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变化多端”一词中“端”的意思是( )

A.端正、不歪斜

B.东西的一头

C.项目,方面

2、下列诗句中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 )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

C.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D.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稀(shū)     莲蓬(bō)     利(ruì)       心(tán)

B.近(fù)       领(shuài)     立(sǒnɡ)     (ɡuān)

C.闪(shuò)   (sù)          丽(yǐ)       (lài)

D.若(tǎnɡ)   (shì)        (hè)       (yīnɡ)

4、下列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胤恭勤不(疲倦) 家不常得油(贫穷)

B.博学多(明白) 篱溶疏疏(稀疏)

C.将轻骑逐(欲望) 问之,曰:“作针。”(想要)

5、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公鸡的头上长着像火把一样的冠子。背上的羽毛像穿着深红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套了件金黄色的衬衫。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和一张尖尖的嘴,再配上最引人注目的五颜六色的尾巴,显得既美丽又威武。

A.小公鸡的羽毛很美丽。

B.小公鸡的外形很美丽。

C.小公鸡的冠子很美丽。

D.小公鸡的尾巴很美丽。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江(zhè)

B.丽(qí)

C.朴(shù)

D.鸡(guàn)

7、慧眼识真。用“√”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黏稠(zhān nián) 屏着呼吸(ping bǐng)

挨着(āi ái) 光影凌(léng ling)

2.若用扇(shān shàn)子在下面轻轻地扇(shān shàn)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   罗___________   桦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萝___________   哗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啰___________   华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①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②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③了。

溪水因枯涸④见石更清洌⑤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⑥在牧羊女的眼里。

【注释】①乌桕(jiù):落叶乔木,叶子呈菱形,秋天变红。②归泊:诗中指归船。③寥廓:高远空旷。④枯涸:干涸,没有水了。⑤清洌:水清。⑥梦寐:睡梦。

【1】诗人描绘了一组乡村秋景图,每一小节诗都是一幅画。第一小节是( )

A.农人辛劳图

B.农家丰收图

C.霜晨归渔图

D.牧场梦寐图

【2】第二小节中“轻轻摇着”“游戏”说明渔人( )

A.收获少得可怜

B.年幼淘气贪玩

C.忧虑,无心捕鱼

D.心情悠然自得

【3】形容第三小节的氛围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寂寥、寂静、寂寞、枯寂

B.寂静、肃静、冷静、平静

C.清静、清远、清甜、清柔

D.冷清、冷淡、梦幻、甜美

【4】诵读这首诗,最恰当的朗读语气是( )

A.伤感低沉

B.急促轻快

C.舒缓优美

D.兴奋高亢

【5】对于秋天,有人看到的是萧瑟,有人看到的是收获,有人看到的是伤感……诗人看到的是什么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短文。

回家

有一天,闻名全球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回家时,边走边想问题,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当他发现自己迷了路时,想问别人,却偏偏忘了自己家的住址。幸好他还记得他的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就往办公室打了一个电话。他怕秘书笑话,就假装别人询问:“请问,爱因斯坦的家住在哪里?”秘书没有听出是爱因斯坦的声音,就说:“对不起,爱因斯坦博士不愿别人打扰他,他的家庭地址是不能奉告的。”这时爱因斯坦不得不说:“我就是爱因斯坦呀。”他的话使秘书大吃一惊。

无独有偶,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也发生过类似的事。

巴尔扎克常常外出散步。有一次他怕有人找他,临出门时在大门上写上了几个字:“巴尔扎克先生不在家,请来访者下午来。”

他一边散步一边构思小说。几个小时后他饿了,就开始往家里走。到了家门口,他看到大门上的字,十分遗憾地叹了一口气说:“原来巴尔扎克先生不在家呀。”说完他掉头又往回走,继续构思他的小说。

一个是大科学家,一个是大文学家,为什么有时连自己家也想不起来呢?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并不奇怪。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人极度迷恋于某件事时,在他的脑部神经中枢会产生一个极大的兴奋点,其他的一切都暂时被抑制住了。他此时已进入忘我的境地,除了他所思考的问题,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他们暂时忘记自己的家庭住址是完全可能的。他们的这种“迷恋”状态,正是他们的创造精神达到高峰的体现

【1】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故事。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

【3】为什么爱因斯坦和巴尔扎克会忘记了自己的家呢?把原因用“﹏﹏﹏”画出来。

【4】对短文画“”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迷恋”通常表示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在这里表示“专注”的意思,所以加了双引号,表示否定。

B.这种“迷恋”状态指的是两位名人专心致志、物我两忘的伟大精神。

C.告诉我们只要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就有可能激发潜能,有所创造。

【5】有人说爱因斯坦和巴尔扎克都有点傻,连自己的家也忘了。你是怎么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诚实的晏殊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余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扬扬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读书。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

晏殊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1】皇帝夸奖了晏殊______次。

【2】“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中的“又”去掉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殊每日办完公事,闭门读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的句子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A.总结全文,点明题目

B.照应前文,首尾呼应

C.照应前文,点明题目

D.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5】请抓住晏殊的品质,写几句夸赞他的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白公鹅

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儿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这只白鹅在整片河湾里最引人注目。它过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青草茂密的河岸属于它,水边最洁净的沙滩也属于它。

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鱼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来的乱羽。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1根据文段内容填写四字词语。

(1)白公鹅走起路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公鹅在整片河湾里过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白公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表现了它________的特点。

3下面对《白鹅》和《白公鹅》这两篇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课文都是先概括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

B.两篇课文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两篇课文都运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D.两篇课文的叙述语气一样,都带有嘲讽,表达作者的不喜欢。

13、阅读理解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有一次,父亲带着我,爬上教堂高高的塔顶。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爸爸和蔼地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此后,我一直把父亲的教导记在心间。

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朋友,她的毛衣颜色很素净,却编织得极为巧妙。

多漂亮的毛衣呀!是自己织的吗?我问道。不是,她答道,是维黛安太太织的,她在美国学的。

突然,我的眼睛一亮,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脑海闪现: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

我画了一张黑白蝴蝶花纹的毛衣设计图,请维黛安太太先织了一件。为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我穿着这件毛衣,参加了一个时装商人的午宴。结果,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当场就向我订购了四十件,约定两星期内交货。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两个星期要四十件?这根本不可能!当我站在维黛安太太面前时,她说,你要知道,织这么一件毛衣,我几乎要花上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啊!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半路上,我猛然停住脚步,心想:这种毛衣虽然需要特殊技能,但在巴黎,一定还会有别的妇女会织的。我跑回维黛安太太家,向她讲了自己的想法。她觉得有道理。我同维黛安太太想尽办法,终于找到了二十位心灵手巧的妇女。两个星期以后,四十件毛衣从我新开的时装店装上开往国外的货轮。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后来,我计划举办一次大型时装展,但在离展出只有十三天的时候,缝纫的姑娘们在另一家时装店的挑拨下跑光了。这回该从哪儿找到一条出路呢?看来,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不然,就只有展示未缝成的衣服了。对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

时装展如期开幕。这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展览会——有的衣服没有袖子,有的只有一只袖子,有的还是一片布样。虽然外面展出的时装不是成衣,但从中仍然可以看出这些时装缝成后的颜色和式样。这次展览,激发了顾客的兴趣,前来订货的人络绎不绝。

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我的时装展必须推迟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  

A. 有志者事竟成   B. 条条大路通罗马   C.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文章用了两个事例来说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个道理。

1)当两个星期不能织出四十件毛衣时,想到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准备办时装展时,缝纫姑娘跑光了,想到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轻松答。

开演之前

戏还没开演,我坐在第一排的位置上,心里好不惬意:要不是清早起来排队,此刻哪得这般甲座。我的旁边是一位解放军战士,早上买票时便已相识,这会儿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书。

预告将要开演的第一遍铃声响起来了。这时,一位胖头胖脑的小红领巾扶着一位老奶奶来到我们的座位边。他一边看着手中的票,一边瞅着座位后边的排号,还不时翻着一双机灵的大眼睛盯着我。这使我不由得把手中的票又使劲攥(zuàn)了攥,生怕发生什么意外。

小胖子的目光最后落到了我旁边的那位解放军战士的身上。他操着声调极高的重音嚷了起来:解放军叔叔,您怎么把老奶奶的位置给占了?解放军战士一愣,他赶忙站了起来,想弄清是怎么回事。

不会吧,清早排队时我们是在一块儿的。我沉不住气,冲小胖子来了一句。小胖子翻了我个白眼,他拿起那张票,冲(   )我嚷着:看,一排六号,正是这个位置,哪能有错呀!  

我被噎了回来。那位解放军战士也有些迷惑不解,他连忙掏出自己的票,又拿过小胖子的票,认真地看了几遍。我看到,他的眉峰耸动了一下。——”解放军战士含笑望了望站在身边的老奶奶,然后十分抱歉地对小胖子说,真对不起,我坐错了,快请奶奶坐下。他把小胖子那张票递还(   )过去,夹起那本书向后边走去。

小胖子这下高兴了,他扶着老奶奶坐了下来,道一声再见,便向后边跑去。

事情这般突如其来,真把我弄得像个丈二和尚。我向旁边的老奶奶望着,突然,我看到了她手中的票:天哪!那不是楼上的吗?

嗨,这个粗心的小胖子。我一边抱怨着,一边向后边扫着,想把那位解放军战士追回来。 

对对,是个好心的小胖子!老奶奶显然听混了我的话,还以为我在夸他,便絮叨开来,刚才在剧场外面认识的,他非要扶着我进来。”“怎么,他不是你的孙子?我睁大了眼睛。不是,不是,可看那孩子的热乎劲儿,跟孙子差(   )不离!老奶奶乐呵呵地称赞说。

我全明白了,禁(  )不住一阵脸红。我记起刚才自己把票攥得紧紧的那个劲头,和那位解放军战士以及那个戴红领巾的小胖子相比,有多差劲!

突然,我萌生了个新的想法,待到剧终散场时,我要送老奶奶回家。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根据词义,在文中找词语。

(1)突然发生。_________

(2)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_________

3文中的行为和小红领巾、解放军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    )。

A. 衬托   B. 对比

4——”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声音延长   B. 表示转折

5解放军叔叔是__________的人;小红领巾是__________的人;__________的人。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文中运用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方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英雄人物——哈尔威船长。请你也试着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聚焦一个人物,塑造其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①老师讲的知识,我全部完全都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打扫教室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了《雷锋的故事》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提高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1)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气。在教室里,同学们高声地朗读课文。走进阅览室,宽阔的空间,淡雅的色采,给人以美的享受!书架上放着一排排整齐的书,有《上下五千年》《小兵张嘎》《西游记》等杂志,小读者们经常坐在这里津津有味地搏览群书。

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书中塑造了唐僧、孙悟空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读了爱不释手。

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子正确的打“√” ,是病句的在原句上改正。

1.我估计这道题他一定不会做。 ( )

2.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眨着眼睛。 ( )

3.王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 )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朋友间的关心,父母与子女间的爱,陌生人的帮助,这些真情每时每刻在感动我们。拿起你的笔,选择一件最感动的事,描写一下人间真情吧。

要求:1.题目自拟。

2.写出真情实感。

3.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