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
B.李老师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大家都很尊敬他。
C.牡丹花上,停着一只花蝴蝶,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生怕惊扰了它。
D.元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是左顾右盼。
2、“海风 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句中应填入的词语是( )
A.激烈 B.猛烈 C.热烈 D.强烈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C.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D.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4、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黑水瓶 墨绿 嫩绿
B.淡绿 粉绿 集中
C.交又 教练 指挥
D.整齐 节拍 乱风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乡下人家》一文按照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交叉描写的方法,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B.《天窗》一文是文学大师老舍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而写的一篇散文。
C.《天窗》一文中“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出现了两次。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和丰富的想象 。
D.《三月桃花水》一文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等,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
6、下列选项中含有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的是( )
A.凉爽——清爽 仿佛——似乎 B.寂静——喧闹 温柔——轻柔
C.炫耀——夸耀 胆怯——害怕 D.徜徉——俳徊 潇洒——洒脱
7、选择关联词填空。
只要……就…… 之所以……是因为……
如果……就…… 虽然……还是…… 因为……所以……
【1】是的,( )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 )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2】正( )我喜欢吃鱼,( )才不能收人家的鱼。
【3】薄薄的鸡蛋壳( )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它能够把受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4】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 )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 )可以一栏葡萄上路。
【5】( )上班前她就感到身体疲倦不适,( )坚持在科室里忙碌着,密切关注着每一个患者的病情。
8、改“被”字句。
(1)人们打扫干净了街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导员的鲜血染红了那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
【2】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我是怎样从琥珀中发现恐龙的(节选)
邢立达
琥珀不仅是树脂的化石,而且它里面包裹着史前的生命,这些活灵活现的生命,是我们古生物学家一生的追求,我们称之为“时光的胶囊”。它冻结了时光,把上亿年前的古生物包裹起来,原封不动地送到我们面前,这是它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意义。
我们还在琥珀里找到了可爱的小恐龙。有一天,一位琥珀商对我说:“这个琥珀好漂亮,有两只小蚂蚁正在往树上跑。” 我仔细一看,这个所谓的“树”是羽毛,而且这个羽毛非常原始,只可能出现在白垩纪的古鸟身上,或者是当时普遍存在的恐龙身上。
我当时心情非常激动,把这个标本带回中国,经扫描发现, 这果然是一段有着八九个锥体的恐龙尾巴。
鸟类的羽毛多样性极强,一共有五个发展阶段。这个琥珀里的恐龙羽毛并不属于这五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处在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环节。神秘的中间环节是全世界古生物学家的终极追求,这个羽毛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经过艺术家的复原,我们看到这是一只在地面上奔跑的、只有 18 厘米高、吃着小昆虫的肉食性小恐龙,非常可爱。
【1】“原封不动”的意思是________。写出两个“原封不动”的近义词: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把琥珀比作“时光的胶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琥珀是一种化石。( )
(2)琥珀里的恐龙羽毛属于处在鸟类羽毛第一二两个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环节。( )
(3)艺术家根据琥珀里的恐龙尾巴,复原出一只小恐龙。( )
【4】猜想一下,这只小恐龙的尾巴是怎么跑到琥珀里的?
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第___________句描写荷叶。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______。
【2】作者细致观察了 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并用“ ”画出来。
【3】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家乡的蒿笋
我的家乡——武进市,有一种“专利特产”——蒿笋。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过了这个地段,穿乡过村,也难于寻觅它的踪迹了。家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王母娘娘下凡云游人间,来到我们这鱼米之乡时,看到这儿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民善良,心里留恋不舍,离去时便把头上的银簪留在了江边。从此以后,这里就有了洁白美味的蒿笋。
每年初春,江边的芦苇刚刚发芽,蒿笋便随之探出了小脑袋,到了春夏之交,芦苇在河滩上织成青纱帐,蒿笋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变得白白胖胖了。它们把身子隐藏在芦苇丛中,等待人们去采集。人们把新鲜的蒿笋剥去了一层外皮,便露出了里面洁白无瑕的笋芯,鲜嫩得仿佛吹弹可破——这便可以用来制作鲜美的菜肴了。
蒿笋的吃法很多,( )每种做法各有各的妙处,( )总少不了鲜、嫩、香、脆这四大特点。
这个季节,正值长江边上又一特产——籽虾上市的时候。于是,蒿笋烧籽虾也就成为家乡的一道名菜,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银条托金虾”。瞧,白嫩的蒿笋上托着鲜红金亮的籽虾,红白相间,看一眼就会使人心醉;扑鼻的浓香沁人心脾,仿佛渗入了每一个细胞,使人胃口大开,垂涎欲滴;夹一段放入口中,只那么轻轻一咬,随着“咔”的一声脆响,一股奇特的鲜味从舌尖渐渐扩散开来,一直鲜到心里。
蒿笋( )香浓味鲜,美味可口,( )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多种微量元素,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呢!
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作客,勤劳淳朴的家乡人们一定会让您尝尝家乡的珍品——蒿笋!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_____ 善良_____ 隐藏_____
【3】蒿笋生长在哪里?请用直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4】用蒿笋做的菜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
13、读片段,回答问题(12分)
做大买卖的老板都有一套生意经,变着法儿多(赚 嫌)钱,父亲对老板定价太高心里不满意,对老板的行为也看不下去。他还像过去那样认真选料,一点儿不马虎。老板(赚 嫌)他扔得太多,让他少扔点儿)、掺(chān)点儿假,他不听。老板给他派的下手,他也不满意,(赚 嫌)那个下手不熟练,动作太慢。他常说:“还不如我闺(guī)女呢,太慢了!”干了不到一年,父亲就辞去了这份工作,仍然提(篮 蓝)叫(买 卖)。自己吃苦不怕,他说,凭着良心做买卖才是正路,不能做亏心买卖。“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 作)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1)本文段选自《 》,作者是 。(2分)
(2)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汉字。(3分)
(3)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生意:A、富有生命力的气象,生机; B、指商业经营。
①做大买卖的老板都有一套生意经。 ( )
②春天,这里本是一片蓬勃的生意,但持续的旱灾却让这里变成了寸草不生的荒地。( )
(4)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间接转述句,使意思保持不变。(2分)
他常说:“还不如我闺女呢,太慢了!”
(5)说一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4、阅读理解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馒头。
回家的路上,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的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有品出味儿,馒头已经不见了。又走了一点,口水和肚子故技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稀汤吗?娘说过,她不喜欢吃麦粑呀! 我回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面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的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了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到“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孩子,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来:“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
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竟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热腾腾的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分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用下面词语造句。
热腾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明明没有拿回学校发的三个馒头,为什么娘却对邻居说我拿回了馒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说“就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课文内容答题。
(1)这篇文章在描写颐和园时,是按照什么样的先后顺序来写的?(______)
A.佛香阁 B.万寿山 C.昆明湖 D.长廊
A.D B C A B.D B A C C.D A B C
(2)“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中的“滑”字能不能换成“驶”?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这里景色真美!泉水清如明镜,山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真想一副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17、修改病句。
1.看到眼前的这颗“五角星”,我不禁忍不住被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碧绿的草地上开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乐园。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根据《白羊和黑羊》的开头,续写这个故事,要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村子里有一条小河,河面上有一座独木桥,白羊住在河的这一边,黑羊住在河的那一边。有一天,白羊和黑羊都出门去。他们在独木桥上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