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课文通过(  )描写,体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

A. 生活习性 B. 外形特点 C. 叫声

2、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点点星光闪烁在夜空中,仿佛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

B.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C.西湖,就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D.芦苇花开了,像一簇簇轻盈的羽毛,在风中摇曳。

3、下列几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有(             ) (多选)

A.耀

B.花

C.胆 退

D.污

E.跋

F.

4、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奇幻的云彩  向晚的微风 B.暖和的晴天  独特的风光

C.迷人的风景  鲜嫩的绿荫 D.明洁的丝绸  绮丽的朝霞

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灿烂 窄小 范围 拥挤

B.登路 额角 吭沿 昏暗

C.杜鹃 刹那 分辨 气势

D.源头 聚集 清静 夺目

6、下列画线字读音有误的是(   )。

A. (ruǐ )   B. (suì)   C. (lěi)   D. (tī)

7、望洞庭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刘禹锡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1)无数学子已经做好高考的准备,任家长们怎么yōu lǜ________,都不能跨越fù jìn_________的高考jǐng jiè________线前来关心。

2)梅花pō xiàng________高傲的仙女,它选择在寒冬áng shǒu________盛开。

3)刚到tián bà________,我们就看见一只白鹭mǐn jié________地掠过水面,消失在芦苇丛中。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时节)的景象。

2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开心阅读。

一张借条

那年的我正值十八岁,看着身边的同龄人因为辍学经商腰包鼓起时,我跃跃欲试,也想(放弃 丢弃)学业,加入赚钱的行列。

我的想法却遭到了父亲的(热烈 强烈)反对。他说,无论将来做什么,等先把学上完再说。那时的我怎么会听他的劝呢!顾不得他捶胸顿足,也不去管他唉声叹气,我毅然离开了学校。可是经商谈何容易。首先是本钱的问题,我手中没有半点积蓄,只好去跟那些要好的哥们儿借。

我从未这样低三下四过,可我仍没有借到一毛钱。那些平时把义气挂在嘴边的哥们儿无一例外地拒绝了我。是的,借钱给一个对经商一窍不通的人,不亚于把钱投入大海。

有一个人却心甘情愿把钱投入大海,那就是我的父亲。当他把那两万块钱拍到桌子上时,我除了喜悦,还有惊愕

父亲沉着脸说:“打个借条给我,一年后的今天,你挣了钱还我。如果还不上,你就听从我的安排!”

也许父亲早就料定了我不会成功。还不到一年,两万块钱被我挥霍一空。父亲没有(谴责 责备)我,虽然这些钱是父亲半生的积蓄。

父亲说:“现在,你该听我的了!”“嗯。”我惴惴地答应了。“我叫你回学校念书!”听了父亲这个简单的要求,我感到无地自容。

父亲亲自送我回到学校里,经过失败的洗礼,我终于明白,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知识是多么重要。

几年后走出大学校门的我,已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当我再次选择经商,并且在不久后就取得可喜成绩的时候,我忽然又想起了那张借条。我问父亲:“当时你怎么就不心疼那两万块钱呢?”父亲笑着说:“我用两万块钱,买回来你这大好的前程,很值哩!”

看着藏在父亲皱纹里那(朴素 朴实)的笑,我的眼里却满是泪水。

【1】用“ ”在文中括号内画出恰当的词语。

【2】本文的主要情节可以用五个简短的句子概括,请按先后顺序写出中间三个。

①我”经不住赚钱的诱惑,决定辍学经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再次选择经商,喜获成功。

【3】第八自然段中“失败的洗礼”在文中指什么?用“ ”画出来。

【4】品读文中加点的词语,说说“我”“喜悦”的是什么,“惊愕”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 ”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我”此时觉得“回学校念书”是一个“简单的要求”?( )

A.“我”功课一向很好,念书对“我”来说很简单。

B.与放弃学业在外盲目打拼相比,重返校园上学对“我”来说是一条熟悉平坦的路。

C.父亲提出的这个要求,条件不多,没有指望“我”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

D.“我”在外打拼多年,积累了许多经验,念书也就不困难了。

【6】如果给短文换一个题目,你会选哪一个?请写出理由。

A.两万块钱 B.学费 C.重返校园 D.约定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细微之处的爱国精神

外语课又开始了。简短的开场白后,外籍教师想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中国地图。“唉呀,可千万别叫我,我肯定画不好!”我暗暗地捏了一把汗,再看看周围的人,个个也都把头埋得低低的,教室里静得连掉根针都听得见。终于,一位“不幸”的同学被叫了上去。他磨蹭着走上讲台,拿着粉笔的手好半天才按到黑板上,而粉笔就如同钉在那儿一样。幸亏台下的同学递给他一本地图册,他才草草地完成了这幅“杰作”,走下讲台,仍不住地抹着一脸虚汗。

乍一看,这算不了什么。但是,请你仔细想一想,作为一名中国人,连中国地图,并且只是一个轮廓都完成不了,这说明了什么呢?而我们的美籍老师在上课时随手就可以画出一幅美国地图,并在地图上熟练地标出一个个地名来辅助教课,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这只能看出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是多么的不了解。对此,难道我们不觉得脸红,不觉得惭愧吗?

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外籍教师向我们介绍自己,说到“USA”这个单词时,兴奋地挥动着手臂,几乎是喊出了“USA”,她的眼睛也仿佛射出一种异样的光彩,这种激动之情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但真切地表现在她的脸上。

中国和美国是两个不的国家,受着不同文化思想的浸染。一方面,我们津津乐道于自己的爱国思想比人家的要强,所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比人家的多得多。但另一方面,这些让人感到无奈感到尴尬的事情又屡屡在我们周围发生,我们能说什么呢?这就是一种区别,一种需要用心领悟,用心理解的区别。它使人明白细微之处见精神。

1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大家都把头埋得低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的眼睛也仿佛射出一种异样的光彩”这句话中的“异样”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地图”这一件小事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鞋匠的儿子

林肯选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于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于是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时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

林肯站在演讲台上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往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开怀不已等到大家的笑声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作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林肯转过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修理。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的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此时,所有的嘲笑声部化成了赞叹的掌声……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称赞—(  

卑贱—(  

感谢—(  

【2】为文中括号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

( )你的鞋子不合脚,我( )可以帮你改正。

A.虽然……但是……  B.如果…………  C.因为……所以……

【3】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下列句子包含的感情。

(1)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往,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2)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

(3)参议院里的任何人,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我一定尽可能帮忙。     )

【4】读了文章你觉得林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对他还有哪些了解?

 

13、阅读专项训练。

矢志寻蒿人

①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数十年来,她致力于中医药学研究,带领团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疟(nüè)疾患者的生命。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

②20世纪60年代,39岁的屠呦呦接受国家任命,开始着手治疟中药的研发。当时疟疾疫情难以控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使命!屠呦呦和课题组成员一头扎进了文献堆,寻遍古方,从中医古籍中寻求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一次一次地试验,一次一次地失败,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在经历数百次试验后,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③研究中,屠呦呦甘于奉献,面对危险无所畏惧。在进行动物试验时,她从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青蒿素有疑似毒副作用。到底是动物本身的问题,还是药物所致?屠呦呦决定以身试药。当青蒿提取物放到她手里的时候,她没有丝毫迟疑,一口吞服而下。提取物的剂量从0.35克开始,依次递增至0.5克、1克、2克、3克、4克、5克。数日之后,从实验室里传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药物安全!不久,青蒿素被广泛用于疟疾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④近年来,屠呦呦仍持之以恒地进行青蒿素的创新研究,更加关注老药新用的问题,不断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如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其中,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⑤凭借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她仍然衣着朴素,过着平淡宁静的生活。她没有把名利看在眼里、揽在身上。面对赞誉,她总是淡淡一笑:“没有大家的无私合作,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屠呦呦名字源自《诗经》中的“呦呦鹿呜,食野之蒿”,青蒿是鹿儿所食的一种普通野草。屠呦呦正像那一株青蒿,如蒿叶般平凡,蒿花般淡泊。

⑥屠呦呦,这位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攻坚克难,矢志寻蒿,完美地诠释了改革先锋的精神内涵。

1用“_____”画出第②段中描写屠呦呦为完成使命采取的具体做法的句子。这段描写体现出了屠呦呦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当青蒿提取物放到屠呦呦手里的时候,她是怎样做的?由此可见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⑤段,用“﹏﹏”画出描写神态、语言的句子,通过这个句子体会屠呦呦的品质,在下面横线上作一个批注。

___________

14、阅读,完成练习。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纪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多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秘密(________     舒服(________

【2】读短文,按要求画出句子。

(1)20世纪之前的上百万年间,人类社会是怎么样的?请用“﹏﹏﹏”画下来。

(2)第五自然段说“现在,这句话依然适用。”这句话是什么?请用“      ”画下来。

【3】读短文并联系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1)第三自然段说“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今天,人类的美好愿望早已实现:“千里眼”让我想到了___________;“顺风耳”让我想到了__________;乘坐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觉自己就像腾云驾雾的神仙。

(2)第四自然中说“……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写出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写下来。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即使……也……

(1)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2)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短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在(  )里画“√”或者“×”。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这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______

(2)文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20世纪的成就,说明在短短100年时间里,人类社会涌现出了太多太多的发明和发现,20世纪真实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_______

(3)短文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能感受到人类的生活在20世纪100年时间里有了很大改观。(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口语交际

请你当一下新闻发言人,发布一下你收集到国内、国外最近发生的大事,也可以是身边的新鲜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我把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刻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政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18、修改病句。

1.我认真了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校师生和老师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30分)

到乡村或田园走一走,看一看,把你对乡村风景或田园风光的感受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