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里。(5分)

呼唤   呼吁

(1)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 )什么。

(2)我向整个国际社会(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爱护 维护 保护

(3)爸爸倒在了( )世界和平的圣坛上。

(4)我们要学会关心父母,(   )家人。

(5)全世界人民要携起手来,( )我们的地球。

 

2、选择正确的读音。

(pī  pǐ    (shān  sān)

(yín  yíng) 国(zhǔ  zǔ

 

3、(词语搭配)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悠闲地觅食 B.疯狂地扫荡 C.细嫩的皮肤 D.欢快地鼓励

4、本次习作你打算写什么?怎么写?选一选,填一填。(小贴士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展开想象。想象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有科学依据,力争做到合理而有创意。)

我会审题

根据习作要求,我要写( )

A.我想变成的一个人

B.我想发明的一个神奇的东西

C.我发明过的一个神奇的东西

D.我见过的一个神奇的东西

5、下列关于《柳林风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水鼠是一个热情好客、充满浪漫情趣的小动物。

B.癞蛤蟆酷爱开汽车而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后来扮成洗衣妇逃出了监狱。

C.河鼠受蛤蟆的影响想要航海远行。

D.鼹鼠是在小河边遇见水鼠的。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警戎  迟钝 朦胧   焦躁不安

B.扩大  侍候 锐利   彬彬有礼

C.晌午  分辨 慰籍   依山傍水

D.旗帜  稀蔬 拂拭   相题并论

7、下列词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于(chán   蓉(   山(chǔ

B.阳(   池(yàn   梅(

C.kūn   hén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lún Iǐ zhì xù zhŭ zăi jīng huāng shī cuò

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kū Iong pōu kāi fú róng bǐ mò zhǐ yà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现代诗阅读。

奇怪的事

我奇怪得不得了,    

从乌云里落下的雨,

怎么会闪着银光呢?

我奇怪得不得了,

吃的是绿色的桑叶,

怎么会长成白色的蚕宝宝?

我奇怪得不得了,

谁都没碰过的葫芦花,

怎么会自己“啪”地就开了花?

我奇怪得不得了,

为什么问谁谁都笑着说,

“那是当然的啦。”

【1】诗歌主要写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自然现象感到奇怪。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儿童认识事物的角度来写,语言幽默风趣。

B.全诗充满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C.诗歌的最后一节写出了大人对“我”所问问题的嘲笑。

D.诗歌通过写作者对大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表现了作者勤于动脑、乐于思考的品质。

【3】你对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产生过疑问呢?仿照诗歌写一写。

我奇怪得不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毛遂自荐

  平原君打算带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同到楚国搞联合。他有三千多门客,按说挑二十个人本不算回事。可是这些人,文是文的,武是武的,要文武双全还真不容易找。平原君挑来挑去,只挑出十九人,这可真把他急坏了。

  忽然,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起来说:“不知道我能不能凑个数?”好多人拿眼睛瞪他,好像叫他趁早闭嘴。平原君笑着说:“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毛遂,大梁(魏国国都)人,到您门下三年了。”平原君一听,不屑地说:“三年了,我怎么都不知道你呀?有才能的人就像一把锥子,搁在兜里,它的尖就会露出来。”毛遂冷笑一声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了这把锥子。您要是把它放进兜里,它早就戳出来了,难道单单露个尖儿就算了吗?”平原君佩服他的胆量和口才,就让他凑齐二十个人。当天辞别赵王,到楚国去了。

  平原君跟楚王等讨论合纵抗秦的大事,毛遂他们在台阶下等着。楚王说:“历来主张抗秦的都没有好下场,谁要联合抗秦,谁就先倒霉。”任平原君怎么说,楚王就是不同意抗秦。突然,有个人拿着宝剑上了台阶,跑到楚王面前嚷道:“合纵不合纵,只要一句话就行了。怎么这么半天还没说停当!”楚王先是一惊,接着很不乐意地问平原君:“他是谁?”平原君马上说:“是我的门客毛遂。”楚王闻听大怒:“咄!我跟你主人商议国家大事,你多什么嘴?还不滚下去!”毛遂拿着宝剑又往前走了一步,说:“合纵抗秦是天下大事。天下大事天下人都有说话的份儿!这怎么叫多嘴呢?”楚王见他跑上来,害怕了。又听他说出来的话句句在理,他像只斗败了的公鸡似的,换了副笑脸对他说:“先生有什么高见,尽管说吧。”毛遂冲楚王一抱拳说:“楚国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万雄兵,一直做着霸主,以前的历史多么光荣!没想到秦国一起来,楚国连着打败仗,堂堂的国王当了秦国的俘虏,最后死在秦国,这不是楚国的耻辱吗?紧接着又来了个白起那小子,把楚国的国都夺了去,改成秦国的南郡,逼得大王迁都到这儿。这种仇恨难道大王忘了吗?今天平原君来跟大王商议抗秦大事,还不单是为了赵国,也为了楚国啊!”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面红耳赤,一句句像锥子一样扎在心上。楚王不住地点着头说:“你说的是,我同意合纵抗秦。”

  楚王和平原君接过盛着鸡血、狗血、马血的铜盘子,把血涂在嘴唇上,当场歃(shà)血为盟。平原君和另外十九个门客全都佩服这把“锥子”所起的作用。

1.“毛遂”是战国时代赵国________的门客。“荐”的意思是________。在文中毛遂是这样推荐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王对毛遂的态度前后有很大的变化,用简短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句子的意思。

  (1)您要是把它放进兜里,它早就戳出来了,难道单单露个尖儿就算了吗?

  毛遂要告诉平原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原君和另外十九个门客全都佩服这把“锥子”所起的作用。

  “这把‘锥子’”是指谁?平原君和另外十九个门客为什么会佩服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乡下人家》选段,完成练习。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1】选段中描写了哪三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第2自然段中的一个拟人句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在内容上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选段,你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丰碑

①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冰坨,狂风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②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员骑。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他们面临的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一天要走100多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③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

④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⑤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⑥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儿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些迷离。

⑦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那么镇定,那么自然,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一时无法辨认面目……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他的御寒衣服呢?为什么没有发给他?

⑧将军的脸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⑨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剧烈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⑩终于,有人对将军小声说:“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发火的表情突然凝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为闪烁的明珠……他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在弥天的雪雾之中大步向前走去。他耳边回响着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好像云中山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请在“□”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并说说用哪句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⑦段主要用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了老军需处长冻僵在枯树下的情景,给人的感受是那样庄严肃穆。同时,我们被他______________的品质深深地感动着。

13、课内阅读。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作者把昆明湖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个比喻写出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句中“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课文写游船、画舫在湖面上前进,用“滑”而不用“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短文中“古怪”的意思是(  )

A.指猫的性格与众不同。

B.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

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无忧无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尽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围绕____________写出猫有时特别____________,有时特别____________,同时非常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综合性学习。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诗歌,四年级(1)班举办了“轻叩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1.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班委会拟定了两个活动项目,请你再补充两个。

①搜集喜欢的诗歌 ②整理搜集的诗歌

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请将表格填完整。

诗歌(长的诗可以只填诗歌的题目和作者):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本学期已经即将结束了。在这学期里,我们班同学经长阅读《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国少年报》等报刊。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认识。我们班还被评为“读书活动先进集体”,这多么值得我们自满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一天。小猪想出去找朋友玩儿。他来到树森林里,碰到了小花猫,对他说,小花猫,我们交个朋友吧。小花猫呜住鼻子,一句话也不说,调头就走。小猪又碰到了小白兔,他对小白兔说,我请你吃萝卜,你能跟我玩儿吗?小白兔挥了挥手说:“不,我才不吃你的萝卜,因为你太懒了,不爱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有人说,电池不能乱扔。它会严重污染环境。魏学明同学却不理会,还说:大家不都乱扔吗,也没见有多大危害。

请结合你自己的认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