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绽放(zhàn) 炫耀(xuàn) B.朦胧(méng) 杜甫(fǔ)
C.徜徉(cháng) 尘垢(gòu) D.晕皱(yūn) 龚自珍(gōng)
2、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萝卜 卜算子
B.可恶 恶心
C.效率 死亡率
D.屏幕 屏息
3、给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①端正,不歪斜 ②东西的一头 ③项目方面 ④事情的开头 ⑤仔细地看 ⑥用手平正地拿着
(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
异:①不同的②分开③另外的,别的④特别的⑤奇怪
(4)石钟乳和石笋颜色各异。( )
(5)奇花异草不容易养活。( )
(6)这是一道奇异的亮光。( )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启示 启事
(1)科学家从鲸的形体得到( ),设计出“流线型”的船。
(2)校门口的墙上贴了一张寻物( )。
宽敞 宽阔
(3)我站在山上远望,看见前面是一片( )的草地。
(4)我们的教室( )明亮。
5、(词义辨析)下列词语中,可以形容品质相似的一类人的一组是( )
A.领头羊——替罪羊 B.老黄牛——小蜜蜂
C.纸老虎——笑面虎 D.铁公鸡——哈巴狗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响午(shǎng) 应和(hè) 胆怯(què)
B.赠予(yǔ) 阴霾(mái) 绮丽(yǐ) 漆黑(qǐ)
C.哺育(bǔ) 倔强(jiàng) 侍候(shì) 剖开(pōu)
7、《白房子》洋铁人说什么话都喜欢加( )字
A.不
B.好
C.是的
8、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夜莺的歌声》一文以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讲述了“小夜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________________,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________________。”
(3)“有志不在年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人们对__________________的赞扬。
(4)《忆江南》是白居易写的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具体描写江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首句中“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_______。
【3】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句诗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牵挂一袋垃圾
①鼓浪屿的沙滩很美。这天,小米和朋友们在沙滩上玩得很开心,下午才乘坐渡轮离开,心满意足地回到宾馆。“坏了,我忘记了一样东西!”小米忽然惊叫起来。同住的小妹忙问怎么回事,小米有些着急地说:“我把垃圾袋忘在沙滩上了。”小妹笑了,说:“我还以为什么重要东西呢,原来是垃圾袋啊,丢在那儿很正常嘛。”可是,小米并没有小妹这么轻松。在接下去的一个多小时里,她一直牵挂着那袋垃圾,坐卧不安。原来,在鼓浪屿沙滩上玩耍的时候,她们几个女孩把吃零食留下的垃圾都集中放在一只白色塑料袋中,叮嘱小米在大家离开时负责将垃圾袋带走。可是,由于玩得太开心,走的时候小米竟然忘了这档事儿。“垃圾袋扔在那儿,肯定会破杯沙滩的美丽!”小米懊悔不已,责备自己太过粗心。“该怎么挽救这个过失呢?”小米焦急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②忽然,小米脑中灵光一闪,一个新奇的想法蹦了出来。她不禁有些兴奋,赶紧拿起手机,打开快递下单软件,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填下了一张前所未有的快递单——让快递小哥将“鼓浪屿沙滩大石头上的一只被遗忘的垃圾袋”投递到“附近的垃圾桶”。下单后,她紧握手机,焦急地等待着。她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这样的订单能否生效。
③突然,手机响了,是快递小哥打来的。在确认这不是恶搞订单后,快递小哥爽快地按照小米的要求,去鼓浪屿沙滩上找到那只被小米牵挂的白色垃圾袋,扔进了垃圾桶,并拍下照片发给小米。
④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小米在电话中一个劲儿地感谢着快递小哥。在电话那头,快递小哥开心地说:“不用谢我。在鼓浪屿接过那么多快递,你这个是我做得最开心的一单。”
⑤牵挂一袋垃圾,这位名叫小米的女孩儿,无疑有着一颗纯净无尘的心。她没有豪言,也没有壮举,有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善行。在很多人都认为“随手丢掉的一只垃圾袋”不值得牵肠挂肚的情况下,这个女孩儿的牵挂,如同黑暗中的一束烛光,既亮眼,又暖心。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 (2)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
【2】阅读短文,写出这件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在全文起___________作用。
【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说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短文回答问题。
国剧
那天晚饭后,台湾来的赵爷爷提议要我陪他走走,于是我就陪着他在附近的路边散步。我们没走几步,就听到激昂的京胡声。这京胡好像是从街心花园里传来的。赵爷爷一听,就情不自禁(jīn jìn)地哼了起来,还对我说:“我们中国人真会消闲,茶余饭后总能见到一些老人聚在一起吊嗓练声,好不快活。”
“台湾也是这样吗,”
“不单是台湾,我到过一些欧美国家,在华人较多的地方,都能见到这样的场面。我们散(sàn sǎn)居在海外的中国人唱了、听了,心中的乡愁就会变得淡一些。哦,对了,我这次还要捎一些国剧带回去,都是国剧组老友叮咛又叮咛的。”
“您说的国剧是?”
“嗯,你听这就是啊。我们海外的华人都把京剧叫成国剧。这么叫的意思是:我们是有国有家有名有姓的中国人。”
只几句话,赵爷爷就和这些老人相识了。京胡声起,他还有板有眼地唱了一段。曲终人欢,喝(hē hè)彩迭起,掌声不断。再看四周,嗬,坐着的、站着的已有一二百人了。这里简直就是个戏曲大舞台,生、旦、净、末、丑几乎每个行当都有。
趁赵爷爷和他们切磋的时候,我和一位琴师谈了几句:“请问,这里每晚都是这样吗?”
是的 琴师乐呵呵地回答 我们这里以剧会友 自娱自乐
在回宾馆的路上,赵爷爷还在哼着他的二黄,我却没有作声。叫国剧也好,京剧也罢,不都是我们民族同根文化的继承吗?
——文章选自网络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1)好不快活: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板有眼: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倒数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4】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叫国剧也好,京剧也罢,不都是我们民族同根文化的继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对京剧有了哪些了解,(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感悟。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的脚在郊游时被尖利的石头割破了,到了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抬起扎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得到爸爸的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待了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觉得爸爸一点儿也不关心他,所以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有几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突然 虽然 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转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突然 虽然 依然)回过头,很快地看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处。
(突然 虽然 依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联系上下文,从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写在下边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故事中,弟弟的感情一直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其实可以用一个又一个的词语概括,试试看。
诉苦——(_____)——(_____)——感动
【3】文中第五自然段加点词“这一切”指的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父爱,抓住了爸爸回头时的动作和神态来写,真切感人。请从你身边找出一例,仿照文章第四自然段,写一写爸爸对你的爱。(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可 爱 的 家 乡
离学校不远有一座山。星期天,老师带我们到山上去玩。我们站在山顶上,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是一座座高大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
往南看 是广阔的田野 田野里长着玉米 高粱 小麦 棉花 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 通向远方
往西看,是个美丽的果园。你瞧,山洼里那一片片柿树,红得那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还有那苹果树,满树累累硕果,把树枝压成了弓形。这些大苹果,有深红的、金黄的、翠绿的,品种有红玉、国光、元帅、香蕉、金星等十几种。那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玛瑙似的红果。葡萄呢,更加逗人喜爱。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往北看,是一条大河。河上架着铁桥。河里有帆船,还有小轮船。
我们的家乡多么美好,多么可爱啊!
【1】作者是站在______观赏家乡景色的。他是按方位顺序观赏的。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点明了观赏的顺序。
【2】给第三自然段未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第四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几种景物,其中详写了______和______。
【4】用“______”画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对家乡的情感的句子。
【5】写近义词。
眺望—(____________) 宽阔—(____________)
【6】用“~~~~~~~~”画出文章中的比喻句。
14、展厅讲解员给你们推荐了一篇关于螺的文章,请你阅读学习。
“建筑奇才”——螺
佚名
①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他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我们知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
②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的,更有像双锥的。
③螺壳的构造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做壳面,并常常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体。
④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比如,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漂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⑤有些螺的外壳还能帮助它们躲避敌害。它们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当遇到不速之客侵扰时,螺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吃闭门羹。
⑥地球上螺类分布得很广泛,海洋、湖泊、河流、田间、高山、沙漠均能找到螺类的踪迹。螺类动物之所以能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显然跟它们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分不开。而这种能耐又与它们奇妙的螺壳有关。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种建筑杰作。
(选文有删改)
圈点勾画读文章
——说明文
【1】请用不同的符号或不同颜色的“ ”画以下内容。
◎文章写了什么
【2】“ ”画出说明对象。
◎文章怎么写的
【3】画出介绍说明对象外形的句子。
【4】画出概括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
【5】画出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句子。
15、比一比,说一说。
1.①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②说它老实,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句①和句②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②都知道鹅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句①和句②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是小林读《芦花鞋》后写的一段话,存在三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努力去克服,就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17、下面这段话有两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十分非常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印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1处重复,1处搭配不当,2处错别字。)
阅览室的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崭新的新书,桌子上还摆放着《少年文艺》《西游记》和《中国少年报》等杂志。许多读者以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的看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百花园
题目:我学会了____________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自己亲身的学习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