吗?请说出你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爱读书的毛泽东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全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的主要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重温;就是到了晚年,他对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上画一个圈做记号的习惯。所以,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两遍、三遍的圈记。他最喜爱的书籍是《资治通鉴》,据说读了十几遍,甚至很多片段能背诵下来。他也很喜欢读《红楼梦》,他说“不读五遍,不要评价《红楼梦》”。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符号,做批注,写读书笔记以及在原书上改正错误。毛泽东读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学以致用,能将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他的文章大气磅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成为鼓舞人民的号角,打击敌人的利器。
【1】这篇短文向我们介绍了毛泽东最主要的读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用 和 来比喻 ,形象地写出了 。
【4】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而它必需吃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猫的性格不古怪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仿写句子)
不论_______,还是_______ ,___________。
5.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便放声啼叫。(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赵慧敏同学不光智慧、还很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由于她爱躺着看书,结果不到半年眼睛就近视了。赵慧敏后诲极了,她说,我一定要改进躺着看书的不良的坏习惯。从此,她坚定做眼保健操,养成保卫视力的良好习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火烧云”,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天上的火烧云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读了课文之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是啊!只有勤于动笔,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19、轻松习作。
假如你乘坐时空穿梭机去到未来,那时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请你展开想象,围绕着“未来的生活”这一主题完成习作可以写未来发生的智能化的事,也可以写未来智能化的物。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围绕主题,合理想象;③书写规范,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