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慌张 说谎
B.丝绸 浓稠
C.瓶塞 堵塞
D.皮囊 鼓鼓囊囊
2、回忆课文内容,选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 )
A.《小英雄雨来》(节选)一文中,“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突出了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
B.《母鸡》和《猫》一样,自始至终流露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C.《巨人的花园》是一篇含义深刻的童话,让我们知道快乐要和大家分享。
D.《白桦》中,诗人描写了雪后桦树傲寒挺立的形象,可以说是对白桦的礼赞。
3、故事和人名对应有误的是( )
A.《囊萤夜读》——车胤
B.《凿壁借光》——匡衡
C.《手不释卷》——孙敬
D.《两袖清风》——于谦
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仅……而且…… 只有……才……
因为……所以…… 如果……就……
1.( )不把泥沙管住,黄河( )不能治理好。
2.( )黄河地区乱砍滥伐,( )黄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3.黄河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 )自然条件好,( )土地肥沃。
4.( )合理利用土地,( )能防止水土流失。
5、下列成语中,与古人读书求学无关的是( )
A.悬梁刺股
B.凿壁借光
C.手不释卷
D.南辕北辙
6、下列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柔嫩(róu lèn) 折腾(zhē téng) 馈赠 (kuì zèng)
B.蝙蝠(biǎn fú) 孔隙(kǒng xì) 浙江(zhé jiāng)
C.拮据(jié jū) 侵蚀(qīn shí) 山峦(shān luán)
D.手腕(shǒu wǎn) 蘑菇(mó gu) 凯旋(kǎi xuán)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鸡冠花(ɡuān) 溪头卧剥莲蓬(bāo)
B.应和(hè) 率领(shuài)
C.埋(mán)怨 屏息凝视(pínɡ)
D.可恶(è) 看守(kàn)
8、比一比,再组词。
驶________ 驰_______ 赚______ 津__________
使__________ 弛________ 谦______ 律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_。
【2】“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和排比句,朗读和体会它们的好处,再选一句你喜欢的抄写下来。
(2)“……好让我从黄河母亲的魂魄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作者想要汲取的营养是什么?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够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2】下面那个选项不是纳米技术在应对疾病方面发挥的作用?
A.可以早期检测与预防 B.能够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
C.可以免于吃药 D.可以让药效更长久
【3】如果删除文中加点的字“最多”,句子意思会不会发生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清洁工
入冬以来,我每天早晨都要去湖滨跑步,途中总要经过一幢新建的居民楼。每到这里,我便会看到一位清洁女工在认真地清扫道路。
这是一位老人,脚穿一双褪色的黑布鞋,身穿一件不太合身的工作服,头上围着一块黑色方巾。从她那露出的白发和前额上的皱纹来看,和奶奶差不多,准有六十多岁了。她天天挥动着扫把,一步一步地往前扫着,拂去尘土,小路露出了原先洁净的面庞。记得一个大风的早晨,她无法用扫把,只好弯着腰,把碎纸、烂叶一一捡起,放进手提的小箱子里。又一个雪后的早晨,当我跑到马路尽头时,突然发现老人蹲在那里用双手抠下水道口的污泥和杂物。她用汗水洗刷积聚的污垢,给人们送来了清新和幸福。我敬佩她,同时也可怜她:这么大年纪了,还没退休,想必是家中十分困难吧。或许是位无依无靠的孤独老人,不得不靠自己劳动来养活自己吧?
元旦的早晨,爸爸买来一束鲜花和礼品,带我去看望他早就退休的中学老师。我们来到一大楼前,这是幢熟悉的大楼。敲开门,一位中年妇女把我们请进陈设整洁的客厅。“妈妈,有人找您来了。”随着中年妇女的话声,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爸爸喊了声:“老师,您好。”我呆住了:她竟是那位“老清洁工”!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
【1】给下面带点的字填上正确的答案。
“熟悉”按音序查第一个字母是( );按部首查( ),再查( )画;应取下面第( )种解释。(①成熟;②程度深;③习惯,常见)
【2】读短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1)积聚:_______________ (2)神采奕奕: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描写老清洁工外貌的句子。
【4】用“______”画出描写“我”内心的句子。
【5】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从“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又会对这位老清洁工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鹅
我在沼泽地里见到它——美丽的天鹅。
初时,我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它,在心里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的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地并不能破坏这种美,枯败的苇子也无法使它的丰采略有逊色。不知是它那白云一样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更映衬出那圣洁的白色。我总算亲眼看见了世界上还有如此纯白的东西。可是我忽然又不相信,不相信天鹅会同沼泽地连在一起。我猜想它也许是农场畜牧队一只走散的鹅。但不是,它自己告诉我,它确实是一只天鹅,地地道道的天鹅——它抬起了它那细长的脖子,眺望着那深远的秋天的田野。它似乎完全没有留意脚下的黑色。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注视——________ 衬托——________
猜测——________ 的确——________
【2】用“ ”画出描写天鹅羽毛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天鹅神态的句子。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我”是在______看见天鹅的,初见时“我”________。天鹅的美在于它独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描写天鹅的形象后,为什么还要写发黑的沼泽、枯败的苇子这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并学习故事中主人公的精神。把握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相关内容,抓住文中叙事的主线,感悟文中主人公带给我们的值得学习的精神和品质。
纪昌学射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想要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1】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纪昌学射》中飞卫首先教纪昌从基本功练起,要纪昌下功夫练眼力,要求纪昌一要练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要练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
【3】文中加点的句子是具体描写纪昌练习眼力的情景。如果说一段励志故事是一杯心灵鸡汤,给人以精神营养,请说说你从纪昌刻苦练习的故事中吸收到了什么养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能说会道
烈日炎炎的夏天,刚上完体育课的金雷同学口渴难耐,来到洗漱池,头伸进水龙头下正准备喝生水。如果你看见了,你会怎样劝阻他?
我会这样劝说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足球比赛时,队员们提出“胜不骄,败不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有秩序地蜂拥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声和快乐的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当小医生(修改病句)。
①老师如同母亲一样保卫着我们每一个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晴朗的一个夜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是一幅美丽而又漂亮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我们正在慢慢长大,学会了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一件事让你最有成就感?请以“我学会了_______”为题,把学做这件事的过程写下来,还可以写写心情和感受。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按一定的顺序写,把学习的过程写清楚;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