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下人家》一文的关键句是( )
A.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B.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C.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D.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2、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1)( )她失去了一条腿,( )她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2)(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光明和温暖。
(3)电子计算机( )能代替人做“管家”,( )忠实可靠。
(4)( )刺猬安然地度过了冬天,( )我感到特别高兴。
3、下列词语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马 老黄牛 百灵鸟
B.领头羊 变色龙 小蜜蜂
C.智多星 门外汉 马大哈
D.铁公鸡 哈巴狗 应声虫
4、《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课“这是我们的规矩”中“规矩”是指( )
A.合乎标准或常理。
B.规则,法则,标准。
C.有规律。
D.老实巴交。
5、“黄继光愤怒地( )着敌人的火力点。”括号中应填入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注意
B.注视
C.凝视
D.俯视
6、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1.肺(fèi hui)炎 (yán yān)患(huàn fàn)者需要输液(yí yè),叶欣毅(lìn yì)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2.她冥(míng mín)思苦想了很久,那刻骨铭(mín míng)心的话时刻记在心中。
7、下列句子与“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这难道是伟大的奇观吗?
B.这个奇观不伟大。
C.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D.这可能是伟大的奇观。
8、比一比,再组词。
剥(______) 构(______) 烁(______)
绿(______) 沟(______) 乐(______)
埋(______) 测(______) 拭(______)
理(______) 则(______) 试(______)
9、课外阅读。
美丽的夜雨
美丽的夜雨
像轻声到来的客人
打开啤酒吧,欢迎
于是,泡沫,水珠
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进
美丽的夜雨
辛勤地擦洗大地
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
城市一下亮了起来
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美丽的夜雨
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
雨声掩住了低低的私语
把雨丝蒸酿成了蜜
美丽的夜雨
像拉着小提琴
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把明天更甜的生活
飘进孩子的梦
【1】这首诗从各种角度反复设喻,请你说说诗中都将美丽的夜雨比喻成了什么?(写出其中四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一共提到了_____次“美丽的夜雨”,表达了诗人对夜雨的______和对生活的_______之情。
【3】品析诗句。
(1)“美丽的夜雨/辛勤地擦洗大地/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城市一下亮了起来/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城市一下亮了起来”一句写出了___________,“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一句写出了____________。
(2)“美丽的夜雨/像拉着小提琴/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拉着小提琴”写出了___________,“滑”字写出了_________。
【4】根据最后一节的内容,发挥想象,写一写美丽的夜雨会给梦中的孩子留下什么话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 密)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棵 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既 即)变得后悔不迭:“天!昨晩怎么就没有多捡些呢?”
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
不是吗?教育送给别人的明明是瑰丽的“宝石”,可总有人因为弯腰太累视而不见,结果白白地错过了许多机会。
还有个故事更意味深(常 长),是歌德在他的叙事歌谣里讲的。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用这钱买了十八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来就会 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不去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画“√”。
【2】与文中画线句子意思一样的句子是( )
A.昨晩我没有多捡些石子。
B.昨晚我应该多捡些石子。
C.昨晚我为什么没多捡些石子呢?
【3】文章中提到的“弯腰”指的是( )
A.做一些小事情 B.谦虚 C.付出劳动
【4】读文章填空。
(1)第一个故事是(____)讲的,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个故事是(____)讲的,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
【6】“不去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一朵不结果的桃花
春天桃花盛开。
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
许多桃花都热情地欢迎蜜蜂的光临。她们张着笑脸,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他们授粉的感谢。
只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她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当蜜蜂飞到她的花蕊中时,她便大骂大叫:“去!去!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好处!”并且拼命地摇动花枝,把蜜蜂赶跑了。
结果,其他的桃花都结出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谢了,没有结果
【1】最后一段话中的第一个“结果”的意思是_______,第二个“结果”的意思是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应读出_________的语气。
【3】文中的哪些句子反映出这朵桃花的自私?请用“____”画出来。
【4】让蜜蜂采蜜的桃花,后来_________;不让蜜蜂采蜜的桃花,后来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要求做。
少年梅兰芳
①梅兰芳先生是中国京剧史上成就辉煌的表演艺术大师,被公认为“京剧四大名旦”之首。
②可是,有谁会想到少年梅兰芳相貌很平常,眼神也很呆板。学戏之初,师傅(fù)一句一句地教,每一句唱词都要教好几遍,他就是唱不下来。后来,师傅拋下一句“你不是学戏的材料”就离开了。师傅的话像一根针刺痛了梅兰芳幼小的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京剧。
③九岁那年,梅兰芳又拜吴菱(líng)仙先生为师学戏。每天一早起来,他就随吴先生练习喊嗓子;吃过午饭开始练身段、学唱腔;晩上,还要继续练习。一整天,除了吃饭、睡觉,他都在不停地练习基本功。吴先生常( )梅兰芳:“每一段唱词,如若用心练上几十遍,就没有练不会的。”当别的孩子趴在草丛里捉蛐(qū)蛐时,在花园里追逐蜻蜓时……梅兰芳却依旧在一遍遍地练习每一段唱词。
④京剧演出很多时候离不开翻跟头、对打等动作,这些都属于“武功”。吴先生教梅兰芳练“武功”是从“拿大顶”开始的。“拿大顶”就是双手贴地,头朝下脚向上,练习时间一长,人就会头晕、呕(ǒu)吐。但梅兰芳没有知难而退,常常一练就是几个时辰(chén),有时竟昏倒在练习场上。
⑤“跷(qiāo)功”是京剧的基本功,练跷功时,吴先生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块方砖。他( ),让梅兰芳踩着半米多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一次必须站够一炷香的时间。起初,梅兰芳站不了一会儿就腰酸腿疼。为了练就过硬的功夫,梅兰芳咬着牙坚持着。练了一个秋天,他的跷功大有长进,站的时间更长了,站得更稳了,腰腿也越来越有劲儿了。吴先生见了( )。
⑥梅兰芳并不满足,他想方设法要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秋去冬来,他为自己浇了小片冰场,踩上高跷,在冰面上练习。冰面十分光滑,不要说踩着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抉紫一抉。毎次跌倒,他都若无其事地立即爬起来继续练。街坊们,几乎每天清晨都能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在冰面上踩跷、踢……
⑦就这样,在吴先生的指导下,天资欠缺的梅兰芳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为日后成为京剧大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出现的成语。
(1)知道事情困难就退却。______
(2)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______
【2】填空。
(1)短文第②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________和第________自然段主要写梅兰芳练“跷功”。
【3】选择正确的答案。
(1)短文第③自然段写“别的孩子”的表现是为了说明______
A.梅兰芳练功非常刻苦 B.别的孩子的生活很幸福 C.梅兰芳特别羡慕别的孩子
(2)短文第③自然段中吴先生的话说明了______的道理。
A.言必信,行必果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4】下列各项都是吴先生教梅兰芳学戏时的表现,联系上下文,把恰当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A.不住地点头称赞 B.语重心长地教导 C.严格地提出要求
【5】想一想:梅兰芳学戏的过程让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的油布伞
飘飘洒洒的雨丝,(飘、织、网)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
放学了,从小巷深处(涌、撑、冒)出了许多花花绿绿的伞。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想起了令我难忘的一件往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路以外的镇上去上学。来回走读,最怕遇上雨天。半路上冷不丁地下起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哪!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便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好久没做声,最后才说:“买,咱买一把!”
那时,我们家依靠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总是一吃完晚饭就上了织布机,“哐哩哐当”,满屋子都是织布的声音。我每天(伴、枕、听)着织布声入梦。一觉醒来,织布机还在响着。一天,我轻轻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她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喜滋滋地对我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偶一回头,我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那把黄油布伞一直伴随着我。渐渐地,那把黄油布伞很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了它。熟悉我的朋友说我艰苦朴素;不知内情的人,笑我寒酸小气,我都不去管它,只是笑笑。殊不知,我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在括号中选出合适的词语,用“√”标出。
2、从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摘抄在下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将短文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期学的课文开头方法和本文一样的是:( )
A、《钓鱼的启示》 B、《我的长生果》
C、《梅花魂》 D、《小桥流水人家》
5、各用一个双音节词语把句子里隐含的人物感情概括出来。
(1)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 )
(2)偶一回头,我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
(3)我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 )
14、犟龟(节选)
一个美丽的早晨,小乌龟坐在洞前吃着树叶。
它的头顶上,一对鸽子正在谈话: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了,邀请所有动物前去参加,因为狮子洞路途遥远,而庆典不久就要开始,所以必须马上动身。两只鸽子说完就飞走了。
小乌龟听了这番谈话后陷入了深思:“如果所有动物都被邀请了,当然也会包括我。为什么我不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
想了一天一夜,小乌龟拿定主意上路了。它一步一步向前爬去,虽然很慢,却一直没有停下。
路上,它遇到了蜘蛛。得知乌龟此行的目的后,蜘蛛哈哈大笑:慢得出奇的乌龟哪能赶得上即将举行的庆典?乌龟满怀信心地看了看自己的腿,它们虽然很短,却很结实。它说:“我会准时赶到那里的。”
蜘蛛满怀同情地劝说道:“我的腿不但比你的灵巧,而且还多一倍呢。可连我都觉得路途太远了,你还是赶快回家去吧。”
小乌龟友好地回答:“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小乌龟走啊走,在池塘边,它遇到了一个迷迷糊糊的蜗牛。蜗牛用了半个多小时才理清思路,它难过地告诉乌龟:“你走的方向完全反了。”
“非常感谢你给我指路。”小乌龟说完,慢慢掉转方向。尽管婚礼已近在眼前了,但小乌龟想,只要一步一步坚持走,就一定会到的。
当它穿过一片荒漠时,遇见了一群乌鸦。身着丧服的乌鸦告诉小乌龟,狮王在与老虎的拼杀中身负重伤,不幸去世。小乌龟非常难过。乌鸦们劝它留下来哀悼狮王。谁知小乌龟客气地回答:“很遗憾,我的决定是不可以改变的。”
就这样,小乌龟又走了很多天,越过了重重障碍,日夜不停地赶路。后来,它来到了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草地上聚集了很多动物,它们都兴高采烈,充满了期待的喜悦。
小乌龟问一只小猴子去狮子洞怎么走。“你现在不就站在洞口前面吗?”小猴子答道,“那边就是入口!”“请问,这里是在庆祝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吗?”小乌龟不解地问。“不,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在这里庆祝的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
这天,小乌龟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它坐在客人中间,虽然有些疲劳,但感到非常幸福。它说:“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
【1】小乌龟的“犟”体现在哪些地方?作者以“犟龟”为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很遗憾,我的决定是不可以改变的”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乌龟“想了一天一夜”后就出发了。它会想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写一写。(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部分,小乌龟说:“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如果小猴子不以为然,反问小乌龟:“你可没准时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这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呀!”设想一下,小乌龟会怎样回答小猴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给了你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孩子们被大人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照射着树林。(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却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映山红开满了,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特别多,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亮。
17、修改下列句子中有毛病的句子。
①斯塔笛家并不丰富,卖不起多少书,可他把用心积累起来的每一个铜子儿,都花在了书店里。
________
②队员们使劲抓住绳子用力向后使劲拉着。
________
③同学们全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老师拿着手上的杯子。
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指南针和造纸一样,都是古代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到扬州,把瘦西湖、个园、何园这三个著名景点基本上都游览了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我们都知道《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如果有一天井里的青蛙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展开想象,续编这个故事。
有一天,井里的青蛙跳出了井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