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花盆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 )

A.千里马

B.老黄牛

C.变色龙

D.铁公鸡

2、威尔伯先后邀请了母鹅、小羊羔和(  )做他的玩伴,但都遭到了拒绝。

A.牛

B.鸡

C.老鼠坦普尔顿

3、《地球的故事》告诉我们,起于北海之滨的帝国是( )

A.英国

B.俄国

C.荷兰

D.德国

4、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的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②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③吃完早饭后,我们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④森林里,各种鸟类鸣声不断。

⑤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A.④②①③⑤ B.③①⑤②④ C.③⑤④②① D.①⑤②③④

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希腊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叫《天方夜谭》。

B.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作品有《思想者》《雨果》等。

C.故事《灰姑娘》《白雪公主》《海的女儿》都出自《格林童话》。

D.五岳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

6、选词填空。

享受 享有

(1)在我们国家,小学生( )义务教育的权利。

(2)我们希望他们能和我们一样( )春天。

欢乐 欢笑

(3)广场上( )的歌声此起彼伏。

(4)教室里传出阵阵( )声。

 

7、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好像绿色的墨水瓶(dào)翻了,到处是绿的……

B.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lǜ)、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C.所有的绿集中起来,(jǐ)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chā)在一起。

D.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huī),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ɡōu qú zēnɡ tiān   dà ɡài dànɡ  yànɡ ɡǎn  chù

( )  ( )  ( )  ( )  ( )

mián  yán   sī xù   jiào  xùn   pò suì cǎo  tánɡ

( )  ( )  ( )  ( )  ( )

bàn shǎnɡ jǔ jiàn   cè lüè pénɡ luàn chónɡ  jìnɡ

( )  ( )  ( )  ( )  ( )

hú   pàn shū   hū   cāi  xiǎnɡ pín   jí   shà shí

( )  ( )  ( )  ( )  ( )

tái xiǎn   shòu  xiǎo shū cài xiān  ruò   bān  dònɡ

( )  ( )  ( )  ( )  ( )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江雪》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_。《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

【2】两首古诗都描绘了(安静 幽静)的画面,《江雪》借“渔翁独钓”表达了自己的 ;《独坐敬亭山》中诗人说能与自己“相看两不厌”的只有敬亭山,也表达了诗人的

【3】用“ ”画出能体现诗人心境的字词。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

神奇的纳米纸张

纳米纸实际上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泛指用纳米材料制作的纸,或者是采用纳米技术对纸张的某种性能进行改善而制造出来的纸张。

“以后要捅破一张纸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句话说的是近来出现的高强度、超韧性纳米纸。这些纳米纸的共同特点是柔韧性极强,虽轻却具有超出钢铁的强度。

2008年6月,瑞士科学家宣布成功研制出了一种高强度的纳米纸。该纸的发明人伯格伦德博士表示,这种纳米纸韧性极佳,很硬,是利用传统纸张中发现的生物材料——纤维素制作而成。机械测试显示,该纸的强度比普通纸整整高出200倍,达到了目前建筑用钢的水平。

不要说这就是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纳米纸了。2008年10月,有报道称,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它看上去像复写纸,比重是钢的1/10,强度却达到了钢的500倍。这种纸使用一种被称作“纳米碳管”的碳分子制成。这种神奇的纳米纸中的纳米碳管的直径仅有十几纳米,约为人头发直径五万分之一。

除了上述的纤维素、纳米碳管纸外,2007年7月,英国《自然》杂志还报道了石墨微粒制成的纳米纸。这也是一种比钢铁还硬但极其柔韧的超级纸张。该种新型纸张由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制造成功。研究人员在经特殊处理过的水中将碳纳米膜氧化物微粒驱散,然后用滤膜过滤。他们发现,水能够使这种微粒在过滤器表面形成一种纸状薄层;该纳米纸比由碳纳米管制成的纸张还要强韧并能加工成各种尺寸。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纳米纸怕水,浸泡在水中会慢慢分解。

既然这些纳米纸的重量很轻、韧性优越、强度又出奇的高,那么,它们自然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防弹衣、太空服,还有汽车、飞机以及航天器的结构材料,都必将成为这种纳米纸的用武之地。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纳米纸不包括哪些神奇之处?(    )

A.重量很轻 B.韧性优越 C.纳米非常小 D.强度出奇的高

2“机械测试显示,该纸的强度比普通纸整整高出200倍,达到了目前建筑用钢的水平。”中的“整整”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4段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

A.准确地说明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的纳米纸是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特点。

B.想说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技术水平高。

4读了《神奇的纳米纸张》,你有什么疑问呢?试着提出问题,并查找资料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两棵树》,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两棵树

农夫在地里种了两棵大小一样的果树苗。第一棵树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个枝干,积蓄力量,默默地盘算着怎样完善自身,向上生长。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凝聚起来,也默默地盘算着怎样开花结果,让人们喜欢自己。

第二年春,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另一棵树刚刚吐出嫩叶,便迫不及待地挤出花蕾。

就这样,过了好几年,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长得身强力壮、枝叶繁茂。另一棵树每年都要开花结果。第一年,着实让农夫吃了一惊,非常欣赏它。但是由于这棵树身子还没有长强壮,就开花结果,没过两年,就累得弯了腰,枝叶也越来越稀疏,结的果子越来越少,味道也变得酸涩难吃了。

时光飞转,又过了两年,第一棵树由于养分充足,身体强壮,轻轻松松地吐出花蕾,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多得数也数不清。而另一棵树越长越瘦小,再也不能开花结果了,农夫无可奈何,只好把它砍了下来,当柴火烧了。

不刻意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1第一棵树的目标是什么?它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棵树的目标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文,想一想,“就这样”中的“这样”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是你,你愿意做像哪棵树那样的人?你是根据文中的哪句话产生这样的想法的?用横线画出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多看了一眼

  我年轻时自(以  已)为了不起。那时候我打算写一本书,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去那些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们当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在那儿可以找到这种人。

  一点不错,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到处是荒凉破落的庄园,衣衫褴褛的男人和面色憔悴的女人。最令人激动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惰混日子的味也找到了——一个满脸乱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块马铃薯地锄草,在他的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的小木棚。

  我转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机前。当我(绕  饶  挠)过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时,又从另一个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这时我下意识地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过去,我发现老人的椅子边靠着一副残疾人的拐杖,有一条裤腿空荡荡地直垂到地面上。顿时,那位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予变成一个百折不(绕  饶  挠)的英雄形象了。

  从那(以  已)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过一面或才聊上几句的人,轻易下判断或作结论了。多亏那天我多看了一眼。

1.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富有——(   ) 勤劳——(   ) 慎重——(   )

3.文中写作者看了老人“两眼”,分别看到了什么?请用“   ”划出这两个句子。

4.填空。

  “多看了一眼”不仅让“我”看清楚老人是一位__________,感到他是_________________,而且使“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

①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

②“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我的童年下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③我想,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吧。

④春天来了,椿树发芽。在大人手中的竹竿够不到的时候,就轮到我了。一溜烟,我就窜上了树的半腰。因椿树的枝丫是脆的,站在粗壮点的枝杈间,得意地接过递上来的竹棍,一茎茎散发着浓浓香馨的香椿头就落在春天的怀抱里。

⑤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

⑥我的童年时代,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与水果。馋了,自己向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⑦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羊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槐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

⑧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歌声里,童年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

1文章第④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比

2把描写“我”攀树时吃过不少苦头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句子中的“芬芳的四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作者这样写,不仅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的喜爱,还表达了“我”攀上树梢的_______之情。

4文章主要表现“我”童年攀树的快乐,第⑦自然段却写了不少“我”攀树时吃过的苦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在正确的后面打“√”。

(1)表现攀树留给“我”的痛苦回忆。(  )

(2)对比突出攀树带给“我”的乐趣。(  )

(3)反映“我”童年生活的艰难。(  )

(4)侧面衬托“我”对攀树的喜爱之情。(  )

5文章以“攀在树梢上的童年”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容忽视的光污染

你知道吗?一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吸引”并“杀死”35万只昆虫。这是奥地利科学家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的最新发现。

其实,还有很多动物因为城市的照明而受害。大规模的人造光常常使迁徙中的鸟类迷失方向,美国芝加哥有一幢高楼每年都会“杀死1000到2000只候鸟”。在2001年的小海龟出生期,人们在大西洋沿岸发现了很多死去的小海龟。据分析,刚出生的小海龟是根据月亮和星星在海水中的倒影而游往海洋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灯火通明,使月光和星光黯然失色,导致那些小海龟误把陆地当成海洋,最终因缺水而殒命。在夜晚,地球大气层会散射城市的灯光,维持较高的亮度。动物们受到光线的刺激,就会精神十足,而原本用于繁殖、自卫和觅食的精力便会无端消耗掉。

环境学家还发现,紧靠强光源的树木存活时间短,光合作用能力弱,氧气释放量少。

以上人造光对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可以称为“光污染”。其实,对人类而言,光污染的危害也不小。

近年来,很多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造成了光污染。在夏季阳光的照射下,玻璃幕墙非常令人不适。除了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外,室内墙壁的颜色如果太亮也会引起视觉不舒服。非常光滑的白墙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倍左右。所以粉刷墙壁的时候,最好使用“生态颜色”。所谓生态颜色,就是柔和的自然色彩,如米黄、浅蓝、浅红等,而不是那种明亮刺眼的颜色。

研究表明,光污染可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危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从而引起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如果长期在光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工作或生活,就会头昏心烦,甚至产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精神衰弱的症状。

【1】下列不属于“生态颜色”的是( )

A.米黄

B.浅蓝

C.浅红

D.雪白

【2】“美国芝加哥有一幢高楼每年都会‘杀死1000到2000只候鸟’。”对这句话中“杀死”一词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光线太强,直接把鸟类给射杀死了。

B.光线影响,导致鸟类受各种伤害而死。

C.说的是反语,其实是说光线对鸟类有影响,但鸟类并没有死。

【3】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 )

A.动物→植物→人类

B.人类→动物→植物

C.植物→动物→人类

【4】如果你们家重新粉刷房间,你会建议刷成什么颜色?请依据短文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口语交际。

少年宫社团要招生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报名,并且要向社团的老师介绍自己。你准备报什么社(兴趣小组)呢?又怎样来介绍自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我认真了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校师生和老师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能找出下面病句的病因并修改。(病因填序号)

A.语序不当  B.搭配不当  C.成分残缺  D.句式杂糅

E.指代不清  F.不合逻辑  G.重复啰唆  H.用词不当

(1)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

(3)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________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盛名,书中塑了唐僧,孙悟空和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爱不失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训练营。

题目:我发现了    

要求:1.先补充题目。

2.   根据补充的题目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