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搭配中错误的一组是(   )

A.囊萤夜读—车胤—勤奋苦学 B.程门立雪—杨时—恭敬受教

C.铁杵成针—李白—诚实守信 D.手不释卷—吕蒙—勤奋好学

2、下列“六一”活动筹备通知,写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

B.爷爷总是一丝不苟地打理院中的花草,所以它们长得很好。

C.今天同桌不小心弄坏了明明的玩具,明明一整天都是一副生气勃勃的模样。

D.小猫无忧无虑地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好像周围的一切都跟它没关系似的。

4、我会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标出。(4分)

(fánɡ  fǎnɡ) 望(liáo  liào)

(kàn hān)    洗(sù  shù)

 

5、下列与“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运用的说明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

B.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纳米技术的影子。

C.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

D.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

6、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变化多       

A.端正

B.东西的一头

C.方面;项目

D.用手很平地拿着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节选自《宝葫芦的秘密》,作者张天翼。

B.“我”和奶奶之间的规矩是奶奶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故事。

C.小时候的王葆是一个调皮、懒惰、不懂事、不讲卫生的孩子,是从让奶奶给他洗脚等情节中看出来的。

D.奶奶讲的故事里那些得到宝葫芦的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后来都过上了好日子。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积累本单元中优美词句,抄写下来,注意书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文精彩回放。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1“是永不漫灭的回忆”一句中,“永不漫灭”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回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事”具体指哪些事?为什么“这些事”会成为“永不漫灭的回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美文阅读

雨的四季(节选)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晩,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姿容——_______  粗犷——________ 端庄——_______  静谧——________

2作者笔下的雨在每个季节都不同,选一选。(填序号)

a.热烈而粗犷   b.端庄而沉静 c.柔情而有生机

1)春雨:_______ 2)夏雨:______ 3)秋雨:_______

3读第③段画“___”的句子,“别有一番风情”指夏雨的哪些方面?(  

A.说下就下;光头淋雨,更有滋味。 B.花朵、树叶、杂草成长。

C.雨点、蝉声、蛙鼓一起奏起雨的交响曲。 D.以上都是

4读第④段画“ ”的句子,作者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描写“秋雨”的?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5短文是围绕第________段来写的,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1、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段,完成各题。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ト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文段中加点的“这时候”指的是____________,从加点的“扫荡”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就是那个在地洞似的屋子里透过天窗向外看的孩子,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内心是________。雨过天晴,你会从天窗中看到____________,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重点片段品析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文中第( )句话写出猫的可爱,第( )句话写出猫的淘气。

【3】从“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你读出了作者对猫的( )之情。

13、课外阅读

植树还要爱树

植树的好处可多啦。树长大了,树叶不仅可以给人遮阴,可以使空气清新,还可以减弱噪音。树干可以用来盖房子,做家具和造纸。在街道、宅旁植树,还可以洁净空气和美化环境。

但是,植树还要爱树,才能保证种一棵活一棵。

刚种下去的小树苗特别需要水,如果很长时间不下雨,或者小树周围的土地非常干,那么每天都要浇水,一直浇到幼苗成活。树根是树木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人们常说,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这个道理。新栽的小树根扎得不深,如果经常摇晃,新长出来的细根很容易折断,树根吸收不到水分,树就会枯死。树怕剥皮,就是因为树皮里有许多输送营养的小管,如果把树皮剥了,树得不到养料就会死的。树皮破了,细菌侵入树身,树也会得病。另外,新栽的小树比较娇气,不能折断它的枝干,如果把主干弄断了,树就会生出许多侧枝。这样的树既不好看,也不能成材。

1.课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讲了一要”“三不要请答一答。

一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不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树木对人类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4、阅读下面选段,完成练习。

矢志寻蒿人

①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数十年来,她致力于中医药学研究,带领团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2018 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

②20世纪60年代,39岁的屠呦呦接受国家任命,开始着手治疟中药的研发。当时疟疾疫情难以控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使命!屠呦呦和课题组成员一头扎进了文献堆,寻遍古方,从中医古籍中寻求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次一次地试验,一次一次地失败,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在经历数百次试验后,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③研究中,屠呦呦甘于奉献,面对危险无所畏惧。在进行动物试验时,她从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青蒿素有疑似毒副作用。到底是动物本身的问题,还是药物所致?屠呦呦决定以身试药。当青蒿提取物放到她手里的时候,她没有丝毫迟疑,一口吞服而下。提取物的剂量从 0.35 克开始,依次递增至0.5克、1克、2克、3克、4克、5 克。数日之后,从实验室里传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药物安全!不久,青蒿素被广泛用于疟疾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④凭借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她仍然衣着朴素,过着平淡宁静的生活。她没有把名利看在眼里、揽在身上。面对赞誉,她总是淡淡一笑:“没有大家的无私合作,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屠呦呦名字源自《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青蒿是鹿儿所食的一种普通野草。屠呦呦正像那一株青蒿,如蒿叶般平凡,蒿花般淡泊。

⑤屠呦呦,这位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攻坚克难,矢志寻蒿,完美地诠释了改革先锋的精神内涵。

【1】文中画“——”的句子,第一句是对人物______的描写,第二句是对人物____的描写。从第____句中我能读出屠呦呦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2】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为研发出青蒿素,都做了哪些努力?根据短文内容,概括出两个小标题。

(1)_________(2)_________

【3】关于短文的题目,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点明了科学家屠呦呦的精神品质是“矢志不渝,专心研究青蒿素”,与短文最后一段相呼应。

B.题目没有直接点出寻蒿人的名字,表述不够明确。

C.题目富有文采,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通过题目,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寻蒿人精神品质的赞颂。

【4】读完短文,屠呦呦身上的哪种精神品质最打动你?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用“﹏﹏﹏”在文中标画出相关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学校发布了一则通知。园园请假没有到校,请你把通知内容转告给他。

通知

7月1日下午3点,树叶贴画比赛将在校科技馆举行。请各班参赛同学准备彩笔、胶水、剪刀、白纸、树叶等工具和材料,统一穿校服,佩戴红领巾,于2点50分到科技馆集合。

少先队大队部

6月29日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应得是感谢的。

(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

17、修改病句  

(1)我把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刻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将修改后正确的这段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请找出四处错误)

种子张开了小嘴儿,咂()着甜密的乳汁;舔着鲜美的雨滴,幼芽伸出了舌头儿;花苞胖了,滚动转动着晶莹的水珠儿;柳枝醉了,摆动着柔软的腰肢;小溪哭了,脸上泛起了酒窝儿,荡起笑的涟漪(lián y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展示。

假期里,你一定游览过风景优美的地方,上学放学的路上,你也许会留意过身边公园、花园、村庄。请你回忆那里的美景,再想象出画面,按一定的游览顺序记叙下来,注意把印象深刻的景物写详细些,突出它的特点。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