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与“诚信”有关的名句是(   

A.言必信,行必果。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篱落疏疏一径深(稀疏)

B.树头新绿未成(阴天)

C.梅子金黄杏子(大)

D.最喜小儿亡赖(指顽皮 淘气)

3、 走进天山深处 进入天山 再往里走

上面这些体现地点转换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A.铺垫

B.过渡

C.衬托

4、学了《芦花鞋》一课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铜和家人一共编织了一百双芦花鞋。

B.葵花每天都会背着几十双芦花鞋到油麻地镇上去卖。

C.青铜把自己脚上穿的芦花鞋卖给了城里人。

D.青铜是个哑巴。

5、根据诗的内容和主题判断,以下诗句中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          )

(           )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A.鸟,啼鸣了 才有了森林的生机

B.花儿,跌倒了  才有了香甜的果实

C.暖阳,照耀了  才有了嫩绿的新芽

D.婴孩,跌倒了 才有了嘹亮的啼哭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阳(luò)   漫()   山mài)   开(

B.xiè)   玉)   行(jiàn) 洗池(yàn

C.睡(hān)   奋(qín) 冰báo)   涌(xiōnɡ

D.次()   毁(cuī)   胸tánɡ

7、青铜是(  )。

A. 聋子

B. 瞎子

C. 哑巴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回顾课文内容,并填空。

(1)本册所学内容中,我们积累了范成大描写的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宿新市徐公店》与《清平乐村居》虽然都是描写乡村风景,但侧重点却不同,前一首描写了_______的乡村儿童嬉戏的场景,后一首则表现了作者对_______的乡村生活的喜爱。

(2)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人物:有_______的黄继光,_______的雨来,_______的男子汉,_______的哈尔威船长。

(3)我们常把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叫做“__________” ,把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叫作“___________”。

(4)天行健,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春的消息

风,飘绿了树枝,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飞过树林,飞上山岗,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

它牵引这我的双脚;

我高兴地捕捉住它,

又怜爱的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  

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

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 

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去年叶落的枝头,

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

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

听它唱歌,和你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

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

是谁搔痒了我的面颊?

啊,身边又钻出嫩绿出的小草……

 

1读诗歌,填空。

(1)这首诗押“___  ”韵,第三节诗的韵脚是_____

(2)读诗句,照样子写一写各小节写了哪些“春的消息”。

第一节:风摇绿枝条、水漂白鸭的羽毛 第二节:人们换春装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节:太阳明丽、小草发芽

(3)这首诗描写了情趣盎然的春天,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2给诗句选择合适的朗读语气。

A.惊喜   B.欢快和急切 C.渴望和欣喜   D.自豪、亲切

(1)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_____

(2)飞过树林,飞上山岗,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_____

(3)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   _____

(4)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_____

3第五节画“﹏﹏﹏”的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说是“沉睡”的溪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结尾用“……”说明还有很多春的消息没写,你能仿照第三节或第四节诗写写你眼中的春天的消息吗?注意分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   小英雄雨来(节选)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看村边的还乡河。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妈妈知道他又去要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坑上抓笤帚。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妈妈紧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一边回看。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转身就朝河沿跑。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河里不见了。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了个小脑袋。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1】简单写出选文中第3、4、5自然段中事情的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直线画出选文中描写还乡河景色的句子,写出这处景色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4自然段中画线句子“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雨来听出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看出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2自然段中画波浪线句子里的“逗号”为什么不能改为“顿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透过那方方的窗格,你也许看到对面人家围墙上有早起的牵牛花;你也许看到电线那儿有一两只麻雀在跳上跳下;你也许看到一株芭蕉舒展着它肥大的绿叶,悠闲地在微风中轻荡。

(   )你看到的是什么,你(   )会觉得这是一幅画,一幅生动而又宁静的画。

有风的时候,那拂动的枝、抖颤的叶,加上那飒飒的声音,那不只是一幅画,还是一首歌。

下雨的时候,你可以欣赏窗外那斜斜的雨丝、淡淡的雨雾以及那朵朵的花、片片的叶,都怎样由于雨水的湿润而加深了颜色。

每一扇窗都有它不同的画面,每一扇不同画面的窗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天气,都有它不同的姿态。

我喜欢窗。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作者描写了_______________时的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作者喜欢窗的原因有( )

A.窗的造型精美,让作者非常喜欢。

B.窗可以给作者带来灵感。

C.窗可以让人看到不同的世界,带来不同的心情。

4谈谈你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走完长廊,就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望,一座八角的宝塔形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佛香阁。在佛香阁下面又是一排排的宫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一望,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在葱郁的树丛中,有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上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丝痕迹。往远处看,隐隐约约地望见北京城的城楼和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长长的堤岸旁有倒垂的杨柳。堤上是一座座石桥。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是一片树林,在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1)这段文字选自《       》。

(2)“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座八角的宝塔形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句话描写的是(   ),主要是从它的(   )和(   )等(   )的特点来描写的,如(   )、  (   )的琉璃瓦闪闪发光等。

(4)课文叙述的顺序是:(   )→(   )→(   )。

(5)第3自然段起到过渡作用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开心阅读。

(一)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二)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选段(一)写出了母鸡(        )的特点。

A.欺软怕硬

B.拼命炫耀

C.无病呻吟

【2】联系全文内容选择填空:

( ),可以看出母鸡很负责;从( ),可以看出母鸡很慈爱;从( ),可以看出母鸡很勇敢;从( ),可以看出母鸡很辛苦。

A.有一点儿响动,就警戒起来,预备作战。

B.夜间有什么动静就啼叫!

C.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D.鸡雏们的肚子圆圆的,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3】作者之所以写下选段(二)这样的文字,是因为作者被_________身上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所震撼,认识到所有的母亲都是__________的。

【4】这两段话表现的感情不同,选段(一)表现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段(二)表现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几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______指点—______宽广—______

【2】说明内洞很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在文中画出“金华双龙洞”名称的由来。

【4】用“即使……也……”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综合展示。

本学期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请你推荐一本你认为比较好的书吧!

请先写出书名:《____ 

简要谈谈你认为好的理由: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下面这段话有五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盛名,书中塑了唐僧,孙悟空和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爱不失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中国最早的诗歌来自于两千多年的前《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作文。

生活,无时无刻不给予我们收获。辛苦劳作,我们会收获果实;用心做事,我们会收获喜悦;艰辛付出,我们会收获成功……你在生活中,也一定会有很多收获,请写出你的一次收获吧!题目可以是“我收获了 ”,也可以自拟。

要求:注意要交代清楚你收获的来龙去脉,把事情写清楚,语句要通顺,书写要工整。字数在3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