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所学课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清平乐·村居》是宋代辛弃疾写的古诗。
B.《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作者按时间的顺序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生活。
C.《铁杵成针》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铁杵,用来春米或捣衣的铁棒。
D.《琥珀》的作者是徐星,课文将这块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自然地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中。
2、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可能与“颔(hàn)”意思有关的一项是( )
A.包含 B.含义 C.书页 D.头部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博学多通( )
A.可以穿过。
B.通晓,明白。
C.普通,一般。
【2】过是溪( )
A.对。
B.认为正确。
C.这。
【3】欲将轻骑逐( )
A.骑兵。
B.两腿跨坐。
C.骑的马。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最喜小儿亡赖(赖皮)
B.儿童急走追黄碟(跑)
C.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完成)
D.欲将轻骑逐(骑兵)
5、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B.那柔软的芦花,竟像是长在上面的一般。
C.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
6、下列对于句子的体会,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船长说:“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这句话运用语言描写说明船长很暴躁。
B.黄继光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从这句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黄继光很想立功。
C.战士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这是动作描写,表现出战们很灵活。
D.黄继光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这句动作描写说明黄继光很英勇。
7、下列比喻句中表达的情感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小明像小泥鳅似的在教室里钻来钻去,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B.特务们像一群恶魔,将李大钊一家人围了起来。
C.我像鱼儿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遨游。
D.老师的话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他顿时感到了希望。
8、按要求写词语
(1)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升起 (____)不(____)睛 (_____) 约(_____)同 (____)(____)相接
(____)怪(_____)离 (_____)高(_____)烈 毫不(_____)(____) 意(_____)(_____)长
(2)按要求写成语
① 描写人物品质的:____ ____ _____
②形容朋友、同志间感情深厚,关系密切的: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③描写自然风光的: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④描写树木茂盛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
,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 ,中儿正织鸡笼。 ,溪头卧剥莲蓬。
【1】把朝代、作者、词句补充完整。
【2】这是一首________。其中,“清平乐”是_________,“乐”读_______,“__________”是这首作品的题目。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剥”读 bāo,是去掉外面的皮或壳的意思。( )
(2)“亡赖”指的是小儿子顽皮,淘气,一个“喜”字蕴含着作者对小儿子的喜爱之情。( )
(3)这里的“卧”字生动传神,写出了小儿的无拘无束、天真可爱。( )
【4】这首词的上阕点明了老两口________的幽美,精神_______。整首作品共三处写到_______,把五个人物的__________联结成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
【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
10、阅读快车
故 事
昨晚,刮了整整一夜的北风。
清晨,北风疲惫地坐在树干上。
他看见一只小鸟,一早就在枝头蹦跳歌唱。
北风不明白,他问小鸟:“我昨晚讲了一夜又长又寒冷的故事,你怎么没被冻死?”
小鸟笑着说:“你不知道吧,昨晚我的小巢,给我讲了一整夜温暖亲切的故事,我的心仿佛被太阳照着,暖暖和和的……”
昨晚,刮了整整一夜的北风。
清晨,小鸟依旧在枝头歌唱。
【1】文中的“疲惫”可以换成( ),“依旧”可以换成( )。
【2】北风的故事特点是( ),小巢的故事特点是( )。
【3】北风和小巢的故事哪个更好听,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跑进家来的松鼠
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
它特别爱吃甜食,经常跳到我们肩膀上要糖吃。有一回,餐柜里的方糖不见了,妈妈把我们几个孩子叫去问,我们谁也不知道。爸爸说我们不诚实,一星期不许吃糖。
有一天,午饭后,我正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过了一会儿,它又来叼走了一块。
我踩着椅子往大柜顶上瞧,那儿放着妈妈的一顶帽子。我拿起帽子,不由得大吃一惊——那帽子下面什么都有!方糖,纸包糖,还有面包皮和各种各样的小骨头……
我马上跑去告诉了爸爸:“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
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有一天,我们到森林里采蘑菇,回到家时累极了,草草吃了饭就睡了。满满一篮子蘑菇就放在窗台上。
第二天早晨,我们惊奇地发现篮子空了。蘑菇都到哪儿去了?
爸爸忽然在书房里惊叫起来:“快来看!”我们跑过去,眼前的景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墙上的那副鹿角上挂满了蘑菇;不仅鹿角上,搭毛巾的架子上、镜子后面、油画上面,到处是蘑菇。原来松鼠起了个大早,忙活了一个早晨,把蘑菇全晾上了。它想晾干了留着给自己过冬。
过了些日子,天气冷了。松鼠尽量钻到暖和的地方躲起来。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
天太冷,我们得生炉子了。我们关上通风口,放上柴,点着了火。忽然听到炉子里有什么东西沙沙直响。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
炉子里的烟直往屋子里冒,而烟囱口却不见一丝烟。这是怎么回事?哥哥用粗铁丝做了个大钩子,从通风口伸进烟囱里去。结果,哥哥从烟囱里掏出一只手套,还有奶奶过节时才舍得戴的头巾。
原来,松鼠把这些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了。哎,它是从森林里来的,住在我们家里,还保留着老习惯。它天性这样,跟它说住在我们的房子里不会冷,是没有用的。
【1】松鼠在“我”们家主要做了哪三件趣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通过这三件趣事介绍了松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活习性,体现了松鼠的可爱,表达了作者一家人对它的喜爱之情。
【3】文中画“ ”的句子是爸爸说的话,说说你从爸爸说的话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精彩片段
给风打分数
[苏联]维·比安基/著 王汶/译
风小的时候,风是我们的朋友。
夏天,在炎热的中午,如果一点风也没有,我们就会热得透不过气来。平静无风,烟囱里的烟笔直地往天空升上去。如果空气以每秒钟不到半米的速度流动,我们就觉得一点风也没有,我们给它打个0分。
软风的速度,是0.3~1.5米每秒,或18~90米每分,或1~5公里每小时。这是步行人的前进速度,这种风已经能使烟囱柱往旁边歪了。我们觉得脸上凉习习的,很舒服。不觉得闷气了。我们给这种风打1分。
轻风的速度,是1.6~3.3米每秒,也就是96~180米每分,或6~11公里每小时。这大约是人跑的速度。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我们在风的记分薄里,给轻风打2分。
微风的速度,是3.4~5.4米每秒,也就是12~19公里每小时。这大约是马小跑的速度。微风使细树枝摇摆,它兴高采烈地推着纸折的小船儿跑。我们在记分薄里给它打个3分。
气象学里的和风是这样的:它扬起道路上的尘土,激起大海里的波浪,摇动树木的小枝。它的速度是5.5~7.9米每秒。给它打4分。
清劲风的速度,是8.0~10.7米每秒,或29~38公里每小时。这大约等于乌鸦飞行的速度。这种风使树梢喧嚣(xuān xiāo),使森林里的细树干摇曳,使大海上涌起波浪。它吹散蚊蚋。我们给这种风打5分。
强风已经开始调皮捣蛋了。它使劲摇晃森林里的树木;把晾在绳子上的衣服扔在地上;把帽子从人脑袋上扯下来;把排球往一边乱推,不让打排球的人好好打。它的速度和39~49公里每小时的火车、客车一样。幸亏气象学家给风打分数,用的是12分制。像我们这种小学校里的5分制,就不够用了。气象学家给风打整整的6分。——选自《森林报·春》
【1】“和风细雨”中的“和风”是指春天的风,文章中的“和风”指什么风呢?用﹏﹏﹏画出来。
【2】读文章,完成下表。
名称 | 速度 | 分数 |
____ | 0.3~1.5米每秒 | 1 |
____ | 1.6~3.3米每秒 | 2 |
____ | 3.4~5.4米每秒 | 3 |
____ | 5.5~7.9米每秒 | 4 |
____ | 8.0~10.7米每秒 | 5 |
____ | 39~49公里每小时 | 6 |
风的名称分数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完全把风当成了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风的________之情。
【3】读了文章,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身边的下列现象是什么风级。
(1)晚上睡在床上,听到屋外梧桐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____)
(2)妈妈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被风吹到了楼下。(____)
(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时被风扬起的灰尘迷了眼睛。(____)
(4)操场上的五星红旗停在旗杆顶端一动不动。(____)
【4】唐朝诗人李峤有一首诗《风》这样写道:“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结合这篇文章,你对这首诗有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鸣,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1】辨一辨,再组词。
例( ) 倘( ) 踏( ) 阴( )
列( ) 淌( ) 沓( ) 荫( )
【2】“率”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率领”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用上第二段中的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中“率领”“耸”“大踏步”三个动词把母鸡和雄鸡的样子写得 _______。“率领”一词写出了母鸡犹如 ________的情景。“耸着尾巴”“大踏步”写出了雄鸡________的状态,它俨然一位 ______, 又如同一个 _________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拐弯处的回头
陈 果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爹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这个动作写尽了父爱的要义。
(1)查词典,理解下列词语。
①半信半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约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弟弟伤心、委屈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他( )跷起伤脚给爸爸看,( )哭丧着脸诉苦。
②( )这一切只发生在一瞬间,( )却打动了所有人。
(4)“这个动作写尽了父爱的要义”中“父爱的要义”是指( )。
A.每一位父亲都是爱自己的儿女的。
B.拐弯处回头“代表了父爱的动作”。
C.父爱是深沉的,是不善于表达的。
1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怀着好奇心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病句
(1)草原把夕阳照得五彩缤纷。
(2)小红和小莉是好朋友,她经常帮她复习功课。
(3)言行不一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4)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17、修改病句。
1.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看到眼前的这颗“五角星”,我不禁忍不住被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碧绿的草地上开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巴金的《海上日出》描绘了一个伟大的奇观,请你也来写一写你看到日出的景观吧。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将画面写生动。写完之后,你可以发到微博,让同学们给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