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十万个为什么》是我最爱读的一本书。

B.学校开展了许多社团活动,有轮滑、柔道、书法等……真是丰富多彩。

C.培根说:“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2、选字填空

)人 )倒

永( 齐( )公

呼( 掉(

)惧 海市( )楼

)想 )长

 

3、桑桑得了(   )病。

A.大脖子病 B.鼠疮 C.癌症 D.淋巴瘤

4、快来帮忙找读音。 

璃(pō  bō) 叹(zàn zhàn)   安然无(yáng yàng)

添(zēn zēng) 实(jiē  jié) 情不自(jīn  jìn)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kuò江(黑() 石钟

B.花(奇(hào着绳子(

C.那(shà) 一围(chóng) 时而zhǎi

D.边(xiāng蜒(wǎn) 石shǔn) 走了一zhuàn

6、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B.磨 曲

C.鼻

D.苦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常听妈妈说,他从小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农家小院里。

B.小强是我们班的纸老虎,每次都能带着我们出色地完成任务。

C.双龙洞里的石钟乳和右笋,形状变化多端,值得游人观赏。

D.爸爸装了一袋烟,咕咚咕咚地抽着。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读句子,在括号里补上合适的名词。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 )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 )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文主题探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1】这几句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中“________”一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刚放晴,小白菊尽情绽放的情形。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2】诗句中“_______”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雨后天晴的明丽画卷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幅画卷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山间移动的暗绿”指的是(       

A.山间的绿树

B.山间一团团的野草

C.天上的白云

D.浮云在山间的投影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岔路失羊》,完成习题。

扬子的邻居跑丢了一只羊。这个邻居把他的亲友都找来,又请扬子家里的人一起去追羊。

扬子说:“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因为岔路多。”说完,他就急忙追羊去了。

过了一会儿,那些追羊的人都回来了,扬子问他们:“追着羊了吗?”邻居说:“岔路本来就多,每条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道从哪条路上去追,不回来能怎么办?”

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整天不说一句话。他的学生很奇怪,就问他:“一只羊不值几个钱,又不是老师您的,为什么您这么不高兴呢?”扬子说:“我哪里是为了这只羊啊!我是因为这件事想到了我们求学。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不也像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

【1】认真读短文,先提出两个不懂的问题,再选一个试着解决。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是个反问句,把它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这个邻居怎么做才有可能追到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最后一段扬子的话,结合学习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文精灵。(回忆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转眼间,夕阳为天边披上了 的色彩, 随后,星星和月亮也为黑夜燃起了光明。父亲一手拿着手电筒,另一只手牵着我。 长夜漫漫,山路   ,我们父子俩小心地迈出每一步,终于走出了   的山林,回到了   的都市。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 ;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根据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仿写一个句子。

  身上,我学到了   ;从   身上,我学到了  

3父亲教育孩子要通过     、体会   等活动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4这段文字是按照_______顺序写的,夏夜的山林黑得很快,作者用______一词来表现。

12、课外阅读。

幸存者的记忆

“大舜”号在渤海湾中再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悲壮。302人只有22人生还,其中居然有一位女性。她叫董颖,今年26岁,在青岛帮人卖服装,她是只身去大连玩的。

当警铃第一次拉响时,头一次坐船的董颖吓坏了。她不知救生衣如何穿,泪水止不住地流在美丽的脸庞上。这时有两位还没穿上救生衣的大哥走了过来,帮她穿上了救生衣。董颖看到装船的通道上乱作一团,她手足无措地向着惊慌失措的人群跑去,发现那里的男人们都主动让出一条道,让妇女、儿童和老人先上甲板。

经过数小时垂死挣扎后,“大舜”号倾倒在大海中,船舱一下被水淹没了。同舱的几名男子击碎了钢化玻璃窗,第一个逃出这个船舱的是董颖——男人们再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不过,她也只是在大海中任凭风浪摆布。突然她看到一条橡皮救生筏,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爬上去。一个男子倾尽全身之力把她顶上救生筏。当董颖再来向他伸手时,一个巨浪将那位大哥卷入海底,再也没有起来……

筏子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董颖放声大哭。可一个大浪将筏子掀翻,董颖死死缠住了筏绳。她将两个指头伸进鼻子里,拼命地用嘴呼吸,不让水灌进鼻子将自己呛死。过了很久很久,董颖发现自己随筏子到了岸边,有人拉她,可没拉住,又漂远了一点,岸边也是惊涛拍岸,她随时可能被反弹到海里。董颖忙将筏绳解开,又是一个浪将她送到了岸上。这时一个渔民用羽绒服包住了她,她活了下来。

真可谓生死之劫啊!惊魂未定的董颖说,帮了她的男人们,其中哪一个不到位,哪怕是相差一秒,她都可能葬身大海。为她而去的男人们,伟大、无私,将会在大海中永生。她要将这个故事告诉世世代代的人们。

1“筏子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一句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当时_________的情况。

2第一段中的加点的“居然”表示________。用在这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作者特别提到董颖是“只身”去大连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文中多次写到董颖被吓坏了,这样写的作用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吾母吾师

母亲是60多年前从中国移民泰国的。我年幼的时候,母亲说泰语很别扭,常常被本地人取笑。

四年级之后,有一天,母亲翻出我的旧笔记本、旧书本,开始学习泰文。那时候,我不但没有以她的学习精神为荣,反而觉得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可恼的日子。我被迫做了母亲的教师。当时她36岁,我还未满10岁,而她对字母、发音、语法、字义等等无所不问。通常晚饭之后我做功课,母亲则学泰文。我们坐在饭桌两边,桌下蚊香的毒烟把人熏得昏头昏脑。母亲拿着我的旧课本来读,碰到不懂的字就大声拼出来给我听。有时她拼错了,我就得站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字。我说出读音、字义,母亲就用简单泰文或中文记下来,不久,我那些旧课本都密密麻麻满是她草草写下的笔记了。

妈妈进步之速令人难以置信。不过5年她就什么都可以读了,不论是小说、史书或报纸。泰语娴熟了之后,她又学英语。还做了我几个孩子的教师。这又是个奇迹。我得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母亲于是毫不犹豫给我代劳,把孩子照顾得妥妥帖帖。她把自己过去的艰苦经历归纳成宝贵经验,传给外孙。她会告诉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最初看来总是困难的,你尽了力还是觉得似乎永远不可能成功;但是只要锲(qiè)而不舍,总会有得心应手的一天。

妈妈的求学历程,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我明白求学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和母亲一样,我36岁才开始修学一些从前没机会学的科目。求学需要的只是努力和恒心!

【1】仔细读文章后,解释题目“吾母吾师”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含有下列意思的成语。

(1)形容坚持不懈。_____

(2)心里怎样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记忆纯熟,心手相应,运用自如。_____

【3】文中写了母亲的两件事,分别是(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4】记叙文的结尾往往用一两句话点明作者写本文的意头,这篇文章哪句话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头?请你用曲线画出来。

【5】生活实践题:你的母亲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请简单地写出几点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语段阅读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 )衣腕上的手表( )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 )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 和平 和平 和平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并给末尾处加标点

(2)____画出细节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应该用________(A.急速激昂 B.低沉缓慢)的语调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文中不仅写“我”听见了爸爸的呼唤还写了有更多的人都听见了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口语交际。

生活中,你有没有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从讨厌到喜欢的过程呢?如果有,那就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这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竞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不是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列病句。

1.李玲和小倩建立了深刻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课铃声一响,校园立即渐渐地热闹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园地。

2020年的寒假因为一场“新冠”病毒的肆虐,注定和以往不同,宅家学习期间,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多不一样,也许:

1.你学会了一些新本领;

2.你被一些人或事感动。

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经历,值得我们记录下来与别人分享。请你从以上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要求:题目自拟,写清事情的经过,情感真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