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句子“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缩写正确的一项是(   )

A.雨来最喜欢村边的还乡河。

B.雨来最喜欢这条还乡河。

C.雨来喜欢还乡河。

D.雨来最喜欢还乡河。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蛇  腔调  讨厌  遭秧 B.成绩  尽职  汤园 歪斜

C.昂首  提供  反抗  侍候 D.警戒  饭馆  京剧 敏婕

3、根据你的理解选择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选项。

1“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

A.作者在诗中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

B.“心中的风雨”指的是作者遇到的困难和不愉快的事。

C.作者将“我”对母亲的依赖和风雨中的鸟儿归巢进行对比,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怀抱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

D.这首诗中两个“风雨”意思相同,指的都是自然界的风和雨。

2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

A.这首诗运用了“兴”的手法,表明了诗人对于星星和花朵的爱同大海一样。

B.诗中三个反问句式的排比,体现了诗人对于大海的热爱。

C.大海对于诗人的创作以及思想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

D.诗中作者把自己的思潮亲切地说成是有波涛的清响,说明大海与作者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

3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

A.“月明的园中”交代了时间与地点。

B.藤萝的叶子既交代了具体地点,又写了周围的环境。

C.“母亲的膝上”暗中交代母亲的膝与别的事物不同。

D.这首诗中“永不漫灭的回忆”指的是作者对纯真童年的回忆。

4、“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这句插入下面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①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

②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然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

③如果把天空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之后

5、关于《清平乐·村居》说法错误的是( )

A.“清平乐”是词牌,“村居”是词的题目。

B.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C.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因为讲究押韵,这首词的上阕押的韵是“ao”,下阕押的韵是“ong”。

D.“醉里”是酒后微醉的意思。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许(yǔn) 规(ju)

B.走(nián) 脸(jiá)

C.永(hénɡ) 婚(xùn)

D.洁(shènɡ) 毛(jié)

7、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   )

A.心情不舒畅;心烦 B.密闭;不透气

2其不备(   )

A.富有 B.利用(时间、机会) C.追逐;赶

3可亲(   )

A.柔和 B. C.使变软

4无忧无(   )

A.思考 B.担忧;发愁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 )            ( )

( )            ( )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我们去看海

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

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

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

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

海的胸怀如此地宽大

海的家园如此地富足

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

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

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

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

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

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

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我们”对大海的________

【2】通过查词典,可知诗中最后一句下划线词“启迪”的意思是 。大海给我们的启迪有(  )(多选)

A.海纳百川,胸怀宽广。

B.海蕴藏着财富,是取之不尽的宝库。

C.海跃动着鲜活的生命。

D.海是生命起源之地。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内知识加油站。

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 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1. 在美丽的雪景中作者把溪中的石头比作了,从这里让我们体会到了:。

2.请你用好像……好像……好像……”写一段话。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巴金

小时候我害怕狗。记得有一回在新年里,我到二伯家去玩。在他那个花园里,一条大黑狗追赶我,跑过几块花圃。后来我上了洋楼,才躲过一场灾难,没有让狗嘴咬坏我的腿。

以后见着狗,我总是逃,它也总是追,而且屡屡望着我的影子狂吠。我愈怕,狗愈凶。

怕狗成了我的一种病。

我渐渐地长大起来。有一天不知道因为什么,我忽然觉得怕狗是很可耻的事情。看见狗我便站住,不再逃避。

我站住,狗也就站住。它望着我狂吠,它张大嘴,它做出要扑过来的样子,但是它并不朝着我前进一步。

它用怒目看我,我便也用怒目看它。它始终保持着我和它中间的距离。

这样过了一阵子,我便转身走了。狗立刻追上来。

我回过头,狗马上站住了。它望着我恶叫,却不敢朝我扑过来。

“你的本事不过这一点点。”我这样想着,觉得胆子更大了。我用轻蔑的眼光看它我顿脚,我对它吐出骂语。

它后退两步,这次倒是它露出了害怕的表情。它仍然汪汪地叫,可是叫声却不像先前那样地“恶”了。

我讨厌这种纠缠不清的叫声。我在地上拾起一块石子,就对准狗打过去。

石子打在狗的身上,狗哀叫一声,似乎什么地方痛了。它马上掉转身子夹着尾巴就跑,并不等我的第二块石子落到它的头上。

我望着逃去了的狗影,轻蔑地冷笑两声。

从此狗碰到我的石子就逃。

【1】简单概括“我”小时候怕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最能表现“我”怕狗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一个表明“我”不怕狗了的语句;用“~~”画出一个表明狗怕“我”的语句。

【3】读短文,把正确答案填到括号里。

(1)短文是按________的顺序叙述“我”对待狗的态度变化的。

A.看狗 怕狗 打狗 笑狗 B.怕狗 看狗 打狗 笑狗

C.打狗 看狗 怕狗 笑狗 D.怕狗 看狗 笑狗 打狗

(2)“我”长大后为什么不怕狗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我”的个子渐渐长大了 B.狗不再咬“我”了

C.“我”觉得怕狗是一件可耻的事 D.“我”找到了对付狗的办法

【4】文中重点描写的狗是一只什么样的狗?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狗”就是我们要面对的困难,或者是我们的敌人,那么作者对待狗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

  ①刘备三顾茅庐之前,曹操曾三请诸葛亮。这件事鲜为人知。

  ②曹操早听说过诸葛亮是个能人,就决定请诸葛亮当谋士。第二天,他领着程煜、曹洪等人马,带上金银财宝上了路。他们赶到卧龙岗已是中午,人困马乏,就到路边茶馆里歇脚。曹操先后吩咐曹洪与程煜去请诸葛亮到茶馆来叙谈,诸葛亮都没理他们。于是曹操便亲自出马。

  ③曹操一行来到茅庵门前,只见柴门大开,诸葛亮正在草堂读书。曹操进了屋,诸葛亮一没起身让座,二没磕头下拜。曹操强装笑脸,问:“你可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先生?”诸葛亮头也不抬,随口应道:“不敢!不敢!我是个山野村夫。听说丞相远道而来,专门在此等候。”说罢,把书本一合,斜着眼睛望着曹操。曹操仔细把诸葛亮打量了一番,果真气度不凡,就赶紧叫人抬上礼品,说:“先生足智多谋,专程登门请你出山.为我统一天下卖力。”

  ④诸葛亮一听,哈哈大笑,说:“丞相花大本钱请普通山民,不怕失了面子吗?”说罢,仰天大笑。曹操本来就谨慎多疑,以为诸葛亮取笑自己,后悔不该亲自来请他。曹操本想发火出气,又怕传出去,坏了礼贤下士的名声,支吾着说:“那就不必勉强了!”说罢,灰溜溜地走了。

  ⑤这件事传到民间,变成了一句歇后语:“曹操请孔明一没诚心。”

1.辨字组词。

  矛(   )   谨(   )   诸(   )   悔(   )

  茅(   )   勤(   )   储(   )   诲(   )

2.给短文取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3.曹操三请诸葛亮:第一次由___________去请,第二次由___________去请,第三次由___________去请。最终无功而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①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②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③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找出选段中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选文中的拟人句。句中“   ”字用得好,写出了嫩笋的长势迅速。

3选文中标示③的句子,让我们仿佛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读标示①②的句子时,你会想到什么画面?分别用一个词概括。

从第①句我仿佛看到________的画面。从第②句我仿佛看到_______的画面。

14、课内阅读。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中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  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 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在选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汉字,与前面的字组成恰当的词语。

【2】鹅的叫声的特点是什么?如果鹅也会说话,见到生客,它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作者从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出了鹅的高傲。

【4】选文第2自然段中,作者将鸭和鹅进行__________:鸭的步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鹅的步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完成句子

1.________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________从不吃惊。(填关联词)

2.它们和乡下人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雄鸡在场地上走来走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姐姐对哥哥说:“我们一起去看望外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句子。

1.扁鼻子军官压住肚子里的火气,用手拍着雨来的肩膀轻轻地,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说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日的芒砀山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澈的泉水把晚霞映得一片金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强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中国最早的诗歌来自于两千多年的前《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1处重复,1处搭配不当,2处错别字。)

阅览室的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崭新的新书,桌子上还摆放着《少年文艺》《西游记》和《中国少年报》等杂志。许多读者以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的看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读句子,解释画线的词语。

(1)那孩子屏住呼吸,瞄得很准。

  ( )

(2)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 )

  ( )

(3)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

  (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