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填入下面句中合适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A.不是……而是…… B.无论……都……

C.因为……所以…… D.不但……而且……

2、获得学问的主要方法(  

A.看电视   B.电脑   C.阅读书籍

 

3、下列同学抄写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B. C. D.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息(bǐng) 奢 B.口(育(

C.xiāo应(gōng D.视(guī) 枝花落(shé

5、读下面句子,写出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A.表示引用部分。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

(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

(2)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  )

(3)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

 

6、下列词语中,与“雪绣的花边潇洒”中“潇洒”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

A.飘逸

B.呆板

C.自然

D.大方

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好久没说话,神情有些沮丧。(神态描写)

B.教夜课的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外貌描写)

C.那军官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动作描写)

D.望着漫天大雪,青铜在心里不住地说着:“买鞋的,快来吧!买鞋的,快来吧!……”(语言描写)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反义词

接受—— 耐心——  

黑暗—— 欢乐——  

镇定—— 个人——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古诗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__________,__________。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在横线上把这首词补充完整。

【2】“亡赖”原意是______,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形象地刻画出小儿的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小儿的_______之情。

【3】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第一句描写了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美丽环境。

B.大儿子不擅长种地,你看他正在溪东边锄豆子呢!

C.“卧”字用得极妙,一个字就使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跃然纸上。

D.这首词表现出了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4】“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的情景,为他们写一段对话。

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下面语段,练习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哈尔威巍然吃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诺曼底号”遇难记》)

1解释词语。

惊慌失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镇定自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课文内容,“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松鼠(节选)

[法]布封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zhēn)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yīnɡ)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1第一自然段中写松鼠讨人喜欢的原因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第一自然段中说明“松鼠最不像四足兽”的理由的句子。

3比一比,下面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①尾巴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

②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作者运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松鼠的________特征及身体________等特点。

5第二自然段着重介绍了松鼠(  )方面的特征。

A.饮食习惯 B.生活习惯 C.玩耍习惯

6下面句子中“漂亮”一词的含义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B.春天的花园百花齐放,漂亮极了。

C.这件事你处理得干净利落,皆大欢喜,干得漂亮。

7你喜欢松鼠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短文

于是,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在欢乐地动荡着。海洋翻腾起白色的泡沫,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他是这样复杂,又是这样单纯;是这样猛烈,又是这样柔和。他一秒钟也不停止自己的运动。

在海底,一只爬满了贝壳的、朽烂得只剩一层发锈的铁壳的沉船,它早已不耐烦海洋这无休无止的晃动了,悄悄地问:“可以休息了吧,可以休息了吧?”

海洋记得住一切,他以和小溪流同样清亮的嗓子回答:“休息?为什么?那可不成!”他的无穷无尽的波浪就这样一起一伏,没有头,也没有尾。月亮出来了,月亮向着他微笑。太阳出来了,太阳出向着他微笑。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海洋更加激起了自己的热情。他不断涌跃起来,离开了他,一边舞蹈,一边飞向纯洁的蓝天。

巨大的海洋唱着小小的溪流的歌:“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

1选文中写沉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海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体现了海洋__________的精神。

13、阅读理解。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镇定自若——________   惊慌失措——________

2选文中写到了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诺曼底号”遇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船沉没的时候,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想一想,他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课文,说一说文中的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一望,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在葱郁的树丛中,有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上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丝痕迹。往远处看,隐隐约约地望见北京城的城楼和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长长的堤岸旁有倒垂的杨柳。堤上是一座座石桥。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是一片树林,在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沿着湖边走到湖中心的那个岛上去,有一座石头砌成的长桥,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把湖岸和湖中心的岛连接起来,好让人们走到岛上去。

桥栏杆上有几百根柱子,每根柱子上都有石刻的小狮子,可是没有两个狮子的姿势是相同的。

颐和园,不愧为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1选文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__

2作者按照______顺序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处景点。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原文中“北京的颐和园是我国最美丽的皇家园林”这句话与短文中的哪句话相照应?用“~~~”画下来。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梅雨潭的绿具有什么特点?在作者笔下,这种绿又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他说话的表情,布满皱纹的脸,认真而诚恳,一幅完全信任我的样子,我对他说了声谢谢。心里想:一定得赶紧把这十元钱,他这么信服我。

17、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一幢幢高大的高楼拔地而起。

②我们参观了科技馆,开阔了眼界和知识。

18、修改病句。

(1)指南针和造纸一样,都是古代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到扬州,把瘦西湖、个园、何园这三个著名景点基本上都游览了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在本单元里,我们阅读、收集了许多诗歌,还做了自己的诗歌摘抄本。同学们可以尝试写一首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要求:1.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的时候要注意分行。

2.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