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唐朝出现了很多伟大的诗人,其中李白称作“诗仙”,杜甫称作“诗圣”,刘禹锡称作“诗象”。
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诗人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
C.“曝”的读音是“pù”,左右结构,部首是“日”,第九笔是横“一”。
D.有一种叫“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作者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用带“信”字的不同的词语填空,下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我是一个 的人,做人非常讲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追求才有希望,有追求就有成功,我对此 不疑。
A.自信 诚信 坚信 深信
B.诚信 自信 深信 坚信
C.自信 诚信 深信 坚信
D.诚信 自信 坚信 深信
3、下列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的精神品格不同的一项是( )
A.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关于恐龙中的一些种类能演化为鸟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恐龙体型逐渐变化,身体结构发生变化,具有了鸟的特点
B.可能是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C.有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D.恐龙觉得在天上飞比在地上跑更省力,就慢慢演化成鸟类了。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疫情凶猛来袭,我们的白衣天使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B.“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C.院子里的大白鹅趾高气扬地走了过来。
D.五彩斑斓的孔雀,让人看了毛骨悚然。
6、下列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分辨 和偕
B.即将 规矩
C.警戎 调遣
D.劈面 屏吸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宿新市徐公店》写的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借宿客店时见到的乡村秋日美景。
B.《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是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季节顺序交叉描写的。
C.《绿》的作者是艾青,这首诗描绘了春回大地,到处都是绿色,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
D.“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了春水的音韵美。
8、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迸发( ) 啁啾( )( ) 恓恓惶惶( )( )
茁长( ) 模样( ) 淅淅沥沥( )( )
9、根据图片补充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________________
儿童急走追黄蝶,
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
【3】根据诗句中“枝头新绿未成阴”推断此时应该是( )。
A.春 B.夏 C.秋 D.冬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急走”的意思是很着急地走,“寻”的意思是寻找。
B.一、二句是静态写景,三、四两句中我看到了草屋是动态写景。
C.整首诗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恬淡自然,宁静清新、万物勃发的春景。
D.“急走”和“追”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清洁工
入春以来,我每天早晨都要去湖滨跑步,途中总要经过一幢新建的居民楼。每到这里,我便会看到一位清洁女工在认真地清扫道路。
这是一位老人,脚穿一双褪色的黑布鞋,身穿一件不太合身的工作服,头上围着一块黑色方巾。从她那露出的白发和前额上的皱纹来看,和奶奶差不多,准有六十多岁了。她天天挥动着扫把,一步一步地往前扫着,拂去尘土,小路露出了原先洁净的面庞。记得一个大风的早晨,她无法用扫把,只好弯着腰,把碎纸、烂叶一一捡起,放进手提的小箱子里。又一个雨后的早晨,当我跑到马路尽头时,突然发现老人蹲在那里用双手抠下水道口的污泥和杂物。她用汗水洗刷积聚的污垢,给人们送来了清新和幸福。我敬佩她,同时也可怜她:这么大年纪了,还没退休,想必是家中十分困难吧。或许是位无依无靠的孤独老人,不得不靠自己劳动来养活自己吧?
“五一”节的早晨,爸爸买来一束鲜花和礼品,带我去看望他早就退休的中学老师。我们来到一幢大楼前,这是幢熟悉的大楼。敲开门,一位中年妇女把我们请进陈设整洁的客厅。“妈妈,有人找您来了。”随着那位“老清洁工”!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中年妇女的话声,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爸爸喊了声:“老师,您好。”我呆住了:她竟是那位“老清洁工”!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
【1】给下面划线的字填上正确的答案。
“熟悉”按音序查第一个字母是________;按部首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应取下面第________种解释:①成熟;②程度深;③习惯,常见。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描写“我”内心活动的句子。此时我对老奶奶的情感是
________
【4】看着老人一次次清扫道路的情景他给我留下的印象 ________;来到她家,我见到的却是一位________。
【5】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从“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又会对这位老清洁工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jià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á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1】作者浏览颐和园的顺序是( )
A.长廊 万寿山 佛香阁 十七孔桥
B.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C.长廊 佛香阁 排云殿 万寿山 昆明湖 十七孔桥
【2】课文写长廊主要写了长廊的______、______等特点;写万寿山时先写从_________往________看到的景物,再写从________往________看到的景物;写昆明湖时重点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表达正确的打“√”,错的打“×”。
(1)“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____
(2)这篇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相照应。_____
(3)从“进颐和园的大门”“走完长廊”“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移步换景的浏览顺序记叙的。_____
12、课外阅读。
一流风景胜地——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①全世界一致认为。________
②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________
【2】细读短文,填空。
①桂林山水以_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
②“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________。
【3】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
A.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B.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C.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13、课外阅读。
纳米机器人是在纳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机器人。所谓纳米,又称毫微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我们知道,1毫米等于千分之一米,1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而1纳米则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此微小的单位,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的,甚至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都不能看见它!拿一个小小的纳米机器人与人相比,就像拿一个人与地球相比一样,差别实在太大了。
纳米技术指的是在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有了纳米技术,人类制造任何一件物品的最原始材料只有一种—原子!通过排列原子制造出机器人、电视、房子、高层建筑……
当你早晨一觉醒来时,由纳米传感器和纳米变色材料组成的纱窗会根据你的需要自动送人新鲜的空气,自动调节室内的亮度;你不小心把纳米陶瓷材料制成的杯子掉在地上,杯子却像有弹性一样蹦了起来;又重又厚的电视机已经不存在了,它们是直接印到墙壁上的由神奇的纳米发光材料制造的电视;你使用的计算机已经精确到原子水平,因为样机的电路、存储器等都是用纳米尺度的元件制造的。当然,机器人也是纳米级的;你所居住的地球周围的太空神乖数的纳米卫星包围着,因为一次卫星发射可似将数百万领徽小的卫星送人太空……
当这天到来时,你就会发现,在某一方面,最小的的确是最好的。
【1】围绕以下内容,提取信息,制作读书卡片。
(1)纳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纳米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纳米机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3】用“ ”在文中画出说明纳米是“极小的”又是“神奇的”内容。
【4】纳米技术的应用价值在想象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有人说这毕竟是想象,不是现实,那这种想象能否变成现实?在科学探索中想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托木尔峰上空,终年云雾缭绕,一年四季都下雪。托木尔峰像一座银色的巨塔,在蔚蓝色天空的衬托下,十分壮观。沿着托木尔峰起伏的山势,一条条“河流”顺谷而下。走近一看,“河”里没有水,全是冰,人们称这种“河”为冰川。走上冰面,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冰,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城墙,有的像盛开的鲜花……就像到了童话中的水晶宫。夏季到来的时候,在冰川的上面,可以听到冰下有潺潺的流水声。原来冰下还有流动的水呢!
【1】托木尔峰的冰川具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托木尔峰像一座银色的巨塔,在蔚蓝色天空的衬托下,十分壮观。”这句话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反驳”和“竭力”中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我把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刻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培养着故乡的儿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只有小花在做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庆节到了,大街小巷到处张贴了许多新的标语和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经常教导我做事要武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准备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19、习作
生活处处藏新奇,只待我们去发现。小男孩发现了苹果里的“五角星”,你在什么时候也有过特别的发现?请以“我的发现”为题,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题目自定。