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làn)   耕yūn)   湖bàn)   震hàn

B.泽(zhǎo衣(dǎo)   发(jiē) 土rǎng

C.从(zūn)   肺)   真chè)   献(juān

D.zhǒng) 屋yán) 倒méi)   校wēi

2、根据所学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是现代诗的特点之一。

B.《短诗三首》中的三首短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对温暖无私伟大的好爱的歌颂。

C.《白鹅》中的白鹅走起路来像一个要专人侍候的大老爷,吃饭的时候像京剧里的净角。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书藉 详细 降落 一丝不苟 B.蔬菜 藤萝 花惠 生机勃勃

C.脾气 局促 隧道 扬长而去 D.晌午 警诫 解刨 点睛之笔

4、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香囊 萤火虫

B.恭敬 贫穷

C.相逢 士卒

D.渊搏 勤奋

5、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是( )

A.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B.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

C.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D.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6、《海上日出》一文的作者是(        

A.巴金

B.叶圣陶

C.老舍

7、下面表现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

A.我们家那个淘气包不知道又跑到什么地方去玩了。

B.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C.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D.他把所有人都给骗了,不得不说他挺厉害啊!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课文中有许多描写都使用模仿声音的词,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1)人入水的声音:______________

(2)许多人小声说话的声音:______________

(3)人跑的声音:______________

(4)爸爸抽烟袋的声音:______________

(5)翻课本的声音: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小松

〔明〕解(xiè)缙(jìn

小小青松未出栏,枝枝叶叶耐霜寒。

如今正好低头看,他日参天仰面难

(选自《童趣诗词一百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注释:①这是作者7岁时写的诗。当时,小作者代替母亲去向知县请求免去徭役,并送上自己写的一首诗,知县不相信那首诗是解缙写的,随即指着一棵小松树,要他再写一首,他于是当场写了这首《小松》。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②未出栏:还没有栏杆高。③他日:将来。参天:高入云端。仰面难:仰面看都看不到树梢。

【1】这首诗通过观察与想象,将“______”的青松与“______”的青松进行______(修辞方法)。

【2】诗中概括叙述小小青松要经受“______”才能长成“______”的苍松,表达出小作者立志______的远大抱负。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课内片段,并回答问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 )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具体说明了小船的小,还给人新奇的感觉。

B.文中直接写孔隙的语句不多,主要写的是人的行为与感受,这样从侧面描写,更显得真实可信。

C.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出现了四个“小”字,显得有些重复。

【3】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语来描述孔隙的特点( )

A.短小

B.矮小

C.窄小

【4】最后两句“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作者没有放到写内洞的下一段中,这样安排的理由是( )

A.这句话只是写孔隙,与内洞没有丝毫关系。

B.这句话与上文承接紧密,讲的也是过孔隙的情形。

C.这句话放在结尾对本段起总结作用。

【5】“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作者为什么要用“贴着”这个词,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白鹅(节选)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句中的“高傲”能换成“骄傲”吗?比较异同,再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是全文的________句,起统领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鹅______的特点。同时,它又是一个________句,承接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引起下文“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3】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如:用鹅的________与狗的________、鸭的________与鹅的________对比,突出了鹅的特点。

【4】选文中加点词语“如此”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和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②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③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文段中“向晚”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对文段中“天高地阔”一词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形容乡村的环境非常开阔。

B.头顶高高的天,脚踏宽阔的地形容乡村居民胸怀坦荡。

C.指乡下人家在门前吃饭,地方开阔,也指他们在饭桌上谈论的话题广,聊起天来毫无拘束。

3第①②自然段描绘了两幅图,如果给这两幅图取名字第①自然段对应______,第②自然段对应______

A.瓜藤攀缘图   B.月夜睡梦图   C.门前晚餐图   D.鲜花轮绽图

4用“_____”画出文段的中心句。这个句子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5读完文段,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九曲溪漂流

但凡去过武夷山的朋友,回来后都会滔滔不绝地介绍九曲溪漂流之奇趣,当我也如愿踏上九曲溪的竹筏时,也立即沉醉其中,并被九曲溪特有的风光所震撼。

九曲溪,顾名思义,九曲十八弯,因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游览而写出脍炙人口的《九曲棹歌》而闻名于世。

端坐竹筏,只觉得两岸青山耸峙,其间一溪碧水穿谷绕峰而过,那些刚刚登临过的天游峰、虎啸岩、一线天等景区,全都倒映在九曲十八弯的溪水里,随风荡漾,扑朔迷离,如梦似幻,成就了一番特有的动静结合、山随水动的景致。再看两岸群山,有的似虎跃龙腾,( );有的则雄踞一方,( );有的像玉女插云,( );有的则直耸云霄,俯瞰群山。

乘上小竹筏,船工们或轻点石岸,或用力撑篙,或干脆就收篙顺水漂流,但小小的竹筏依然随清波而流淌,飘飘然而前行。众多游客、众多竹筏自觉形成一线,时而迎着耸立的峭壁,冲过湍急的险滩;时而又折入深邃的峡谷,滑向澄碧的深潭。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抬头可观景色,俯首可视清流,侧耳可闻水声,伸手可嬉浪花。那种悠然,那种闲情,那种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放逐心灵的感受油然而生。

心随景动,景随舟移。此刻,我仿佛听到了来自遥远时空里的朱熹的声音:“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1】在文中括号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威武凛然 亭亭玉立 风骨刚健

【2】九曲溪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闻名。作者端坐竹筏,观赏一溪碧水和__________;顺水漂流,一路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随舟移,作者仿佛听到了朱在吟唱九曲溪的诗篇。

【3】短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下列对画“﹏﹏”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九曲溪山环水绕的特点。_______

(2)这句话写游客在九曲溪漂流赏景玩耍的情景。_______

(3)这句话写出了游客顺流而下惊险刺激的场面。_______

(4)这句话流露出作者悠然自在的心情。_______

【5】短文通过写九曲溪的奇景及作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然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下来了,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上时,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母亲每一次开完家长会都对儿子说“假话”,是因为(   )

A.母亲不想让儿子知道事情的真相。

B.母亲暂时还不想告诉儿子。

C.母亲不相信事实,她想等证实了事情的真相后再告诉他。

D.母亲想用鼓励的方式增强儿子的自信心。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猜想儿子听了母亲的话,心里会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第一次家长会后,妈妈差点流下泪的原因是儿子有多动症。_______

(2)“流泪”在文中出现了多次,妈妈流泪的原因是相同的。_______

(3)儿子得知自己考上了清华大学反而大哭起来,是因为他对妈妈以前的做法感到不满。_______

4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扩写句子。

雄鸡走来走去。(至少扩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示舞台,在“六一”儿童节举行文艺会演。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节目五彩缤纷:唱歌、舞蹈、大合唱、童话剧、诗朗诵、器乐演奏、武术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强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这篇文章的条理和内容都很丰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每天晚上都收听广播和电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上海的春天真是个迷人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安门城楼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能带你飞向蓝天的木屋,有能变化颜色的衣服,有穿梭时空的飞船……你心中最想发明的是什么呢?请你来写一写。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3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