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循着水声来到溪前,溪水很清,鱼戏水中。”这一句,插入下面语段中哪个位置最合适?(   )

进入樱桃沟,便可听得溪水潺潺。溪边怪石林立,抚奇石,观游鱼,其乐无穷。沿溪向前行,山间有野花,溪边有野草,真是美不胜收啊!

A.第1句之前 B.第1-2句中间 C.第2-3句中间 D.第3句之后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4分)

(yǎnɡ rǎnɡ) 略(qīn qǐn)

图(qí qǐ) 坝(dī tī)

 

3、如果你想坐游船、玩石窟,但游玩时间又较为紧迫。哪条路线最适合你?(  )

①探秘精华游:北大门→跑马场→环溪索桥→命名记→35号石窟。(原路返回)

②探秘体验游:北大门→跑马场→环溪索桥→命名记→2号石窟→35号石窟。(原路返回)

③探秘观光游:北大门→跑马场→环溪索桥→命名记→35号石窟→2号石窟→天鹅湖→24号石窟→西大门。(或返回至北大门)

④休闲半日游:西大门→24号石窟→天鹅湖。(原路返回)

A.探秘精华游 B.探秘体验游 C.探秘观光游 D.休闲半日游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róng)  洛阳nuò yáng

B.yàn)  台(liàn

C.涌(xiōng)  相féng

D.jiè)  乱(hùn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中有些词句特别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想法。

B.“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更容易让人明白。

C.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自己猜一猜答案,不需要问别人,多想想就能懂了。

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B.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

C.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D.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7、《夏洛的网》里夏洛是一只( )

A.小猪

B.老鼠

C.蜘蛛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根据拼音写词语。

xī shū máo yán nù hǒu jiàn kāng téng lu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méng lóng wèi jiè tuī cè jiāo chā shì hòu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

,溪上青青草。 ,白发谁家翁温?大儿 ,中儿   。最喜 ,溪头  

1把词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词中的“卧”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一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人在词中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

我最喜欢从窗子里看外面的景物。

四岁时,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从窗口往外望去,一派江水,茫茫东去。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中午却异常晴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也十分有趣。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的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五岁时,我从武汉坐客轮去重庆。从窗里眺望长江,江面平静得很,像面镜子。远处的龟山和蛇山的轮廓十分清晰,我还看到了黄鹤楼。大小数百只渔船,停在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跟煮饺子一样。

六岁时,我又同爸爸坐火车到北京去。我又选择了靠窗子的座位。窗外是辽阔的华北平原。火车疾驰,铁路两边的树木飞快地向后倒退。晚上,火车的轮子唱着欢乐的歌曲。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更是别具风味,远处的灯火就像一朵朵金花、一颗颗金星,点缀着大地,构成一幅神奇的图画。

多少年过去了,但是我仍然喜欢倚着窗子向外看。窗外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窗子已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分不开了。

【1】第2自然段是按照 __________ 顺序写的。

【2】“祖国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作者想到了__________。“我每年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面上看是写___________,实质是写透过窗,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美景。

【4】本文和本课课文都是围绕“窗”来写的,本文表达了_______。本课课文则表现了__________

11、短文

  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墙脚下边,杏树苗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嘻嘻!”

  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杈。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脚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杏树流着眼泪在雪下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可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当它到开花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几个枝杈。

  掐尖、斧砍、锯杈并没有熄灭杏树心头的火焰。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杏树终于长到大墙外边,开出鲜艳的花朵。

很多小鸟来赏花,它们望着杏树满是创伤而又弯曲的身体,不觉惊叫起来:“你靠什么力量活下来,又开出这么美丽的花?”杏树回顾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深思很久,最后深情地说:“希望,还有信念。”

1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请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给短文加个题目。(方法提示:短文主要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壳   (    )的冬天 (    )的花朵

 (    )的身体   (    )的道路 (    )的杏树

12、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的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映在河水中。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粼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的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了灰暗的一片,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微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结实,牢固;②坚硬;③坚决地;④本来。____

:①遮盖,掩蔽;②关;③乘人不备(袭击、捕捉)。____

【2】阅读短文,在文中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文章的第三至六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写的。

【4】读文章第三自然段,这段文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事物的描写,写了小河_____(时间)迷人的景象。

【5】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读画“ ”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这一假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假说”是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之后的推测,句中的“________”一词也说明科学家们在没有找到证据前无法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

【2】“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 )

A.古生物学家们绘制的恐龙的画像。

B.古生物学家们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

【3】“点睛之笔”在文中指( )

A.为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证据的辽宁西部发现的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B.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C.文章或绘画传神的精妙之处。

【4】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老婆婆的手像干树枝,脸像枯树皮,牙齿脱落,两颊凹陷,可她的眼睛又明又亮,像闪耀的星星。奇怪的是:这样穷苦的一个老人,谁都尊敬她。伤心的人不再流泪,心中满怀宽慰,轻松愉快地离去。愤怒的人见了老婆婆,她送一件礼物,愤怒的人不再生气,转怒为喜,心平气和地离开。劳累的人遇到老婆婆,她送一件礼物,劳累的人有了力量和信心,精神焕发,唱着歌儿继续前行。各式各样的人跑到老婆婆那里,每个人都得到了礼物,高兴地回去了。

老婆婆很穷,可她的礼物总也送不完。你猜猜看,老婆婆的礼物是什么?

老婆婆的礼物,是真诚的微笑。

【1】用“﹏﹏﹏”画出描写老婆婆外貌的句子,并写出所画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这样写的好处。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是一个过渡句,作用是_________

【3】你觉得老婆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

A.老婆婆是一个有魔力的人。

B.老婆婆是一个慈祥的人。

C.老婆婆是一个善良、乐观、待人真诚的人。

D.老婆婆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

【4】想象一下,还会有哪些人见到老婆婆?老婆婆会对他们说些什么?他们又会怎样离去?

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根据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内容,回答问题。

1.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这段话里的两处错误。

同学们好!明天我们去参观搏物馆。那里有唐代文物精品、潮州木雕等展览。请大家带上水壶和雨伞,在学校门口集合早上九点。

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医院。

1.听了张老师的报告,我对写科幻作文产生了浓厚的愿望。

2.在马上,你不用离鞍,虽然稍一伸手,但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3.“六一”庆祝会上,我的舞蹈刚跳完,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家就热烈鼓掌。

18、修改下面这段话。(共5处)

五月份,我们四年级学生集体阅读了党史故事,并组成了一只只队伍,进入到社区、公园、长辈家里等地点,开展了一次党史宣传活动。宣讲过程中,大家不仅讲得枯燥无味,还分享了自己从伟大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和品质。另外,我们还一起阅读了“敬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了解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党史人物。每周升旗仪式上,教师也会给我们讲一讲伟大人物身上从前有趣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坚守的传统美德。你在生活中一定遇到过与诚实守信有关的人和事吧!选择其中最让你深有感触的一件事写一写,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给你的启示。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