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灰尘的旅行》中,18世纪中,英国大化学家( )在试验氢与氧的合并时,得到了纯净的水。
A.巴斯德
B.卡瓦斯曼
C.卡文迪什
2、妹妹买了新衣服,穿上新衣服的她迫不及待地跑到邻居家( )
A.夸耀 B.显耀 C.炫耀
3、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挣扎(zhá) 应和( hè) B.隧道 (suí) 乒乓(bīng)
C.膝盖 (xī) 胆怯(qiè)
4、关于《白桦》的主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桦》通过描写白桦的高洁、挺拔,表达了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白桦》通过描写白桦的高洁、挺拔,表达了作者对白桦的赞美之情。
C.《白桦》通过描写白桦的高洁、挺拔,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5、圈出成语中的错别字,写出正确的字。(6)
气( )吁吁 响( )云霄 持之以( )
波澜壮( ) 疲惫不( ) 迷( )不解
气急( )坏 ( )为一体 鱼( )而出
赏心( )目 月明人( ) 清( )见底
6、“安全火柴”六十年前才出现,也被称为“瑞典火柴”。这种火柴头中容易燃烧的物质是( )
A.黄磷 B.赤磷
7、下列四项中,与“胜利”的“胜”字意思相同的是哪一个( )
A.引人入胜
B.乘胜追击
C.一个胜过一个
D.胜日寻芳泗水滨
8、照例子写词语。
(1)成千上万(含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衣食住行(并列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彩斑斓(描写色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首句中“____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___________。
【3】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既写朋友的离愁别绪,又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B.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将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巧妙地烘托出来。
C.最后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高洁、清白的品格。
D.“寒雨”后天非常冷,加上离别时的孤寂,诗人心里一片冰凉,所以说是一片“冰心”。
【5】联系最后一句,说说洛阳亲友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高斯”号脱险记
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小时候曾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他取来几块大小一样,颜色不同的碎布,放在雪地上。几小时以后,其他的碎布仍在雪地上躺着,只有黑布深深地陷进雪里。可不要小看这个实验,这个实验说明: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最强。正是这个实验成果,使探险船“高斯”号死里逃生。
1903年夏天,探险船“高斯”号刚到南极,就遇到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被封锁在茫茫无边的冰原上。( )船员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累得筋疲力尽,( )没能使船前进一步。船上的淡水、粮食和蔬菜在一天天减少,眼看大伙就要坐以待毙了。
一天,船长正在甲板上沉思。他抬头看看天空,暴风雪过后,烈日当空,万里无云。他猛然想起了富兰克林小时候做过的那个实验,眼睛一亮,精神顿时振奋起来。他下令立即紧急动员,把船上所有的煤屑和锅炉烟道中的黑灰倾倒在冰上,铺成一条长二千多米,宽十米的黑路。不久,黑灰和煤屑吸收了强烈的阳光,使得路上的坚冰全部融化了。在大家的跳跃欢呼声中,“高斯”号徐徐启航,走上了新的航程。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 如果……就…… 尽管……也……
【2】用“ ”画出船长想出办法后神态变化的语句。
【3】文章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后,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1】巨人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拆除围墙后的花园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性、冷酷的心”是指做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男孩为什么要亲巨人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语段阅读。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做什么,( )很值得观赏。
1.给短文最后一句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2.用“____”画出表明“双龙洞”名字来历的句子。
3.短文主要描写了内洞之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谦虚(20分)
大森林里有一株小小的桃树,春天开满了红色的花朵。它自以为很美丽,就得意洋洋地对竹子说:“竹哥哥,我的脸和衣裳都是红的,你看多么美丽!不像你那样脸青唇白,又高又瘦,你说是不是?”竹子摇头不理它。
桃树又对柳树说:“柳树姐姐,你怎么总是丧垂头丧气的,不能振作起精神来?你看我多么健美,不是人见人爱吗?”柳树也懒得理它。
桃树又对松树说 松伯伯 你老得手指都弯曲了 总是穿着这件绿衣裳 为什么不换一件红的呢 松树也不跟它说话
春天过去,桃树的红衣裳不见了。到了冬天,只剩下几根枯枝,那时谁都不理它,只有松伯伯摇掉头上的白雪,轻轻地对它说:“你为什么没有朋友,你知道吗?那是你在得意的时候,太不谦虚了!”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3分)
瘦( ) 弯曲( ) 谦虚( )
(2)找出文中两个成语,再写两个表示神态的成语。(4分)
、 、 、 、
(3)在第三自然段的 里加上标点符号。(3分)
(4)短文分别写了桃树与( )的谈话,从谈话中,你认为它们的态度怎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5分)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2分)
①森林里的桃树与几种植物的对话。 ( )
②桃树瞧不起几种植物。 ( )
③不论在什么时候,对任何人都要谦虚,不要炫耀自己,瞧不起别人。( )
④桃树瞧不起柳树、竹子、松树,松树批评它太不谦虚! ( )
(6)你读了这篇短文后一定有许多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写不了。(3分)
14、阅读理解。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纳米材料虽然是材料世界的“小不点”,但它却是现代材料世界里的重要一员。
纳米材料是一个大家族,成员众多,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按照材质,可分为金属纳米材料、无机纳米材料、有机纳米材料等;按照用途,可分为功能纳米材料和结构纳米材料;按照特殊性能,又可分为纳米润滑剂、纳米光电材料、纳米半透膜等;按材质形态,则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等.
纳米粉末又称超微粉、超细粉,指粒度在10nm以下的粉末或颗粒,它被开发时间最长,技术最为成熟,是生产其他纳米材料的基础。另外,它被应用领域也最广,在催化,粉末冶金,燃料、磁记录,涂料、传热,雷达波隐形、光吸收,光电转换,气敏传感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纳米纤维是指直径为纳米尺度而长度较大的具有一定长径比的线状材料,此外,将纳米颗粒填充到普通纤维中对其进行改性的纤维也称为纳米纤维。其中,蜘蛛丝是天然纳米纤维的典范。
蜘蛛丝是大自然几亿年进化创造的奇迹,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坚韧且具有弹性的纤维之一,其性能可媲(bǐ pì)美防弹纤维。早在18世纪就出现了人类利用蜘蛛丝的记载(zǎi zài)。1709年,人类利用蜘蛛丝做成手套和袜子,并送往法国巴黎展览。进入20世纪80年代,蜘蛛丝更以其高强度、高弹性、低密度、良好的耐温及耐紫外线等优异特性引起各国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
蜘蛛丝是标准的纳米纤(qiān xiān)维,因为它的直径小于100nm的尺寸极限。即使如此细的蛛丝织成的网,也可以捕(bǔ pǔ)捉住飞行速度达20千米/时的昆虫,真是十分神奇!有人估算,若蜘蛛网丝达到铅笔那样粗细,甚至可以阻止波音747这样巨型的客机飞行。
蜘蛛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但它不溶于水,因此蛛丝在雨中也不会融化,当蛛蛋白从蜘蛛体中挤压出时,就成为不溶于水且极其坚韧的固体了,形成一种具有超强度、弹性和韧性的天然钠米纤维。它以其优异的性能、独特的内部结构、启发了人们对材料设计和材料创新的思路。
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米材料家族的成员将会更多,纳米材料家会更加人丁兴旺。
【1】在文中括号内正确读音下画“√”。
【2】短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画出来。
【3】文中划线的句子将_____和_____作比较,突出了___________ 的特性。
【4】“有人估算,若蜘蛛网丝达到铅笔那样粗细,甚至可以阻止波音747这样巨型的客机飞行。这句话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1)请根据短文的内容提出一个问题,并试着解决。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6】(1)人丁兴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纳米材料是人丁兴旺的大家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综合性学习。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中国气象局最近正式启动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工作,联合了国内外科研机构,全面开展青藏高原气象观测、分析和研究的活动,为提高我国暴雨、洪涝、干早等灾害性天气气候的预报预测水平提供科技支撑,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奠定重要基础,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大气科学界的影响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忍不住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怎么又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一段话。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感悟。
题目:故乡的景
提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读着《屋顶上的月光》,你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故乡的的风景?快快把它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